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479发布日期:2018-12-18 20:40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工程项目处于建设当中,巨大的工程体量对施工速度、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拉螺杆是用于支撑和固定模板的一个重要部件,对拉螺杆的使用提高了模板的稳定性,保证了工程的安全性;但是,对拉螺杆存在重复利用率低、机油保养后极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油污等缺点,由对拉螺杆引起的材料浪费、人工浪费等问题大大增加了工程成本,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柱下脚吊空、烂根、漏浆现象、根部出现变形、移位现象等质量通病多见;另外,也有操作人员采用柱模外加扣紧固件的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对拉螺杆,但是紧固件的尺寸收到限制,不同的柱由于不同的截面尺寸需要定制不同的紧固件,造成了大量的时间浪费,成本不能得到控制,虽然能解决传统对拉螺杆固定模板工艺中存在的弊病,但是并没有简化施工流程,其应用前景和推广性不被看好;

鉴于此,为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体系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体系,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现浇混凝土柱,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柱模板支撑体系,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水平设于混凝土柱外围用于固定柱模板的多层柱箍,竖直设于上下相邻柱箍之间用于支撑柱箍的支撑件;相邻柱箍之间的支撑件在上下方向相互交错布设;所述柱箍包括用于构成矩形箍的四根钢件;所述钢件的一端设有滑槽;两根钢件远离滑槽的一端相连接构成一组L型钢构件,两组L型钢构件的滑槽一端相连接构成可调节矩形箍。

按以上方案,所述柱箍还包括用于连接相邻钢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连接L型钢构件中两根钢件远离滑槽一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连接矩形箍中两组L型钢构件滑槽一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滑槽且第二连接件可根据混凝土柱截面尺寸调整在滑槽中的位置。

按以上方案,所述钢件为L型角钢,其竖直部和水平部呈L字型一体化。

按以上方案,所述滑槽设于L型角钢水平部的一端,所述滑槽的方向与L型角钢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连接件连接滑槽一端的水平部;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L型角钢远离滑槽一端的水平部。

按以上方案,两根所述L型角钢远离滑槽一端水平部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铰接件。

按以上方案,两组所述L型钢构件滑槽一端水平部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穿设于滑槽中的螺栓。

