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583发布日期:2018-12-28 20:0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属于建筑结构装配式结构体系领域,可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公寓、办公楼,酒店等民用建筑。



背景技术:

钢结构建筑企业是建筑产业化、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国家在近期连续发布一系列的关于建筑产业化文件(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建科[2017]7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等),明确提出发展钢结构建筑,引导国家建筑产业化。

目前建筑行业普遍采用的装配式高层住宅结构体系有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等。前二者均需现场支模,浇铸混凝土;需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模,工期较长;现场粉尘多、用水用电量大,与国家推行的绿色建筑的大方向不甚相符。且预制混凝土剪力墙重量大,运输、安装较困难;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材用量大,现场焊接量大,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用于与墙体连接组成所述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构件设有竖向延伸的钢管,该钢管的管腔用于浇筑现浇混凝土,且所述钢管用于与所述墙体相连接的连接面开有多个用于钢筋头穿过和混凝土流通的通孔,各个所述通孔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边缘构件的钢管横截面为一字型、L型、T型和十字型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边缘构件的钢管管腔内设有若干块分隔钢板,以将所述钢管的管腔分隔为多个竖向延伸的管腔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腔单元具有正方形横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管的通孔为矩形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管的各个通孔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管的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中心间距等于所述墙体的相邻两组水平钢筋之间的间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钢管的通孔的最小高度在80mm以上、最大高度在120mm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边缘构件,其钢管的连接面开有多个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的通孔,由于墙体的钢筋头能够穿过钢管上的通孔锚入浇筑于边缘构件的钢管管腔中的现浇混凝土中,且该钢管管腔中的现浇混凝土也能够通过钢管上的通孔流入墙体在其连接面22预留的边缘凹腔中,以此实现边缘构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边缘构件能够用于与墙体连接组成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且连接简单、可靠,能够保证所组成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现场施工质量。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边缘构件的钢管横截面为一字型、L型、T型和十字型中的一种,采用钢管横截面形式很少的边缘构件即可与墙体组成不同延伸方向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且边缘构件的钢管所需采用的厚度规格也很少,因此,边缘构件的钢管类型很少,有利预制及使用以及工厂批量化生产,使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能够方便的根据设计需要从有限的类型中选取适合的边缘构件与墙体,满足了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工业化的要求,在产业链组织、技术资格、经济核算等方面都能够与建筑工业化的要求相匹配。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边缘构件的钢管管腔内设置若干块分隔钢板,以将钢管的管腔分隔为多个竖向延伸的管腔单元,能够提高边缘构件的强度和承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一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钢梁的连接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钢梁4、连接节点构件5和边缘构件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墙体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示例二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示例三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示例四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示例五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示例六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示例七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八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示例九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中连接节点构件5带有透视效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用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其与用于与墙体2连接组成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边缘构件1与墙体2连接组成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边缘构件1的发明构思。

上述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设有至少两根本实用新型的边缘构件1和若干面墙体2,各根边缘构件1的布置方位按照建筑中剪力墙的延伸方向确定,每一面墙体2均连接在相邻两根边缘构件1之间。

边缘构件1与墙体2的连接方式为:边缘构件1设有竖向延伸的钢管11,该钢管11的管腔中浇筑有现浇混凝土12,且钢管11用于与墙体2相连接的连接面111开有多个用于混凝土流通的通孔111a,各个通孔111a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墙体2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且该钢筋混凝土墙的多组水平钢筋预留有钢筋头21,每一个钢筋头21均从墙体2用于与边缘构件1相连接的连接面22伸出至墙体2的混凝土部分之外;边缘构件1的连接面111与墙体2的连接面22相紧贴,且边缘构件1的两个侧面112与墙体2的两侧墙面23接近于平齐,并且,边缘构件1的每一个通孔111a至少对应于墙体2的一个钢筋头21,墙体2的每一个钢筋头21均在现浇混凝土12浇筑前通过对应的通孔111a伸入到边缘构件1的钢管11管腔中,使得各个钢筋头21埋于边缘构件1的现浇混凝土12中。

