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地板连接结构及组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5831发布日期:2018-10-26 18:4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竹木地板连接结构及组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竹木地板连接结构及组合板。



背景技术:

竹木地板是竹材与木材复合再生产物,用于住宅、写字楼等场所的地面装修。竹木地板的面板和底板,采用的是上好的竹材,而其芯层多为杉木、樟木等木材。其生产制作要依靠精良的机器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经过一系列的防腐、防蚀、防潮、高压、高温以及胶合、旋磨等近40道繁复工序,才能制作成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地板。

竹木地板优点:外观自然清新、纹理细腻流畅、防潮防湿防蚀以及韧性强、有弹性等;同时,其表面坚硬程度可以与木制地板中的常见材种如樱桃木、榉木等媲美。另一方面,由于该地板芯材采用了木材作原料,故其稳定性极佳,结实耐用,脚感好,格调协调,隔音性能好,而且冬暖夏凉,尤其适用于居家环境以及体育娱乐场所等室内装修。从健康角度而言,竹木复合地板尤其适合城市中的老龄化人群以及婴幼儿,而且对喜好运动的人群也有保护缓冲的作用。

由于竹木地板具有以上众多的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铺设竹木地板成为一种需求。对于大面积铺设的竹木地板而言,竹木地板的接长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竹木地板接长方式主要为胶水粘接,此种方式存在着粘接不牢固、不稳定、易开胶和易变形的缺陷,而且粘接处有明显的接口痕迹,不美观。

因此,现有竹木地板接长方式存在的粘接不牢且不美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及组合板,旨在解决现有竹木地板接长方式存在的粘接不牢且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用于第一竹木地板和第二竹木地板之间的相互接合,竹木地板连接结构至少包括设于第一竹木地板上的第一倾斜端部和设于第二竹木地板上且与第一倾斜端部相匹配的第二倾斜端部,第一倾斜端部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部及向外突出的第一凸出部,第二倾斜端部对应设有与第一凹陷部相扣合的第二凸出部及与第一凸出部相扣合的第二凹陷部。

进一步地,第一凹陷部具有第一连接端面及分设于第一连接端面两侧的第一凹陷扣合端面和第二凹陷扣合端面;第一凸出部具有第二连接端面及分设于第二连接端面两侧的第一凸出扣合端面和第二凸出扣合端面;第二凸出部具有第三连接端面及分设于第三连接端面两侧的第三凹陷扣合端面和第四凹陷扣合端面;第二凹陷部具有第四连接端面及分设于第四连接端面两侧的第三凸出扣合端面和第四凸出扣合端面;第一连接端面与第三连接端面正对布置,第二连接端面与第四连接端面正对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凹陷扣合端面、第一连接端面和第二凹陷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一凹陷部;第一凸出扣合端面、第二连接端面、第二凸出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一凸出部;第三凹陷扣合端面、第三连接端面、第四凹陷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二凸出部;第三凸出扣合端面、第四连接端面和第四凸出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二凹陷部。

进一步地,第二凹陷扣合端面与第二凸出扣合端面共用同一端面;第四凹陷扣合端面与第三凸出扣合端面共用同一端面。

进一步地,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的形状相同;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倾斜端部的倾斜角为30~60度角;第二倾斜端部的倾斜角为30~60度角。

进一步地,第一倾斜端部的倾斜角为45度角;第二倾斜端部的倾斜角为45度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组合板,包括第一竹木地板和第二竹木地板,第一竹木地板和第二竹木地板通过上述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及组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设置于倾斜端部的双卡扣结构,对竹木地板之间进行接合,避免了现有竹木地板粘接不牢固、不稳定、易开胶和易变形的缺陷;竹木地板之间连接方便、无明显接口,外形美观。本实施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粘接牢固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竹木地板连接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第一竹木地板;20、第二竹木地板;11、第一倾斜端部;21、第二倾斜端部;111、第一凹陷部;112、第一凸出部;211、第二凸出部;212、第二凹陷部;1111、第一连接端面;1112、第一凹陷扣合端面;1121、第二连接端面;1122、第一凸出扣合端面;2111、第三连接端面;2112、第三凹陷扣合端面;2121、第四连接端面;2122、第三凸出扣合端面。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用于第一竹木地板10和第二竹木地板20之间的相互接合,竹木地板连接结构至少包括设于第一竹木地板10上的第一倾斜端部11和设于第二竹木地板20上且与第一倾斜端部11相匹配的第二倾斜端部21,第一倾斜端部11具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凹陷部111及向外突出的第一凸出部112,第二倾斜端部21对应设有与第一凹陷部111相扣合的第二凸出部211及与第一凸出部112相扣合的第二凹陷部212。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卡接就可以完成第一竹木地板10和第二竹木地板20之间的相互接合,且卡接方便和牢固。

本实施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设置于倾斜端部的双卡扣结构,对竹木地板之间进行接合,避免了现有竹木地板粘接不牢固、不稳定、易开胶和易变形的缺陷;竹木地板之间连接方便、无明显接口,外形美观。本实施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粘接牢固且外形美观。

具体地,请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第一凹陷部111具有第一连接端面1111及分设于第一连接端面1111两侧的第一凹陷扣合端面1112和第二凹陷扣合端面1113;第一凸出部112具有第二连接端面1121及分设于第二连接端面1121两侧的第一凸出扣合端面1122和第二凸出扣合端面;第二凸出部211具有第三连接端面2111及分设于第三连接端面2111两侧的第三凹陷扣合端面2112和第四凹陷扣合端面;第二凹陷部212具有第四连接端面2121及分设于第四连接端面2121两侧的第三凸出扣合端面2122和第四凸出扣合端面;第一连接端面1111与第三连接端面2111正对布置,第二连接端面1121与第四连接端面2121正对布置。第一凹陷扣合端面1112、第一连接端面1111和第二凹陷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一凹陷部111;第一凸出扣合端面1122、第二连接端面1121、第二凸出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一凸出部112;第三凹陷扣合端面2112、第三连接端面2111、第四凹陷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二凸出部211;第三凸出扣合端面2122、第四连接端面2121和第四凸出扣合端面依次合围形成第二凹陷部212。第二凹陷扣合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出扣合端面共用同一端面;所述第四凹陷扣合端面与所述第三凸出扣合端面2122共用同一端面。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第一凹陷部111和第二凹陷部212的形状相同;第一凸出部112和第二凸出部211的形状相同。具体地,在第一竹木地板1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凹陷部111及与第一凹陷部111一体连接的第一凸出部112,在第二竹木地板20上的接合端对应设置与第一凹陷部111相匹配的第二凸出部211及与第一凸出部112相匹配的第二凹陷部212,从而将第一竹木地板10和第二竹木地板20进行无缝接合,外形美观。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第一倾斜端部11的倾斜角为30~60度角;第二倾斜端部21的倾斜角为30~60度角。最佳地,第一倾斜端部的倾斜角为45度角;第二倾斜端部的倾斜角为45度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竹木地板10和第二竹木地板20通过第一倾斜端部11和第二倾斜端部21的斜角搭接方式,搭接更牢固,且外形更美观。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组合板,包括第一竹木地板10和第二竹木地板20,第一竹木地板10和第二竹木地板20通过上述的竹木地板连接结构相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