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151发布日期:2018-11-13 20:0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混凝土楼板内预留管道的设计与建筑技术领域,可应用于无梁楼盖结构中在较厚楼板内预先留置管道的建筑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一般的,无梁楼盖结构在楼板中不设置梁,钢筋混凝土楼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是一种双向受力的板柱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在对建筑净高及层高限制较严的建筑物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楼盖形式。由于没有梁,所以其楼板厚度通常比一般楼板厚,但是比一般梁的高度小,因此,楼层的有效空间加大。同时,板底平整,也对采光和通风更加有利。

在无梁楼盖的板内及板下,通常会设置各种设备管线,包括照明、电源插座、电话、网络、有线电视、安防等。目前,板内预埋的管线数量种类较多,分布杂乱无序,现场施工及后期检修均很麻烦。板下吊挂的管线需要在楼板以下设置桥架,影响建筑的室内净高,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混凝土楼板内管线的分布合理有序,方便施工及后期检修的混凝土楼板。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楼板,所述混凝土楼板内设有预留管道,所述预留管道埋置于所述混凝土楼板板厚的中间位置,所述预留管道包括第一预留管道、第二预留管道,所述第一预留管道为椭圆形截面、且短轴长度不大于混凝土楼板板厚的三分之一长度,第二预留管道为圆形截面、且直径不大于混凝土楼板板厚的三分之一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留管道的长轴长度为短轴长度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留管道的短轴平行于板厚。

进一步的,每一块所述混凝土楼板包括位于混凝土楼板中部的第一预留管道、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预留管道相对称的两个第二预留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预留管道设置在混凝土楼板板跨的中线位置,两边的第二预留管道设置在距离混凝土柱中线1/5板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混凝土楼板内预留管道的技术,在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置管道位置、优化管道截面,能够使板内预埋管线的分布合理有序,方便施工及后期检修。同时,也可以把板下吊挂的管线均设置在板内管道内,增加了建筑的有效使用高度。该技术在保证楼板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混凝土楼板内管线的分布合理有序,方便施工及后期检修;可将吊挂在楼板下方的管线收纳至楼板内部预留管道中,从而增加建筑的有效使用高度;在管道内可以预留空间,方便后期在建筑功能改造或建筑智能化升级的时候增设新的管线,为后期建筑功能改造,建筑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增管线的走廊。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混凝土楼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混凝土楼板100,所述混凝土楼板100内设有预留管道,所述预留管道埋置于所述混凝土楼板100板厚的中间位置,所述预留管道包括第一预留管道1、第二预留管道2,所述第一预留管道1为椭圆形截面、且短轴长度不大于混凝土楼板100板厚的三分之一长度,第二预留管道2为圆形截面、且直径不大于混凝土楼板100板厚的三分之一长度。本案的混凝土楼板100内设有预留管道,管道的截面选择圆形和椭圆形,可以更好的承受管道周围混凝土传来的压力,对截面尺寸进行限制,可以减少管道留洞对混凝土楼板截面的削弱,减小留洞对混凝土楼板承载力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混凝土楼板内预留管道的技术,在满足规范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置管道位置、优化管道截面,能够使板内预埋管线的分布合理有序,方便施工及后期检修。同时,也可以把板下吊挂的管线均设置在板内管道内,增加了建筑的有效使用高度。该技术在保证楼板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混凝土楼板内管线的分布合理有序,方便施工及后期检修;可将吊挂在楼板下方的管线收纳至楼板内部预留管道中,从而增加建筑的有效使用高度;在管道内可以预留空间,方便后期在建筑功能改造或建筑智能化升级的时候增设新的管线,为后期建筑功能改造,建筑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增管线的走廊。

第二预留管道2的长轴长度为短轴长度的两倍。

第二预留管道2的短轴平行于板厚。

每一块所述混凝土楼板100包括位于混凝土楼板100中部的第一预留管道1、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预留管道1相对称的两个第二预留管道2。

为控制楼板内预留管道对楼板承载力的不利影响,预留管道的平面位置设置在楼板受力比较小的区域。具体的,第一预留管道1设置在混凝土楼板100板跨的中线位置,两边的第二预留管道2设置在距离混凝土柱200中线1/5板跨的位置。板跨在无梁楼板中表示为长边,也就是第一预留管道1设置在混凝土楼板100的长边、短边的中央位置。第二预留管道2分别设置在距离混凝土柱200中线1/5长边长度处。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