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用砂浆成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818发布日期:2018-09-11 20:0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中用于封堵孔洞的砂浆成型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用砂浆成型器。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剪力墙或框架柱等混凝土构件安装完毕,撤除对拉螺杆后,构件上形成的对拉螺杆孔洞用砂浆加以封堵,然后在封堵后的孔洞表面用砂浆通过铁抹子反复揉搓操作,以形成凸出墙面的直径约40mm、厚度约5mm的灰饼。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06648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用砂浆成型器,包括内径与混凝土构件孔洞直径一致的筒体,筒体内设有模板,模板与筒体前端内壁之间形成砂浆成型模具;模板与筒体前端口的轴向距离与砂浆成型模具的轴向长度一致。该成型器可实现现浇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后快速一次成型,施工效率高。成型的砂浆灰饼外形规则,尺寸一致,与墙/柱混凝土构件表面密合程度高,防渗水,感观佳。

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成型后的砂浆位于模具中,砂浆与模具的端口齐平,难以将砂浆取出,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用砂浆成型器,其具有方便取出砂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用砂浆成型器,包括内径与混凝土构件孔洞直径一致的筒体,筒体内设有模板,所述模板与筒体前端内壁之间形成砂浆成型模具;所述筒体包括筒底,所述模板与筒体滑动连接,所述模板的下端设有用于推动模板的推动杆,所述筒底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推动杆的上端穿过连接孔与模板相连,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伸出筒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剪力墙、框架柱等混凝土构件孔洞用砂浆填塞封堵严密后,先在本成型器的砂浆成型模具中装满砂浆,然后对准已填满砂浆的孔洞,操控推动杆,推动杆带动模板在筒体内进行滑动,模板推动砂浆将砂浆从筒体内推出。通过模板与推动杆的设置,模板可在筒体内进行滑动从而将模板与筒体之间的砂浆推出,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杆滑动连接于连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杆的伸缩运动直接带动模板的升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杆外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于筒底与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推动推动杆,复位弹簧拉伸,模板向筒体外推动,模板将砂浆抵出。随后,复位弹簧拉动模板,模板向筒底运动,模板复位。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模板可自行复位,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推动杆从连接管中穿过;所述连接管的上端设有与复位弹簧相连的连接连接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模板抵触,复位弹簧的下端与连接沿抵触。转动连接管,连接管向模板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复位弹簧的长度,控制复位弹簧的弹力,保证复位弹簧的复位弹力,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杆与连接孔螺纹相连,推动杆的上端与模板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推动杆,推动杆带动模板在筒体内滑动。推动杆与连接孔螺纹相连,保证推动杆的推动力,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板的下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根与推动杆相平行的导向杆,所述筒底上开设有若干与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板上下滑动时,导向杆在导向孔内滑动,导向杆和导向孔对模板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模板运动路径发生偏差,导致卡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内壁的上端设有限位板,所述模板与限位板抵触时,模板与筒体端口的距离为5mm;所述推动杆的下端设有位于筒底下方的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筒底抵触时,所述模板伸出筒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杆向下运动,模板与限位板抵触时,模板与筒体端口的距离为5mm;推动杆向上运动,阻挡片与筒底抵触时,模板伸出筒体。通过限位板和阻挡片的设置,推动杆的运动路径得到限定,防止推动杆运动过度,影响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挡片与推动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片与推动杆可拆卸连接,阻挡片的位置可调,便于校正,也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的下端设有支脚,所述推动杆伸出筒底的长度小于支脚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放置于平面上时,支脚与地面抵触,推动杆的下端不与地面抵触。通过支脚的设置,筒体可平稳放置于平面上,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模板与推动杆的设置,模板可在筒体内进行滑动从而将模,模板与筒体之间的砂浆推出,方便使用;