从而,本实用新型通过浇筑于边缘构件1的钢管11管腔中的现浇混凝土12实现边缘构件1与墙体2之间的连接,该连接构造简单、可靠,能够保证剪力墙的现场施工质量,并且,可充分发挥混凝土(即钢筋混凝土墙、现浇混凝土12)和钢结构(即边缘构件1的钢管11)各自的优势,即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结构的施工方便,确保了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具有很好的抗侧刚度,相对于现有的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本实用新型可节省50%以上的用钢量,并能够减少在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量、减少在施工现场的模板搭建量,以加快剪力墙的施工速度并减少工人使用量。

另外,相对纯钢结构的高层住宅体系,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减少水平位移,保证外墙板拼缝的密实性、安全性;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钢筋混凝土墙作为墙体2,墙体2处可不用防火涂料,且由于边缘构件1内灌注有现浇混凝土,也可以有效减少防火涂料用量。

在上述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优选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墙体2的连接面22预留多个边缘凹腔22a,各个边缘凹腔22a与边缘构件1的各个通孔111a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相邻两个边缘凹腔22a之间通过凹槽相连通,使得现浇混凝土12浇筑到钢管11管腔中时能够通过边缘构件1的各个通孔111a流入到对应的边缘凹腔22a。从而,待现浇混凝土12凝固后,能够进一步增强边缘构件1与墙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边缘构件1的钢管11横截面可以是但不仅限于一字型、L型、T型和十字型中的一种。利用这些不同横截面的边缘构件1,即可与墙体2组成不同延伸方向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例如:参见图2,为利用一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一个T型的边缘构件1和一面墙体2组成一面T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5,为利用两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和一面墙体2组成一面一字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6,为利用一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一个L型的边缘构件1和一面墙体2组成一面L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7,为利用两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一个L型的边缘构件1和两面墙体2组成一面L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8,为利用两个L型的边缘构件1和一面墙体2组成一面C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9,为利用两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两个L型的边缘构件1和三面墙体2组成一面C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10,为利用两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两个L型的边缘构件1和三面墙体2组成一面Z字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11,为利用三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一个T型的边缘构件1和三面墙体2组成一面T字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参见图12,为利用四个一字型的边缘构件1、一个十字型的边缘构件1和四面墙体2组成一面十字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

而且,由于边缘构件1的钢管11所需采用的厚度也很少,因此,边缘构件1的钢管11类型很少,有利预制及使用以及工厂批量化生产,使得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能够方便的根据设计需要从有限的类型中选取适合的边缘构件1与墙体2,满足了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工业化的要求,在产业链组织、技术资格、经济核算等方面都能够与建筑工业化的要求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边缘构件1的钢管11管腔内设有若干块分隔钢板,以将钢管11的管腔分隔为多个竖向延伸的管腔单元,从而,提高边缘构件1的强度和承载力;而对于长度较短的一字型边缘构件1,也可采用不设置分隔钢板的单管腔形式。其中,管腔单元优选具有正方形横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钢管11的通孔111a优选为矩形通孔,钢管11的各个通孔111a优选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钢管11的相邻两个通孔111a之间的中心间距优选等于墙体2的相邻两组水平钢筋之间的间距。钢管11的通孔111a优选的最小高度在80mm以上,以便于混凝土通过,钢管11的通孔111a优选的最大高度在120mm以下,以保证边缘构件1抗剪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1,装配式组合剪力墙对应每一根边缘构件1设有一组竖向锚固钢筋3,该竖向锚固钢筋3在现浇混凝土12浇筑前伸入对应边缘构件1的钢管11管腔中,使得该竖向锚固钢筋3埋于对应边缘构件1的现浇混凝土12中。从而,利用竖向锚固钢筋3与现浇混凝土12的连接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边缘构件1与墙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并进一步增强边缘构件1的承载力;而对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中一些通过现浇混凝土12即可达到所需连接强度的部位,也可不设置竖向锚固钢筋3。

如图1、图3、图4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钢梁的连接构造,由钢梁4、连接节点构件5和上述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连接组成;

