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706发布日期:2018-10-30 21:2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室环境领域,涉及一种墙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实验动物是指动物体内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进行或结果的特定微生物和寄生虫,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实验动物。目前,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实验动物已成为生命科学重要研究基础和支撑条件。实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设施环境中,进行保种、饲育及使用,严格实行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现有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电力线路走向通常是由墙体延伸至地面上,这样就需要在墙体和地面上开设凹槽,随后采用水泥、地坪等措施封死,这样当电力线路因为老化需要更换时,必须对实验动物环境设施进行较大幅度的翻修,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它包括:

墙体;

过线盒,所述过线盒安装在所述墙体内;

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开设在所述墙体上,其一端与所述过线盒相接且另一端向下延伸;

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走线槽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档条、一体设置在每块所述档条表面的卡槽以及对应插设于所述卡槽内的密封板;

踢脚线,所述踢脚线固定在所述墙体上且挡住所述走线槽的另一端,其内表面开设有容线槽。

优化地,所述踢脚线通过其内表面设置的胶水层固定在所述墙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容线槽内形成有阻燃涂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通过在走线槽内安装密封机构,并采用开有容线槽的踢脚线与走线槽下端进行配合,这样能够在走线槽处形成密封而避免使用水泥封死,并且电线能够经走线槽转至踢脚线内避免了在地面开槽,从而能够方便地对其内的电线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电路改造墙体结构,主要包括墙体1、走线槽2、过线盒3、密封机构4和踢脚线5等。

其中,过线盒3采用常规的方式安装在墙体1内即可(如先在墙体1上开孔,随后将过线盒3置入即可)。走线槽2开设在墙体1上,它的一端与过线盒3相接(这样电线可以由走线槽2内接至过线盒3中而与插座开关相连接),而另一端则向下延伸至略高于地面。密封机构4包括固定在走线槽2内且相对设置的两块档条41、一体设置在每块档条41表面的卡槽42以及对应插设在卡槽42内的密封板43;档条41可以是塑料材料的,也可以是金属薄片;卡槽42设置在档条41外侧边的边缘处,它可以是陷入档条41内的槽体,也可以如图1所示由两块突出的限位板围成;密封板43与卡槽42相配合,它可以插入卡槽42内而对走线槽2进行密封,这样在其外表面涂刷涂料即可而不需要采用水泥密封,在需要更换电线时,铲去对应位置处的涂料并抽出密封板43。踢脚线5固定在墙体1上(即位于墙体1和地面接触处),它挡在走线槽2的另一端(即下端处),其内表面开设有容线槽52,用于容纳电线,这样通过容线槽52和走线槽2的配合可以实现电线走线的改造,并结合密封机构4而方便电线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踢脚线5通过其内表面设置的胶水层51固定在墙体1上,这样在进行翻修时可以快速地将踢脚线5从墙体上拆卸下来。容线槽52内形成有氢氧化镁阻燃涂层53,即使电线因短路而燃烧也能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而避免火势的扩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