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墙板顶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2303发布日期:2018-11-02 21:3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装饰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护墙板和顶角线。



背景技术:

由于通过钉子固定的方式会在护墙板和顶角线上留下钉眼,使得护墙板和顶角线十分不美观,因此现有护墙板和顶角线多通过胶水与墙面固定,但墙面会受湿胀干缩影响以致墙面出现局部拱起,通过胶水进行固定的护墙板和顶角线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且护墙板和顶角线的拆装都十分麻烦,大量的胶水还会造成甲醛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角线和护墙板安装拆卸都十分方便,且固定更为稳定、不会造成甲醛污染的护墙板顶角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护墙板顶角结构,包括顶角线底板和顶角线,所述顶角线底板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与墙体固定,所述顶角线底板顶端向前延伸并形成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定位板,所述顶角线包括顶角线本体及位于顶角线本体下侧的顶角线固定板,所述顶角线固定板具有左右贯穿设置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向后贯穿所述顶角线固定板,所述顶角线与顶角线底板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使顶角线本体位于所述顶角线底板上侧。

进行本实用新型顶角线的固定时,先进行顶角线底板与顶角线的装配,将顶角线底板的第一定位板配合在顶角线的顶角线固定板的固定槽内,随后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实现顶角线底板与墙体的固定,从而实现顶角线与墙体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顶角线安装方便、装饰效果得到保证的优点;顶角线的安装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胶水,不会造成甲醇污染;顶角线不是通过钉子或胶水直接墙体固定的,墙体湿胀干缩以致局部凸起不会对顶角线造成影响,顶角线的固定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板与顶角线固定板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凸起,所述定位槽左右贯穿所述顶角线固定板并与固定槽相通,或所述定位槽左右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板。上述设置以使顶角线的固定更为稳定,顶角线不易从顶角线底板侧脱离。其中,使定位凸起更靠前,能使顶角线的固定更为稳定,以减少顶角线与顶角线底板安装后晃动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顶角线向前延伸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第一定位板下侧,所述固定槽将顶角线固定板分隔为上顶角线固定板和下顶角线固定板,所述顶角线与顶角线底板配合,以使第一定位板位于上顶角线固定板与下顶角线固定板之间,以使下顶角线固定板位于第二定位板与第一定位板之间。上述设置以使顶角线的固定更为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顶角线固定板下设有护墙板,所述护墙板上端后端面与第二定位板前端面相接触。其中,第二定位板还用于与护墙板上缘后端面接触,以实现护墙板的定位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顶角线的顶角线固定板形成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护墙板上端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限位缺口,所述护墙板上端被限制在限位凸起与第二定位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顶角线的限位凸起对护墙板进行限位,以避免护墙板前后晃动,以使本实用新型护墙板的固定更为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护墙板通过若干第一配合件和若干第二配合件与墙体固定,所述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一一配合,所述第一配合件固定于墙体前侧,所述第二配合件固定于护墙板后侧,所述第一配合件前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配合凸起,所述第二配合件后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配合凸起,所述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配合,以使第二配合件位于第一配合件上侧、第二配合件的第二配合凸起前端面与第一配合件的第一配合凸起后端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护墙板不是通过胶水和钉子与墙体固定的,护墙板不易变形,装饰效果更好。其中,通过第二配合件挂在第一配合件上,以使护墙板挂在墙体上,护墙板的安装更为方便。其中,护墙板未与墙面接触,护墙板与墙面间留有空间可进行走线,方便线路的布置,以避免在墙上开槽以进行布线;护墙板与墙面间的空间还可用于放置隔音棉等填充物,完成隔音棉等填充物的固定后再进行护墙板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配合件的第二配合凸起前端面与第一配合件的第一配合凸起后端面均形成有若干呈阵列设置的接触凸起,所述第一配合件与第二配合件配合,以使第一配合件上的接触凸起与第二配合件的接触凸起相接触,所述第一配合件的形状结构大小与第二配合件的形状结构大小相同。上述设置以使护墙板的固定更为牢固,护墙板不会前后晃动,并便于第一配合件和第二配合件的加工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顶角线的顶角线本体前侧设有灯架,所述灯架与顶壁固定以将顶角线本体限制在墙体与灯架之间,所述灯架通过若干第三紧固件与顶壁固定。灯架用于对顶角线上端的限位,还能在灯架上装配灯以使顶角线处更为美观。

