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及钢板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259发布日期:2018-11-30 20:2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抗震与减震,具体涉及一种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及钢板剪力墙。



背景技术:

金属阻尼器尤其是软钢阻尼器是一种屈服耗能的减震隔震构件,由于金属在进入塑性状态后具有良好的滞回特性,并在弹塑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大量能量,因而被用来制造不同类型和构造的耗能减震器。从受力形式上可分为轴向屈服型、剪切屈服型、弯曲屈服型和扭转屈服型阻尼器,已有的耗能阻尼器有以下这几种:X形和三角形耗能器、扭转梁耗能器、弯曲梁耗能器、U型钢板耗能器、钢棒耗能器、圆环耗能器、双圆环耗能器、加劲圆环耗能器等。相比于其粘弹型、摩擦型、粘滞液体型等其他类型阻尼器,金属阻尼器易加工、滞回性能稳定、易于更换、造价及维护费用低廉,因此被广泛用于工程结构的抗震加固和修复领域。

随着超高层建筑的相继建成,不可忽略的是此类超高层建筑受到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动幅度过大,影响日常使用,更甚者造成结构的破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减少大型结构的振幅成为人们要解决的问题。阻尼器,是以提供振动的阻尼来耗减振动能量的装置,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用于建筑结构的阻尼器大多是单向耗能,大大限制了其实际耗能减震的效果。

目前实际工程中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墙趾发生了严重破坏,虽然剪力墙结构不会发生整体倒塌,然而震后修复工作难以进行,所以剪力墙的减震隔震提出是有必要的,现在的作法通常是在墙趾安装阻尼器,已实现减震隔震的效果,然而现在的阻尼器减震隔震的效果不明显,而且破坏后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及钢板剪力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建筑结构的阻尼器单向耗能,减震隔震的效果不明显,而且破坏后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包括两块端板,所述的两块端板之间安装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弧形耗能钢板,所述的弧形耗能钢板圆弧部分沿圆弧面开有一组栅孔,栅孔之间形成与栅孔等宽的一组栅板,两块弧形耗能钢板背对设置并通过栅板和栅孔相互嵌入实现交错安装,两块弧形耗能钢板的顶部弧面端部可拆卸安装于一个端板上,两块弧形耗能钢板的底部弧面端部可拆卸安装于另一个端板上;

每块弧形耗能钢板弧面内侧顶部弧面端部和底部弧面端部各安装有一个耗能钢框,两个耗能钢框竖直方向对称设置,两个耗能钢框之间安装有耗能机构。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具体的,所述的弧形耗能钢板相对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外波形钢板,外波形钢板与耗能钢框垂直设置。

具体的,所述的耗能机构包括安装在一对耗能连接件之间的耗能弹簧;耗能弹簧四周设置有安装在一对耗能连接件之间的有四个内波形钢板。

具体的,所述的耗能连接件包括钢框连接板和弹簧连接板,所述的钢框连接板嵌合安装于耗能钢框上的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每个凹槽内安装一个耗能连接件,所述的弹簧连接板和钢框连接板之间安装有多片平行排列的竖向肋板,每片所述的竖向肋板的相应位置设置斜向条状透孔,多片斜插加劲板叠合平行经过每片竖向肋板的透孔插接安装;所述的耗能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应的弹簧连接板上。

优选的,所述的竖向肋板至少设置三组;所述的斜插加劲板至少叠合设置两组。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钢板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本体,剪力墙本体墙趾两侧预留阻尼器安置腔,阻尼器安置腔内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

具体的,所述的剪力墙本体的两竖直侧边分别安装有H型边柱,H型边柱顶部与横梁固接,所述的横梁安装于剪力墙本体顶部,剪力墙本体底端还安装有底座。

具体的,所述的H型边柱底端和底座顶端两侧设置有阻尼器连接件,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的两块端板分别与对应的阻尼器连接件通过螺栓固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及钢板剪力墙,有抗拉压变形的双向耗能特性,提升阻尼器和应用该阻尼器的剪力墙的抗震、耗能减震的性能;并且所述阻尼器各部分通过螺栓安装,阻尼器整体在剪力墙中也通过螺栓安装,当阻尼器产生过载变形时,也能快速更换具体变形部件,并迅速回复抗震减震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耗能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单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耗能部件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耗能连接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钢板剪力墙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端板,2-弧形耗能钢板,3-耗能钢框,4-耗能连接件,5-耗能弹簧,6-内波形钢板,7-外波形钢板,8-剪力墙本体,9-耗能机构;

(4-1)-钢框连接板,(4-2)-弹簧连接板,(4-3)-竖向肋板,(4-4)-斜插加劲板;

(8-1)-H型边柱,(8-2)-横梁,(8-3)-底座,(8-4)-阻尼器连接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包括两块端板1,其特征在于,两块端板1之间安装有两块结构相同的弧形耗能钢板2,弧形耗能钢板2圆弧部分沿圆弧面开有一组栅孔,栅孔之间形成与栅孔等宽的一组栅板,两块弧形耗能钢板2背对设置并通过栅板和栅孔相互嵌入实现交错安装,两块弧形耗能钢板2的顶部弧面端部可拆卸安装于一个端板1上,两块弧形耗能钢板2的底部弧面端部可拆卸安装于另一个端板1上;

每块弧形耗能钢板2弧面内侧顶部弧面端部和底部弧面端部各安装有一个耗能钢框3,两个耗能钢框3竖直方向对称设置,两个耗能钢框3之间安装有耗能机构9。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弧形耗能钢板2相对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外波形钢板7,外波形钢板7与耗能钢框3垂直设置。

耗能机构9包括安装在一对耗能连接件4之间的耗能弹簧5;耗能弹簧5四周设置有安装在一对耗能连接件4之间的有四个内波形钢板6。

耗能连接件4包括钢框连接板4-1和弹簧连接板4-2,钢框连接板4-1嵌合安装于耗能钢框3上的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每个凹槽内安装一个耗能连接件4,弹簧连接板4-2和钢框连接板4-1之间安装有多片平行排列的竖向肋板4-3,每片竖向肋板4-3的相应位置设置斜向条状透孔,多片斜插加劲板4-4叠合平行经过每片竖向肋板4-3的透孔插接安装;耗能弹簧5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相应的弹簧连接板4-2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竖向肋板4-3至少设置三组,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七组;斜插加劲板4-4至少叠合设置两组,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两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钢板剪力墙,如图6所示,包括剪力墙本体8,剪力墙本体8墙趾两侧预留阻尼器安置腔,阻尼器安置腔内安装有如上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

剪力墙本体8的两竖直侧边分别安装有H型边柱8-1,H型边柱8-1顶部与横梁8-2固接,横梁8-2安装于剪力墙本体8顶部,剪力墙本体8底端还安装有底座8-3。

H型边柱8-1底端和底座8-3顶端两侧设置有阻尼器连接件8-4,可更换组合耗能拉压型软钢阻尼器的两块端板1分别与对应的阻尼器连接件8-4通过螺栓固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