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舱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2379发布日期:2018-12-21 20:1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隔音舱内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居住构筑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舱内胆。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加、旅游经济的兴盛,民众的出行数量大幅增加,因此也导致对各种层次旅馆的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在经济承受力不足的情况下,寻找到经济、舒适的旅馆就更显困难。

为了在空间有限的旅馆客房内住宿更多客人,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房费,以前往往在一间客房内安置多张床位或胶囊舱;例如:在人口密度很高的日本率先推出的胶囊旅馆,通常在一个客房内能安放10个甚至更多的胶囊舱床位,高效利用客房空间,胶囊舱能提供独立的空间,胶囊舱的内部也做得精致和人性化,通过这种方案提高了客房的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单个床位的住宿费用。

但是,胶囊旅馆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在提高客房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旅客的住宿舒适度;具体来说,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入住在高密度布局的胶囊舱床位中的客人,相互之间易产生干扰,私密性缺失;

2)受胶囊舱结构和布局密度的制约,导致胶囊旅馆通风不畅,其内异味难以消除;

3)胶囊舱的结构强度不高,连接部位密封性能一般,对噪音的隔绝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较高且内部没有装配痕迹的隔音舱内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音舱内胆,包括内胆主体,所述内胆主体是由至少四块盖板围成的多面体封闭结构;任意相邻的两块盖板彼此连接处,其中一块盖板朝外延伸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相邻盖板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角板,所述角板的其中一个连接面通过连接件与延伸段连接,角板的另一个连接面与相邻盖板的外表面粘接或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主体呈长方体形结构,其包括内胆前盖板、内胆后盖板、内胆上盖板、内胆下盖板、内胆左侧盖板和内胆右侧盖板;

所述内胆上盖板、内胆下盖板、内胆左侧盖板和内胆右侧盖板各自的前后两端均朝外延伸分别超出内胆前盖板和内胆后盖板形成延伸段,所述内胆上盖板和内胆下盖板各自的左右两端朝外延伸分别超出内胆左侧盖板和右侧盖板形成延伸段。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前盖板上设有内胆门开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前盖板上设有内胆窗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窗口为两个,两个内胆窗口对称设置在内胆门开口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后盖板上设置有进风口安装孔和出风口安装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风口安装孔位于进风口安装孔的上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主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内胆主体的内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吸音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隔音层由隔音毡制成,所述吸音层由吸音棉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隔音舱内胆的内胆主体是主要由至少四块盖板围成的多面体封闭结构,结构模块化且强度较高,易于生产制造及安装拆卸,并利于保证其隔音性能。

(2)、通过在延伸段与相邻盖板的外表面之间设置角板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隔音舱内胆的结构强度,有效减少了隔音舱内胆各阴角边的缝隙,而且还减少了连接、紧固的连接件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成本,改善装配工艺;另外,使得构成隔音舱内胆的各零部件在内胆外侧实现装配,保证隔音舱内胆的内侧没有装配痕迹,有效提升舱内的美感和舒适感。

(3)、主要由内胆前盖板、内胆后盖板、内胆上盖板、内胆下盖板、内胆左侧盖板和内胆右侧盖板围成的长方体形结构的隔音舱内胆,为六面一体化封闭结构,整体结构强度更大,装配更为方便。

(4)、通过设置隔音层能够隔绝外部噪音,提升了该隔音舱内胆的隔音效果;通过设置吸音层能够有效吸收该隔音舱内胆内部的噪音,进一步降噪,保证了入住人员休息和睡眠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内胆主体100、内胆前盖板110、内胆门开口111、内胆窗口112、内胆后盖板120、进风口安装孔121、出风口安装孔122、内胆上盖板130、内胆下盖板140、内胆左侧盖板150、内胆右侧盖板160、角板170和连接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隔音舱内胆,包括内胆主体100,所述内胆主体100是由至少四块盖板围成的多面体封闭结构;任意相邻的两块盖板彼此连接处,其中一块盖板朝外延伸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相邻盖板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角板170,所述角板170的其中一个连接面通过连接件200与延伸段连接,角板170的另一个连接面与相邻盖板的外表面粘接或焊接在一起。该隔音舱内胆作为隔音舱主要部件之一,其通常设置在隔音舱壳体内部,并与隔音舱壳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以形成中空形态,隔断低频噪音传递的固体介质。通常采用阻燃性板材制作内胆主体100,优选采用阻燃性ABS等工程塑料板材进行制作。

其中,内胆主体100是主要由至少四块盖板围成的多面体封闭结构,结构模块化且强度较高,易于生产制造及安装拆卸,并利于保证其隔音性能。通过在延伸段与相邻盖板的外表面之间设置角板170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了隔音舱内胆的结构强度,有效减少了隔音舱内胆各阴角边的缝隙,而且还减少了连接、紧固的连接件200的数量,有利于降低成本,改善装配工艺;另外,使得构成隔音舱内胆的各零部件在内胆外侧完成装配,保证了隔音舱内胆的内侧没有装配痕迹,有效提升舱内的美感和舒适感。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使隔音舱内胆形成六面一体化封闭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其整体结构强度,简化装配工艺,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内胆主体100呈长方体形结构,其包括内胆前盖板110、内胆后盖板120、内胆上盖板130、内胆下盖板140、内胆左侧盖板150和内胆右侧盖板160;

所述内胆上盖板130、内胆下盖板140、内胆左侧盖板150和内胆右侧盖板160各自的前端朝外延伸超出内胆前盖板110形成延伸段,所述内胆上盖板130、内胆下盖板140、内胆左侧盖板150和内胆右侧盖板160各自的后端朝外延伸超出内胆后盖板120形成延伸段,所述内胆上盖板130和内胆下盖板140各自的左端朝外延伸超出内胆左侧盖板150形成延伸段,所述内胆上盖板130和内胆下盖板140各自的右端朝外延伸超出内胆右侧盖板160形成延伸段。

以上结构的隔音舱内胆在装配过程中,先采用预制粘接件分别在内胆前盖板110和内胆后盖板120外表面的四条边沿处粘接上角板170,并通过预制粘接件分别在内胆左侧盖板150和内胆右侧盖板160各自外表面的上下边沿处粘接上角板170,各角板170为进行粘接的连接面上设有连接孔,最后在通过连接件200穿过连接孔与相邻的盖板的延伸段进行连接固定,这样就能使隔音舱内胆的装配在外侧实现。

为了方便入住人员进出,再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前盖板110上设有内胆门开口111。内胆门开口111通常设置为矩形结构,其一般与设置在隔音舱壳体上的隔音门相对应。

为了方便入住人员向外观察及室内采光,再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前盖板110上设有内胆窗口112。内胆窗口112一般与设置在隔音舱壳体上的隔音窗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内胆窗口112为两个,两个内胆窗口112对称设置在内胆门开口111的左右两侧。

在隔音舱上通常设置有用于通风换气的消音进风口和消音出风口,为了方便消音进风口和消音出风口的安装设置,再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后盖板120上设置有进风口安装孔121和出风口安装孔122。

为了达到更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根据空气流动原理,通常将出风口安装孔122位于进风口安装孔121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胆主体10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隔音层。隔音层一般通过粘接安装。通过设置隔音层能够隔绝外部噪音,提升了该隔音舱内胆的隔音效果;可根据隔音要求设置一层或多层隔音层。隔音层通常选用隔音材料制作,优选由隔音毡制成。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改善隔音舱的室内声学环境,通常还在内胆主体100的内顶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层吸音层。吸音层一般采用吸音材料制作,优选由吸音棉制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