作为优选,所述灯架由前灯架和后灯架构成,所述前灯架由前顶板和前顶板前侧的前侧板构成,所述后灯架由后顶板和后顶板后侧的后侧板构成,所述前灯架与后灯架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前灯架与后灯架均通过若干第三紧固件与顶壁固定,所述前灯架与后灯架配合以形成有左右贯穿并朝下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照明灯或装饰灯;所述前灯架的形状结构大小与后灯架的形状结构大小一致。上述设置便于灯架的固定,可先进行后灯架的固定再进行前灯架的固定。前灯架的形状结构大小与后灯架的形状结构大小一致,以便于灯架的加工制造和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容纳槽由上容纳槽和下容纳槽构成,所述下容纳槽位于上容纳槽下侧,所述下容纳槽内设有透光板,所述照明灯或装饰灯位于上容纳槽内,所述前侧板向后延伸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前固定凸起,所述后侧板向前延伸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后固定凸起,所述透光板的一端位于两个前固定凸起之间,所述透光板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后固定凸起之间。上述设置以使上容纳槽空间更大。

本实用新型具有顶角线和护墙板安装拆卸都十分方便,固定更为稳定、不会造成甲醛污染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零部件均可规范化、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角线与顶角线底板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墙板顶角结构,包括顶角线底板1、顶角线2和护墙板3,护墙板3固定于顶角线2下侧并位于顶角线底板1前侧,顶角线底板1通过若干第一紧固件与墙体固定,顶角线底板1顶端向前延伸并形成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定位板11,顶角线底板1向前延伸并形成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定位板12,第二定位板12位于第一定位板11下侧,顶角线2包括顶角线本体21及位于顶角线本体21下侧的顶角线固定板,顶角线固定板具有左右贯穿设置的固定槽,固定槽向后贯穿顶角线固定板以将顶角线固定板分隔为上顶角线固定板22和下顶角线固定板23,顶角线2与顶角线底板1配合,以使第一定位板11位于上顶角线固定板22与下顶角线固定板23之间,以使下顶角线固定板23位于第二定位板12与第一定位板11之间、以使顶角线本体21位于顶角线底板1上侧。其中,第一定位板11与下顶角线固定板23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凸起231,定位槽左右贯穿第一定位板11,下顶角线固定板23远离顶角线本体21的一侧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定位凸起231。

护墙板3固定于下顶角线固定板23下侧,顶角线2的下顶角线固定板23前端形成有向下延伸的限位凸起232,护墙板3形成有与限位凸起232相配合的限位缺口,护墙板上端被限制在第二定位板12与限位凸起232之间。

护墙板3通过若干第一配合件4和若干第二配合件5与墙体固定,第一配合件4与第二配合件5一一配合,第一配合件4固定于墙体前侧,第二配合件5固定于护墙板后侧,第一配合件4前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配合凸起41,第二配合件5后部形成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配合凸起51,第一配合件4与第二配合件5配合,以使第二配合件5位于第一配合件4上侧、第二配合件5的第二配合凸起51前端面与第一配合件4的第一配合凸起41后端面相接触。第二配合件5的第二配合凸起51前端面与第一配合件4的第一配合凸起41后端面均形成有若干呈阵列设置的接触凸起42,第一配合件4与第二配合件5配合,以使第一配合件4上的接触凸起与第二配合件5的接触凸起相接触,第一配合件4的形状结构大小与第二配合件5的形状结构大小相同。

顶角线2的顶角线本体21前侧设有灯架,灯架由前灯架6和后灯架7构成,前灯架6由前顶板61和前顶板前侧的前侧板62构成,后灯架7由后顶板71和后顶板后侧的后侧板72构成,前灯架6与后灯架7前后对称设置,前灯架6与后灯架7均通过若干第三紧固件与顶壁固定,前灯架6与后灯架7配合以形成有左右贯穿并朝下开口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装饰灯8。其中,灯架与顶壁固定以将顶角线本体21限制在墙体与后灯架6之间,前灯架6的形状结构大小与后灯架7的形状结构大小一致。

容纳槽由上容纳槽81和下容纳槽91构成,下容纳槽91位于上容纳槽81下侧,下容纳槽91内设有透光板9,装饰灯8位于上容纳槽81内,前侧板62向后延伸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前固定凸起63,后侧板72向前延伸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后固定凸起73,透光板9的一端位于两个前固定凸起63之间,透光板9的另一端位于两个后固定凸起73之间。

进行本实用新型顶角线和护墙板的安装时,进行室内墙壁的宽度高度的测量,随后在墙体上标记并钻孔,在顶壁上标记并钻孔,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均为螺钉,在墙体上通过螺钉固定第一配合件,随后进行顶角线与顶角线底板的配合,再进行顶角线底板与墙体的固定,使顶角线上缘与顶壁接触,随后通过第三紧固件进行灯架的固定,再在护墙板背面固定第二配合件,抬高护墙板以使第二配合件位于第一配合件上方,随后慢放护墙板以使第二配合件的第二配合凸起与第一配合件的第一配合凸起接触,最后以使护墙板上端位于顶角线的限位凸起与顶角线底板的第二定位板之间以实现护墙板的定位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顶角线和护墙板安装拆卸都十分方便,固定更为稳定、不会造成甲醛污染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零部件均可规范化、批量化生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