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839发布日期:2018-09-28 21:5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GRC墙板,具体涉及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处于大力推行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同时,在供电设备安装行业,逐渐推行设备和设备舱整体工厂化制作,现场即插即用的新思路,这推动了我国预制装配式房屋、设备舱结构等快速发展。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是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常用的组成构件,被大量生产和使用。

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墙板,通常需要满足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防水、保温、安装方便、与相邻构件的连接方式牢固等要求。除承载力要求容易满足外,现有预制钢筋混凝土外墙板综合性能并不令人满意。

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外墙板保温、防水设置在墙板外侧,保温采用各种发泡类保温板,这些措施一旦防水层出现局部损伤渗水,保温性能大为下降,而渗入的水分不能及时蒸发,直接损伤内墙装修。并且,由于保温板大多阻燃性能差,在墙板安装时尽量避免使用焊接连接,因此墙板的水平连接和竖向连接构造较为复杂。

水平连接的方式是:将墙板内的水平钢筋端部设开口或封闭弯钩,伸出预制墙板200mm以上,与之相连的构件也设类似构造,安装时将两个端部搭接,穿入竖向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连接用后浇带。

竖向连接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钢筋搭接锚固式,具体做法是:下层预制板竖向钢筋伸出顶端,长度满足搭接锚固要求;将上层预制板下端预留孔洞,上层板安装时孔洞对准下层板伸出的钢筋,使钢筋穿入预留孔洞,然后在孔洞中灌浆锚固。第二类做法是型钢-螺栓连接法,在框架梁顶端先连接向上凹的槽钢,预制板下部和槽钢翼缘上设有位置协调一致的预留螺栓孔,安装时预制板下端嵌入槽钢凹槽内,在预制板和槽钢翼缘上的螺栓孔中穿入螺栓锚固。

由上可见,不管是水平连接还是竖向连接,其施工都较为复杂,外伸的钢筋导致准确定位困难。

预制式二次设备舱相对于预制装配式房屋来说,体型相对较小,其墙板形式有几种,一种是钢结构配套保温和防腐防锈措施,第二种是钢骨架外挂混凝土或GRC板,第三种是GRC空心墙板。这三种墙板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缺陷。第一种显然需要经常维护,否则防腐、防锈破损将显著降低结构耐久性。第二种接缝较多,整体性差。第三种墙板使用了抗裂性能优良的GRC材料,设置空腔可减轻自重、内填保温板,实际使用发现,设置空腔后外壁仅2~3cm厚,抵抗冲击的能力弱,且吊装安装时易开裂。空腔率过高影响板的承载力和刚度,空腔率过低则保温板形同虚设。同时,空腔的存在导致墙板浇筑难度大为增加。

综上所述,发展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预制外墙墙板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厚薄、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抗裂性能好、保温与防渗能力好的预制GRC组合墙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板体包括GRC板及周边的钢外框,所述钢外框的外侧圈边呈凹凸状。

上述板体的内侧面设有保温层,和/或外侧面设有防渗层。

上述钢外框的宽度小于GRC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上述钢外框的宽度比GRC板的厚度小20mm。

上述GRC板为实心配筋板,内置若干层钢筋网;所述钢筋网的各端脚接钢外框,且外侧钢筋网的各端脚接钢外框的凸起部。

进一步的,上述钢筋网的间距为300~1000mm,外边缘距侧面为10~15mm;GRC板的弯拉强度不低于10MPa。

上述GRC板内置若干呈对Γ形或Π形的拉结钢筋,其端脚垂接钢外框,且外侧端脚垂接钢板框的凸起部。

进一步的,上述拉结钢筋的长度不小于60mm。

上述凸起高度不小于10mm,间距为150~300m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通过GRC板周圈的钢外框,对内稳固GRC板,保证吊装时板体的稳定性,对外,作为联结板联结若干板体形成墙体,加固了墙体的联结牢固度;通过凹凸状圈边,增大焊缝受力的内力臂,增强抗弯能力,同时提高防锈能力;通过延长GRC板两侧相对钢外框的厚度,以形成保护层,保护板体的同时,保护了钢外框,延长了板体的使用寿命;通过GRC板内焊接钢外框的钢筋网和拉结钢筋,进一步稳固GRC板与钢外框结合的牢固度,同时增强了GRC板的抗弯拉强度。

