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0481发布日期:2018-11-02 21:2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接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内外建筑幕墙,还是柱梁、阳台、隔板包饰和室内装饰等,都离不开铝合金板。铝合金板由于具有质感独特、色泽丰富持久、外观形状多样化、自重轻,并能与玻璃幕墙材料、石材幕墙材料完美地结合的优点,因而在建筑行业被广泛使用。

目前,铝合金板在安装时包括单块铝合金板在基体上的固定和先将两块铝合金板拼接后再在基体上的固定,其通常通过L形角码来实现,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主要为:L形的角码包括两个互相垂直的侧面,其中一个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单块或两块铝合金板上,另一个侧面通过螺钉固定在基体上。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角码连接不能保证无缝拼接的可靠性和防水性,且在有些特定安装区域还需要焊接,安装工序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件,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铝合金板的快速安装固定以及无缝拼接,从而达到大幅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效果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铝合金板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与固定板相垂直。

所述夹持槽由两块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夹持板形成。

所述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部。

所述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中部。

所述的两块夹持板的高度相同。

所述夹持板的高度为19—21mm。

所述的两块夹持板的高度不相同。

所述的两块夹持板的高度分别为19—21mm和6—8mm。

所述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部时,固定板的长度为21—23mm。

所述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中部时,固定板的长度为39—42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即可快速地将一块或两块铝合金板固定在夹持槽内,再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即可快速地将铝合金板固定在基体(如龙骨)上,整个固定过程既不需要打胶,也不需要使用电气设备,大幅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采用本申请所述的连接组件,不仅不需要焊接,还能够完全实现无缝拼接,提高了无缝拼接的可靠性和防水性。

2、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槽由两块垂直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夹持板形成,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还能够保证铝合金板的快速固定。

3、本实用新型将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部,能够保证铝合金板的拼接强度,不易变形,密封防水可靠。

4、本实用新型将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中部,能够从夹持槽两侧将整个连接件固定在基体上,提高了连接件的稳固性和承重能力。

5、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块夹持板的高度相同,该结构有利于两块铝合金板之间的快速固定。

6、本实用新型中两块夹持板的高度相同时,夹持板的高度为19—21mm,该结构有利于同时对两块铝合金板进行快速稳定的密封拼接。

7、本实用新型中的两块夹持板的高度不相同,该结构有利于单块铝合金板的快速固定。

8、本实用新型中两块夹持板的高度不相同时,两块夹持板的高度分别为19—21mm和6—8mm,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连接组件的出材率。

9、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端部时,固定板的长度为21—23mm,该结构有利于保证固定板安装后的稳固性。

10、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槽设置在固定板的中部时,固定板的长度为39—42mm,该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固定板的安装后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固定板,2、夹持槽,3、夹持板,4、铝合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铝合金板4的夹持槽2,所述夹持槽2与固定板1相垂直,夹持槽2由两块垂直设置在固定板1上的夹持板3形成。其中,连接件优选采用铝合金型材一体成型制成。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连接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铝合金板4的夹持槽2,所述夹持槽2与固定板1相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2设置在固定板1的端部,且两块夹持板3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夹持板3的高度为19—21mm,固定板1的长度为21—23mm。

本实施例中夹持槽2的槽体宽度与两块铝合金板4的厚度之和相适配,主要用于对两块铝合金板4进行安装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为:先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将固定板1固定在基体(如龙骨)上,再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将两块铝合金板4固定在夹持槽2内即可。

实施例2

一种连接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铝合金板4的夹持槽2,所述夹持槽2与固定板1相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2设置在固定板1的端部,且两块夹持板3的高度不相同。进一步的,两块夹持板3的高度分别为19—21mm和6—8mm,固定板1的长度为21—23mm。

本实施例中夹持槽2的槽体宽度与一块铝合金板4的厚度相适配,主要用于对单块铝合金板4进行安装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为:先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将固定板1固定在基体(如龙骨)上,再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将单块铝合金板4固定在夹持槽2内即可。

实施例3

一种连接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基体上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铝合金板4的夹持槽2,所述夹持槽2与固定板1相垂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槽2设置在固定板1的中部,且两块夹持板3的高度相同,夹持槽2两侧的固定板1均可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基体上。进一步的,夹持板3的高度为19—21mm,固定板1的长度为39—42mm。

本实施例中夹持槽2的槽体宽度与两块铝合金板4的厚度之和相适配,主要用于对两块铝合金板4进行安装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为:先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从夹持槽2的两侧将固定板1固定在基体(如龙骨)上,再通过自攻螺钉等固定件将两块铝合金板4固定在夹持槽2内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两块夹持板3的高度不相同,且夹持槽2的槽体宽度与一块铝合金板4的厚度相适配。该结构的连接件主要用于对单块铝合金板4进行安装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