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堵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823发布日期:2018-09-11 20:0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堵漏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混凝土结构层渗漏常用的四种堵漏材料及其施工工艺有:水泥灌浆、胶泥嵌缝堵漏、堵漏宝封堵堵漏、JS涂膜堵漏。

1.水泥灌浆缺点:水泥粒径较大,粗颗粒多,水灰比较大时,浆液的稳定性差,易析水回浓,不能有效灌入细微裂隙;且硬化时伴有析水,固相体积收缩,使硬化结石与被灌基体的粘结强度降低,形成新的渗水通道。

2.嵌缝堵漏缺点:胶泥用于镶嵌堵漏时,由于气候变化及太阳照射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层热胀冷缩、混凝土结构层受力后的翘曲变形、地基沉降或墙体承重后坐浆收缩等原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层变动、混凝土结构层材料干缩变形,在原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周围会造成新的裂缝,由此产生新的漏点。

3.封堵堵漏缺点:堵漏宝用于封堵堵漏时,由于粘结性能、材料成膜后弹性差,如混凝土渗漏部位变形力发生变化封堵部位将再次破坏,还是一样会再次复漏。

4.涂膜堵漏缺点:JS防水涂料用于涂膜堵漏时,将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基面处理后,把JS防水涂料刮涂在混凝土结构层上进行防水处理,这种方法无法避免因基层开裂应力传递给防水层造成的防水层断裂、挠曲疲劳或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提前老化等问题、最终导致防水层破坏,再次引起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堵漏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堵漏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注入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的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还包括依次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层迎水面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还注入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且位于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的上方,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刮涂在混凝土结构层迎水面漏点上,且将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填平,所述混凝土结构层背水面铺设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的迎水面上涂刷一层冷底油。

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背水面上涂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处理剂。

采用上方法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具有始终保持黏稠胶质的特性,自愈能力强,拥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它能解决因混凝土结构层开裂应力传递给防水层造成的防水层断裂、挠曲疲劳或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提前老化等问题,同时蠕变性材料的黏滞性使其能够很好地封闭混凝土结构层迎水面上的毛细孔和裂缝,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复合使用,两层防水材料即优势互补、又深度融合,使防水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过钻孔埋设注浆嘴,利用注浆机产生的持续高压,将料液注入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裂缝中,使其扩散、凝固,起到防水、堵漏、补强、加固的作用,并将缝中的水完全挤走,将缝隙完全填充满,达到止水的目的,聚氨酯注浆液与水接触后起化学反应而膨胀凝固,形成的结构性弹性胶体具有韧性好、低收缩、与结构层黏着力强、耐酸碱性能佳特点。

3、本实用新型中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是一种由硅酸盐水泥、种特殊的活性化学物质和精细硅砂等配制而成的粉状无机防水材料,当它遇水后,其活性化学物质在水的作用带动下,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与混凝土中的游离子、未水化的水泥颗粒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与混凝土结构层结合成为一体,封堵从各个方向来的水,在无水条件下,材料的活性成分处于休眠状态,当混凝土出现裂缝时,一旦有水,该活性化学物质又能继续水化,生成新的水化结晶体,对己出现的裂缝自动修补,使混凝土达到防水保护。

4、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其与湿气接触后固化,在混凝土结构层背水面上形成一层整体防膜,与基面粘结力强,且有良好的柔韧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的适应性强,抗拉性强度高,耐候性好,耐霉变、耐酸碱侵蚀。

5、本实用新型根据混凝土结构层渗漏处不同部位的设防要求和应力情况,进行材料选择及施工,系统中各防水材料之间即互为体系、又深度融合,解决了传统防水材料及工艺,用于混凝土结构层堵漏的二次渗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2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3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4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6冷底油、7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处理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一种复合堵漏系统,包括注入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的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还包括依次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层迎水面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还注入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2,且位于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的上方,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2刮涂在混凝土结构层迎水面漏点上,且将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填平,混凝土结构层背水面铺设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5。

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的迎水面上涂刷一层冷底油6。

本实施例中,在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背水面上涂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处理剂7。

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分为水性和油性,当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合理选用。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也可以由满足工程需要的其它防水卷材替代,如在需要耐根穿刺的工况下使用,当选择满足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材料。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5也可以由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替代。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屋顶、外墙堵漏工程;适用于地下建筑顶板、侧墙堵漏工程;适用于桥梁、桥面堵漏工程;适用于地铁、隧道堵漏工程。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1.寻找和确认漏点及裂缝并制定施工方案。

2.对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进行清理,根据施工方案钻孔、埋设止水针头、将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注入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裂缝中。

3.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2刮涂在混凝土结构层迎水面漏点及裂缝中,至漏点及裂缝部位密实。

4.在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迎水面上涂刷冷底油6,热熔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呈液体状态,刮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在混凝土结构层上的同时铺设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

5.在混凝结构层渗漏部位背水面上涂刷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基面处理剂7,再涂刮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5。

6.自检合格、验收竣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现场采用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通过钻孔埋设注浆嘴,利用注浆机产生的持续高压,将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注入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裂缝中,使其扩散、凝固,起到防水、堵漏、补强、加固的作用,并将缝中的水完全挤走,将缝隙完全填充满,达到止水的目的,单组份聚氨酯注浆液1与水接触后起化学反应而膨胀凝固,形成的结构性弹性胶体具有韧性好、低收缩、与结构层黏着力强、耐酸碱性能佳特点;在混凝土结构层渗漏部位使用单组份注浆液注浆1后形成的结构性弹性胶体上,将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2刮涂在漏点上至漏点部位密实,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2是一种由硅酸盐水泥、多种特殊的活性化学物质和精细硅砂等配制而成的粉状无机防水材料,当它遇水后,其活性化学物质在水的作用带动下,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与混凝土中的游离子、未水化的水泥颗粒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结晶体与混凝土结合成为一体,封堵从各个方向来的水,在无水条件下,材料的活性成分处于休眠状态,当混凝土表面与内部出现裂缝时,一旦有水,该活性化学物质又能继续水化,生成新的水化结晶体,对己出现的裂缝自动修补,使混凝土结构层达到防水保护;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通过热熔呈液体状态后刮涂施工,让防水层与混凝土结构层紧密粘结,该涂料是具有可蠕变性、粘附性,、持久保持粘滞状态的防水材料,当防水层的出现受损部位时可自行修复,同时将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铺设在液状态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上面,两层涂料紧密复合,可由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3层吸收混凝土结构层的变形力,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不受混凝土结构层的变形力的影响,确保了整个复合防水层长期保持完整性;在背水面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5,其与湿气接触后固化,在混凝土结构层背水面上形成一层整体防膜,与基面粘结力强,且有良好的柔韧性,对基层伸缩或开裂的适应性强,抗拉性强度高,耐候性好,耐霉变、耐酸碱侵蚀。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