本发明的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具有板厚薄、占用空间小、重量轻、抗裂性能好、保温与防渗能力好、安装方便等优点,可用于带边框或无边框的预制结构房间、预制式二次设备舱等工程的外墙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GRC板,2、钢外框,3、竖向钢筋,4、水平钢筋,5、拉结钢筋,6、保温层,7、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预制GRC组合墙板,板体包括配筋的实心GRC板1及周边封闭的条形钢外框2,钢外框2的外侧圈边呈凹凸状,凸起高度不小于10mm,间距为150~300mm;钢外框2的宽度比GRC板1的厚度小20mm,两侧各露出10mm厚的GRC板1成为保护层7,GRC板1的内侧面设砂浆保温层6,外侧面设涂料防渗层。

GRC实心配筋板内置2层由竖向钢筋3和横向钢筋构成的钢筋网;钢筋网的各端脚接钢外框2,且外侧钢筋网的各端脚接钢外框2的凸起部。钢筋网的间距为300~1000mm,外边缘距内/外侧面为10~15mm;GRC板1的弯拉强度不低于10MPa。

GRC板1内置若干呈对Γ形或Π形的拉结钢筋5,其端脚垂接钢外框2,且外侧端脚垂接钢板框的凸起部。拉结钢筋5的长度不小于60mm。

实心的GRC板1在吊装安装、使用过程中的承载力和抗裂性能优良;抗裂性能好则防水性能好,外侧面采用防渗涂料增强其防水性能;封闭的条形钢外框2用于组装时与相邻构件的钢件焊接,焊接连接的牢固程度远远高于钢筋的搭接锚固;采用墙内侧砂浆保温层6代替外墙保温板,则现场焊接的制约被消除。

组合墙板的结构层为实心配筋GRC板1,所用的GRC材料弯拉强度不低于10MPa;板内的钢筋为间距在300~1000mm的双层钢筋网,钢筋外边缘距表面为10~15mm。在控制了GRC材料的抗拉强度的前提下,优良的抗裂性能能够保证在平面外侧向荷载作用下不开裂,其中的钢筋网仅用于偶然荷载作用下墙板开裂后增加延性,因此相较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板,采用了较大的钢筋间距。GRC材料的良好的抗裂能力,其对于钢筋保护层7作用增强,因此保护层7控制10~15mm即可满足要求。

配筋GRC板1四周为封闭钢外框2,当应用10cm以下的薄板时,封闭外框可保证吊装安装过程中避免开裂;钢外框2在墙板内侧边缘为平直边,外侧成凹凸状,考虑到墙体内侧通常环境干燥,预留10mm保护层7,避免钢外框2锈蚀,而对于外侧,大部分部位设置20mm保护层7,局部凸起部位设10mm,凸起部位作为与相邻构件焊接连接部位,可增大焊缝受力的内力臂,抗弯能力增强。内力臂的增加对于薄板结构连接的受弯承载力影响十分显著,凸起的设置既可以保证有较大的内力臂,也尽量提高防锈能力。凸起间距为150~300mm,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结构连接承载要求。钢外框2宽度比GRC板1厚小20mm,保证内外侧最宽处各有10mm保护层7。钢外框2嵌入GRC板1边缘,也有助于保证两者的整体性。GRC板1内的钢筋端部焊接在封闭钢外框2上,GRC墙板内侧钢筋焊接在钢外框2凸起部位边缘,内侧钢筋焊接在钢外框2平直边边缘,内外侧钢筋的外皮不超过封闭钢外框2的边缘。

为节省钢筋,GRC板1内的钢筋间距较大,而与相邻构件焊接连接用的凸起间距较小,因此不能保证每个凸起上均焊接有钢筋。当墙板受弯时,钢外框2与相邻构件焊接,有足够的强度,GRC墙板自身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但钢外框2和GRC墙板间成为薄弱部位,因此在每个没有焊接板内钢筋的凸起上,焊接附加拉结钢筋5,附加拉结钢筋5呈成对Γ形或Π形,长度满足钢筋最小锚固长度要求。

浇筑墙板时,设计焊接连接部位设置垫块以预留焊接空间。钢外框2非焊接部位和焊接预留孔洞部位用结构胶或防水砂浆填塞密实。

浇筑预制墙板时,先支墙板侧模,然后将封闭钢外框2固定在侧模上,封闭钢外框2带凸起部位向下。然后将墙板内的竖向钢筋3和水平钢筋4端部焊接在封闭钢外框2上,无焊接钢筋对应凸起部位,加焊拉结钢筋5,然后浇筑GRC,形成GRC墙板,封闭钢外框2嵌入GRC墙板,内外两侧均有保护层7。

达到养护强度后,将墙板立起,吊装安装,对应封闭钢外框2凸起部位为焊接点,与相邻构件中的钢件焊接连接,即,条形钢外框2与钢结构梁、柱、底座或钢筋混凝土墙、柱、梁、顶板中的钢预埋件焊接。连接牢固后,墙体内侧抹保温砂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