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190发布日期:2018-11-07 21:0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迅猛发展,一些较大跨度的建筑被不断建造,如体育馆、候车厅和大跨度车间厂房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一些辅助设备进行支撑,最长使用的支撑方式就是搭建支撑架,但是搭建的支撑架虽然具有一定的支撑效果,但是其结构强度不高,结构复杂,组装和拆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作业过程安全系数低,不便于根据建筑结构及角度进行灵活调整,而且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搭建支撑架已不能满足对建筑物支撑的需求,急需一种建筑用的支撑装置。

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数的建筑用支撑装置移动起来比较麻烦,很难做到快速移动,这种现有建筑用支撑装置不便移动,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建筑用支撑装置不便移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螺纹管相适配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螺纹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侧壁的右侧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轴承,所述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轴承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且第一转动轴两端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位于空腔的内部。

所述空腔内侧壁的左侧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轴承,所述空腔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轴承并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且第二转动轴两端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且第二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均位于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空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竖直长度值大于螺纹管的竖直长度值,且螺纹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挂钩。

优选的,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大小和第一皮带轮的大小相等,且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圈,且每个第一挡圈的内圈均与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移动轮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圈,且每个第二挡圈的内圈均与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轮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挡圈,且每个第三挡圈的内圈均与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轮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挡圈,且每个第四挡圈的内圈均与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通过挂钩,能有效地增加挂置工具,还可以架置固定杆,通过设置有第一挡圈,配合使用第二挡圈,能够有效固定第一移动轮,避免第一移动轮的随意转动,通过设置有第三挡圈,配合使用第四挡圈,能够有效的固定第二移动轮,避免第二移动轮和第二转动轴之间出现相对转动。

(2)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电机,配合使用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极大地改变了移动方式,提高了移动的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支撑装置不便移动的情况,此外,通过设置有螺纹管配合使用螺纹杆,还可以具备了调节该支撑装置高度的效果,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底座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图的剖面图。

图中:1底座、2空腔、3第一轴承、4第一转动轴、5第一移动轮、6第一挡圈、7第二挡圈、8第一皮带轮、9第一皮带、10第二皮带、11电机、12第二皮带轮、13第三皮带轮、14第二轴承、15第二转动轴、16第二移动轮、17 第三挡圈、18第四挡圈、19螺纹管、20螺纹杆、21挂钩、22固定板、23第四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管19,螺纹管1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螺纹管19相适配的螺纹杆20,螺纹杆20的竖直长度值大于螺纹管 19的竖直长度值,且螺纹杆2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挂钩21,能有效地挂置工具,螺纹杆20远离螺纹管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

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空腔2内侧壁的右侧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轴承3,空腔2的内部放置有第一转动轴4,第一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轴承3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且第一转动轴4两端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一轴承3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4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轮5,两个第一移动轮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圈6,且每个第一挡圈6的内圈均与第一转动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移动轮5 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圈7,且每个第二挡圈7的内圈均与第一转动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第一移动轮5的固定,防止第一移动轮5 随意转动,第一转动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8,且第一皮带轮8位于空腔2的内部。

空腔2内侧壁的左侧固定镶嵌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轴承14,空腔2的内部放置有第二转动轴15,第二转动轴15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轴承14并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且第二转动轴15两端的外表面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14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转动轴15两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动轮16,两个第二移动轮16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挡圈17,且每个第三挡圈17 的内圈均与第二转动轴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第二移动轮16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四挡圈18,且每个第四挡圈18的内圈均与第二转动轴 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利于第二移动轮16的固定,防止第二移动轮16随意转动,第二转动轴15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三皮带轮13,且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三皮带轮13均位于空腔2的内部,第二皮带轮12的大小和第一皮带轮8的大小相等,且第二皮带轮12和第一皮带轮8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利于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2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2通过第一皮带9传动连接,空腔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23,第四皮带轮23的大小和第三皮带轮13的大小相等,且第四皮带轮23的和第三皮带轮1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利于第三皮带轮13和第四皮带轮23之间的传动连接,第三皮带轮13和第四皮带轮23通过第二皮带10传动连接。

工作原理:移动时,电机11输出端的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8的转动,通过第二皮带10的传动链接带动第二皮带轮12和第二转动轴15的转动,通过第一皮带9的传动链接带动第一移动轮5的转动,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15的转动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一移动轮5和第二移动轮16的转动,实现该装置的快速移动。

综上所述,该便于移动的建筑用支撑装置,通过挂钩21,能有效地挂置工具,还可以架置固定杆,通过设置有第一挡圈6,配合使用第二挡圈7,能够有效固定第一移动轮5,避免第一移动轮5的随意转动,通过设置有第三挡圈17,配合使用第四挡圈18,能够有效的固定第二移动轮16,避免第二移动轮16和第二转动轴15之间出现相对转动,通过设置有电机11,配合使用第一转动轴4、第二转动轴15、第一皮带9、第二皮带10、第一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12、第三皮带轮13和第四皮带轮23,极大地改变了移动方式,提高了移动的便捷性,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支撑装置不便移动的情况,此外,通过设置有螺纹管19配合使用螺纹杆20,还可以具备了调节该支撑装置高度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