连接节点构件5由节点主体51、上节点钢板52、下节点钢板53和竖肋钢板54焊接连接而成;节点主体51由连接钢管511和由连接钢管511延伸而出的两块连接钢板512构成,且连接钢管511的管腔中浇筑有节点现浇混凝土,其中,连接钢管511的横截面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边缘构件1的钢管11横截面相同,两块连接钢板512均平行于钢梁4的延伸方向;上节点钢板52和下节点钢板53均垂直焊接在两块连接钢板512之间,竖肋钢板54垂直焊接在上节点钢板52与下节点钢板53之间,且上节点钢板52、下节点钢板53和竖肋钢板54均垂直焊接在连接钢管511的侧面上;并且,连接钢管511用于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相连接的连接面5111开有多个节点通孔5111a,各个节点通孔5111a沿竖直方向间隔布置;

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墙体2和用于与连接节点构件5相连接的边缘构件1之间留有适应于连接节点构件5的高度差,且墙体2还有多组水平钢筋预留有节点钢筋头24,每一个节点钢筋头24均从墙体2的连接面22伸出至墙体2的混凝土部分之外;连接钢管511的连接面5111与墙体2的连接面22相紧贴,且连接钢管511的两个侧面5112与墙体2的两侧墙面23接近于平齐,连接钢管511的底面与边缘构件1的钢管11顶面焊接连接,连接节点构件5的节点现浇混凝土与边缘构件1的现浇混凝土12一体浇筑,并且,连接节点构件5的每一个节点通孔5111a至少对应于墙体2的一个节点钢筋头24,墙体2的节点钢筋头24均在节点现浇混凝土浇筑前通过对应的节点通孔5111a伸入到连接节点构件5的连接钢管511管腔中,使得各个节点钢筋头24埋于连接节点构件5的节点现浇混凝土中;

钢梁4为H型钢梁或箱型钢梁,当钢梁4为H型钢梁时,该H型钢梁的端面与连接节点构件5的上节点钢板52端面、下节点钢板53端面和竖肋钢板54端面焊接连接,当钢梁4为箱型钢梁时,该箱型钢梁的端面与连接节点构件5的上节点钢板52端面、下节点钢板53端面和两块连接钢板512端面焊接连接,而钢梁4的另一端可以连接组合剪力墙、钢柱、钢管混凝土柱等。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钢梁的连接构造,利用连接节点构件5实现了钢梁4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连接,该连接可靠性高、便于工业化施工生产,并且,连接节点构件5能够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墙面保持平齐而不突出,能够节省连接构造的占用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上述墙体2的连接面22预留多个节点凹腔22b,各个节点凹腔22b与连接节点构件5的各个节点通孔5111a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且相邻两个节点凹腔22b之间通过凹槽相连通,使得节点现浇混凝土浇筑到连接节点构件5的连接钢管511管腔中时能够通过连接节点构件5的各个节点通孔5111a流入到对应的节点凹腔22b。从而,待节点现浇混凝土凝固后,能够进一步增强连接节点构件5与墙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钢梁的连接构造的施工顺序如下:

步骤一、在工厂,预制边缘构件1、墙体2和连接节点构件5;

步骤二、在工厂,连接边缘构件1与连接节点构件5;

步骤三、将在工厂预制好的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

步骤四、在施工现场,将墙体2安装固定;

步骤五、在施工现场,安装和焊接边缘构件1;

步骤六、在施工现场,放置竖向锚固钢筋3;

步骤七、浇灌连接节点构件5的节点现浇混凝土和边缘构件1的现浇混凝土12;

步骤八、安装钢梁4。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由楼板6和上述装配式组合剪力墙连接组成;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墙体2预埋有垂直穿出其墙面23的预留板筋25,且墙体2的墙面23预留有墙面凹腔23a;楼板6由楼板钢筋61和楼板现浇混凝土62组成,楼板6的楼板钢筋61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预留板筋25焊接连接,楼板6的楼板现浇混凝土62在进行浇筑时流入装配式组合剪力墙的墙面凹腔23a中。从而,提高了楼板6与装配式组合剪力墙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