2、通过限位板和阻挡片的设置,推动杆的运动路径得到限定,防止推动杆运动过度,影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体现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体现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筒体;11、筒底;111、连接孔;112、连接管;1121、连接沿;113、导向孔;12、限位板;13、支脚;2、模板;3、推动杆;31、阻挡片;4、复位弹簧;5、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混凝土构件孔洞封堵用砂浆成型器,如图1,包括内径与混凝土构件孔洞直径一致的筒体1,筒体1内滑动连接有模板2,模板2与筒体1前端内壁之间形成砂浆成型模具。

如图1,筒体1内壁的上端设有限位板12。模板2与限位板12抵触时,模板2与筒体1端口的距离为5mm,保证砂浆的规格,方便使用。

如图1,筒体1包括筒底11,筒底11上开设有开设有连接孔111,模板2的下表面设有滑动连接于连接孔111内的推动杆3,连接孔111的直径大于推动杆3的直径,推动杆3的下端伸出筒底11。推动杆3向上运动,推动杆3带动带动模板2在筒体1内进行滑动,模板2推动砂浆,将砂浆从筒体1内推出。推动杆3向下运动带动模板2复位。通过推动杆3的设置,模板2可在筒体1内进行滑动从而将模板2与筒体1之间的砂浆推出,方便使用。

如图1,优选地,连接孔111开设于筒底11的中心处,推动杆3对模板2的施力点位于模板2的中心线上,保证推动杆3对模板2的推动力,防止模板2运动时发生倾斜导致卡死。

如图1,模板2的下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根与推动杆3相平行的导向杆5,筒底11上开设有若干与导向杆5相配合的导向孔113。模板2上下滑动时,导向杆5在导向孔113内滑动,导向杆5和导向孔113对模板2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模板2运动路径发生偏差,导致卡死。

如图1,推动杆3外套设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设于筒底11与模板2之间。操作人员推动推动杆3,复位弹簧4拉伸,模板2向筒体1外推动,模板2将砂浆抵出。随后,复位弹簧4拉动模板2,模板2向筒底11运动,模板2复位。通过复位弹簧4的设置,模板2可自行复位,方便使用。

如图1,筒底11在连接孔111内螺纹连接有连接管112,推动杆3从连接管112内穿过。连接管112的上端设有与复位弹簧4相连的连接连接沿1121。转动连接管112,连接管112向模板2靠近或远离,从而调节复位弹簧4的长度,控制复位弹簧4的弹力,保证复位弹簧4的复位弹力,方便使用。

如图1,推动杆3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位于筒底11下方的阻挡片31,阻挡片31的直径大于连接孔111的直径。推动杆3向上运动,阻挡片31与筒底11抵触时,模板2伸出筒体1,从而将砂浆推出,方便使用。限位板12和阻挡片31对推动杆3的运动路径进行限定,防止推动杆3运动过度,影响使用。阻挡片31与推动杆3螺纹相连,便于安装。

如图1,筒体1的下端设有支脚13,推动杆3伸出筒底11的长度小于支脚13的高度。筒体1放置于平面上时,支脚13与地面抵触,推动杆3的下端不与地面抵触。通过支脚13的设置,筒体1可平稳放置于平面上,方便使用。

具体实施过程,将筒体1放置于地面上,支脚13与地面抵触。模板2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与限位板12抵触。将砂浆倒入筒体1内进行成型。剪力墙、框架柱等混凝土构件孔洞用砂浆填塞封堵严密后,对准已填满砂浆的孔洞,推动推动杆3,推动杆3带动模板2伸出筒体1,模板2推动砂浆将砂浆从筒体1内推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推动杆3与连接孔111的连接方式不同:如图2,推动杆3与连接孔111螺纹相连,推动杆3的上端与模板2转动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将筒体1放置于地面上,支脚13与地面抵触。模板2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与限位板12抵触。将砂浆倒入筒体1内进行成型。剪力墙、框架柱等混凝土构件孔洞用砂浆填塞封堵严密后,对准已填满砂浆的孔洞,转动推动杆3,推动杆3带动模板2伸出筒体1,模板2推动砂浆将砂浆从筒体1内推出。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