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整体卫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104发布日期:2019-01-04 23:09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整体卫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整体卫浴。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装配式整体卫浴因排水管道安装在托盘下方,需要降楼板或抬高进行安装,普遍降板在250mm-300mm,降板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还会造成踩踏整体卫浴地面有较明显的空鼓感,而且国内大部分整体卫浴地面和墙面没有贴瓷砖,这些都造成整体卫浴的观感度和品质感下降,即使有贴瓷砖时,需要对齐和控制砖缝大小不便于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美观度;另外,防水围挡背面距建筑墙体普遍还有60mm-100mm的间隙,降低了有效使用空间;现有装配式整体卫浴的排水管道一旦产生漏水,需要拆分墙板和托盘,检修也是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降低空鼓感、增强品质感、提高贴瓷砖施工效率的使用体验接近于传统装修卫生间的装配式整体卫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整体卫浴由托盘(1)、防水围挡(2)、给水支管(3)、排水支管(4)、给水器具(5)和排水器具(6)组合而成;托盘(1)为整体构件,分立面A和横面B,立面A围绕横面B边缘,横面B上没有穿透的孔洞,立面A与横面B相交处至少有1个孔洞M1穿透立面A,用于排除地面积水,横面B的底到面的高度小于100mm大于10mm,以降低托盘厚度达到不降板或少降板的目的;防水围挡(2)由若干可组合的板(7)组合而成,立于托盘(1)立面A的上方,与托盘(1)可分离,防水围挡(2)上设有放置给水支管孔洞M2和排水支管孔洞M3,防水围挡(2)朝托盘(1)横面B的内侧有瓷砖限位筋(8)凸出内表面,凸出的瓷砖限位筋(8)形成的凹入的框格内贴有瓷砖(9);给水支管(3)穿防水围挡(2)上的放置给水支(3)的孔洞M2连接给水器具(5),排水支管(4)穿越防水围挡(2)上放置排水支管(4)的孔洞M3连接排水器具(6),立面A与横面B相交处穿透立面的孔洞M1后方连接有排水支管(4)。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整体卫浴,防水围挡(2)瓷砖限位筋(8)背面有凸出背面的网状加强筋(10)用于加强防水围挡(2)的结构强度和厚实感,给水支管(3)、排水支管(4)经过的网状加强筋(10)的线路上有凹入网状加强筋(10)表面的管道槽(11),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管道占用空间,使防水围挡(2)尽量紧贴建筑墙体。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整体卫浴,托盘(1)横面B上方有凸起的瓷砖限位筋(8)用于瓷砖限位,凸起的瓷砖限位筋(8)形成的框格内有瓷砖(9),托盘(1)横面B下方有网状加强筋(10),以提高托盘自身的结构强度和增强托盘厚实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要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整体卫浴,托盘(1)为整体构件,分立面A和横面B,立面A围绕横面B边缘,横面B上没有穿透的孔洞,立面A与横面B相交处有2个孔洞M1穿透立面A,横面B的底面到面的高度为30mm;防水围挡(2)由若干宽600mm、高2200mm可组合的板(7)组合而成,立于托盘(1)立面A的上方,与托盘(1)可分离,防水围挡(2)上设有放置给水支管(3)的Φ25mm孔洞M2,设有放置洗脸盆排水支管(4)的Φ60mm孔洞M3,防水围挡(2)朝托盘(1)横面B的内侧有凸出片状厚1mm,高5mm,间隔长600mm×宽300mm的瓷砖限位筋(8),凸出的瓷砖限位筋(8)形成长600mm×宽300mm的框格内贴瓷砖(9),给水支管(3)穿越防水围挡(2)上的孔洞M2连接给水器具(5),排水支管(4)穿越防水围挡(2)上的孔洞M3连接排水器具(6),立面A与横面B相交处穿透立面A的孔洞M1后方连接有排水支管(4)。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整体卫浴,防水围挡(2)瓷砖限位筋(8)背面有凸出片状厚5mm,高50mm,间隔50mm的网状加强筋(10),给水支管(3)经过的网状加强筋(10)的线路上有凹入网状加强筋表面30mm的管道槽(11),排水支管经过的网状加强筋(10)的线路上有凹入网状加强筋(10)表面58mm的管道槽(11)。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式整体卫浴,托盘(1)横面B上方有凸起的片状厚1mm,高5mm,间隔300mm瓷砖限位筋(8),凸起的瓷砖限位筋(8)形成的框格内有瓷砖(9),托盘(1)横面B下方有凸出片状厚5mm,高20mm,间隔50mm的网状加强筋(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