按以上方案,所述支撑件包括竖直设置且底端连接于下方L型角钢水平部的支撑螺杆和连接于支撑螺杆顶端用于承载上方L型角钢的顶座。

按以上方案,所述支撑螺杆下端设有螺纹,所述L型角钢水平部设有与所述螺纹相匹配的预留螺孔。

按以上方案,所述预留螺孔设于L型角钢水平部且远离滑槽一端。

按以上方案,所述L型角钢的厚度为3mm。

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并没有利用对拉螺杆,采用了带有滑槽和预留洞口的L型角钢构成了矩形箍,可调节自锁范围内的周长以适用于不同截面尺寸的现浇混凝土柱,大大节约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可以重复利用,避免了对拉螺杆的切割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上下矩形箍之间通过螺杆支撑,最下层的矩形箍通过地面的木方支撑,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改善了混凝土柱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型钢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柱箍(101-L型角钢、102-水平部、103-竖直部、104-滑槽、105-预留螺孔、106-铰接件、107-螺栓)、2-支撑件(201-支撑螺杆、202-顶座、203-螺纹)、3-混凝土柱、4-背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许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按照比例绘制。替代地,重点在于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此外,在附图中的若干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对应零件。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示例性”或“说明性”表示用作示例、例子或说明。在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或“说明性”的任何实施方式未必理解为相对于其它实施方式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下文所描述的所有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做出和使用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预期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详细地描述了熟知的特征和方法以便不混淆本实用新型。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和其衍生词将与如图1定向的实用新型有关。而且,并无意图受到前文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或下文的详细描述中给出的任何明示或暗示的理论限制。还应了解在附图中示出和在下文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实用新型构思的简单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除非权利要求书另作明确地陈述。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混凝土柱3模板支撑体系,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水平设于混凝土柱3外围用于固定柱模板的多层柱箍1(多层柱箍等间距设置,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竖直设于上下相邻柱箍1之间用于支撑柱箍1的支撑件2;相邻柱箍1之间的支撑件2在上下方向相互交错布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柱箍1的结构,所述柱箍1包括用于构成矩形箍的四根钢件和用于连接相邻钢件的连接件;钢件为厚度为3mm的L型角钢101,其竖直部103和水平部102呈L字型一体化,钢件的一端设有滑槽1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槽104设于L型角钢101水平部102的一端,且其方向与L型角钢101的长度方向一致;连接件分为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L型钢构件中两根钢件远离滑槽104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矩形箍中两组L型钢构件的滑槽104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设于滑槽104且第二连接件可根据混凝土柱3截面尺寸调整在滑槽104中的位置;两根钢件远离滑槽104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相连接构成一组L型钢构件,两组L型钢构件的滑槽104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构成可调节矩形箍;两根L型角钢101构成一组L型钢构件的连接及两组L型钢构件构成矩形箍的连接均为L型角钢101水平部102之间的连接,每组L型钢构件中的两根L型角钢101相互垂直形成L形,两者远离滑槽104一端水平部102相互贴合并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其连接方式为铰接,所以第一连接件为铰接件106;两组L型钢构件中滑槽104一端水平部102上下相互贴合且其连接方式为螺栓107连接,所以第二连接件为穿设于上下两个滑槽104中的螺栓107,螺栓107的位置根据混凝土柱3截面尺寸确定;

根据图3示出的L型钢构件的示意图,每个L型角钢101的水平部102设有用于安装支撑件2的预留螺孔105,所述预留螺孔105设于L型角钢101水平部102的铰接一端和螺栓107连接一端的之间,且与铰接一端离得较近,与滑槽104一端也就是螺栓107连接一端较远;

图4示出了支撑件2整体结构,所述支撑件2位于上方钢件底端且连接于下方钢件,其包括竖直设置且底端连接于下方L型角钢101水平部102的支撑螺杆201和连接于支撑螺杆201顶端用于承载上方L型角钢101的顶座202;顶座202为厚度为2mm左右的圆形铁片,支撑螺杆201和顶座202焊接在一起,顶座202的作用主要是加大受力面积;支撑螺杆201的底端设有与预留螺孔105相匹配的螺纹20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为:通过钢材定做所述带有滑槽104和预留螺孔105的L型角钢101,滑槽104的长度和L型角钢101的长度根据传统混凝土柱3截面尺寸决定;两根L型角钢101通过螺母铰接在一起形成一个L型钢构件,L型钢构件可以自由转动,两组L型钢构件通过滑槽104用螺栓107连接固定,从而围成一个矩形的柱箍1固定住混凝土柱3的模板;矩形的柱箍1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在混凝土柱3的木背楞4上,相邻上下柱箍1通过支撑螺杆201和顶座202连接,支撑螺杆201下端的螺纹203和L型角钢101水平部102上的预留螺孔105连接固定,最底层的柱箍1有木方支撑(此处附图中未画出),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体系;柱箍1的间距通过受力计算得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并没有利用对拉螺杆,避免了对拉螺杆引起的材料浪费、人工浪费等问题,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滑槽104和预留洞口的L型角钢101构成了矩形柱箍1,可调节自锁范围内的周长以适用于不同截面的现浇混凝土柱3,柱箍1的尺寸不受限制,无需定制不同尺寸的L型角钢101,大大节约施工时间,且成本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3)上下矩形柱箍1之间通过支撑螺杆201支撑,最下层的矩形柱箍1通过地面的木方支撑,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避免了柱下脚吊空、烂根、漏浆、根部变形、移位等质量问题,改善了混凝土柱3的成型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