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359发布日期:2018-11-16 20:4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建筑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环保建筑板是建筑施工领域使用的一种建筑用板材,一方面由于其材料较为环保,不会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板的使用能够有效对建筑施工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环保建筑板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目前,现有环保建筑板在使用过程中,墙板的使用最为常见,在安装时,两个建筑板之间的拼接一般都需要通过螺栓将一块铁皮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建筑板的表面,达到对两块建筑板的固定,而建筑板在与墙体连接时,一般都使用专用的胶体进行粘接,为了保证建筑板安装的规范,需要在注胶之前对其与墙体进行一定的固定,而现有固定的方式,一般都是利用锲块插入距离较小的地方进行支撑,这种方式一般还需要将锲块与建筑板利用钉子固定连接,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不容易更换与拆卸,这就导致传统环保建筑板不便于安装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解决了传统环保建筑板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右侧的中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插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右侧贯穿插槽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对一侧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腔相背一侧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背面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卡接有卡块,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背面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腔远离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水平方向中线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柱靠近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水平方向中线的一端贯穿螺纹柱活动连接有垫块。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的背面为弧形结构,且凹槽内腔正面的开口处与盖板的正面位于同于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垫块与螺纹杆均位于收纳槽的内腔,且垫块远离螺纹柱一侧的中部和中部的两侧分别为直线型结构与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宽度与两个凹槽内腔正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且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凹槽内腔正面相对的一侧搭接。

优选的,所述卡槽为L字型结构,且卡槽内腔靠近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对一侧的上部为向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对一侧的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卡块从上到下的长度与第一板体从上到下的长度相同,且卡块的背面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背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工作原理:在安装过程中,向背面转动螺纹柱并让垫块的底部与墙体的正面接触,然后利用板体背面四角处的垫块对板体进行支撑,并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在转动时会在螺纹柱的内腔产生伸缩运动,可以调节螺纹杆的伸出长度,这样能够根据墙体表面的平坦度让板体始终保持竖直直立并能够让板体更加稳定的与墙体接触,便于后续的注入胶体工作,将卡块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的卡槽内,可以有效对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进行连接稳固,便于相邻两个板体的拼接,使得该环保建筑板便于安装,而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被卡块和卡槽有效拼接之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对的一侧紧紧搭接,此时,两个凹槽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弧形槽,此时,安装人员可以将胶体注入两个凹槽的内腔,然后将滑板插入滑槽内腔并推动盖板,盖板将两个凹槽的开口处密封,有效保护胶体让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并让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正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进一步提高了该环保建筑板的功能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柱、螺纹杆、垫块、卡块和卡槽,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向背面转动螺纹柱并让垫块的底部与墙体的正面接触,然后利用板体背面四角处的垫块对板体进行支撑,并转动螺纹杆,螺纹杆在转动时会在螺纹柱的内腔产生伸缩运动,可以调节螺纹杆的伸出长度,这样能够根据墙体表面的平坦度让板体始终保持竖直直立并能够让板体更加稳定的与墙体接触,便于后续的注入胶体工作,将卡块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上的卡槽内,可以有效对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进行连接稳固,便于相邻两个板体的拼接,从而实现了该环保建筑板便于安装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和盖板,使得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被卡块和卡槽有效拼接之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对的一侧紧紧搭接,此时,两个凹槽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弧形槽,此时,安装人员可以将胶体注入两个凹槽的内腔,然后将滑板插入滑槽内腔并推动盖板,盖板将两个凹槽的开口处密封,有效保护胶体让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并让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正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进一步提高了该环保建筑板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板体、2插槽、3插块、4第二板体、5凹槽、6滑槽、7滑板、8盖板、9卡槽、10卡块、11收纳槽、12螺纹柱、13螺纹杆、14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一板体1右侧的中部开设有插槽2,插槽2的内腔插接有插块3,插块3的右侧贯穿插槽2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4,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相对一侧的正面均开设有凹槽5,凹槽5内腔的背面为弧形结构,且凹槽5内腔正面的开口处与盖板8的正面位于同于水平面上,两个凹槽5内腔相背一侧的中部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板7,两个滑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盖板8,盖板8的宽度与两个凹槽5内腔正面之间的距离相适配,且盖板8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凹槽5内腔正面相对的一侧搭接,通过设置凹槽5和盖板8,使得当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被卡块10和卡槽9有效拼接之后,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相对的一侧紧紧搭接,此时,两个凹槽5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弧形槽,此时,安装人员可以将胶体注入两个凹槽5的内腔,然后将滑板7插入滑槽6内腔并推动盖板8,盖板8将两个凹槽5的开口处密封,有效保护胶体让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并让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的正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进一步提高了该环保建筑板的功能性,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背面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9,卡槽9为L字型结构,且卡槽9内腔靠近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相对一侧的上部为向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相对一侧的倾斜结构,卡槽9的内腔卡接有卡块10,卡块10从上到下的长度与第一板体1从上到下的长度相同,且卡块10的背面与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4的背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背面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收纳槽11,收纳槽11内腔远离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水平方向中线的一侧铰接有螺纹柱12,螺纹柱12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柱12靠近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水平方向中线的一端贯穿螺纹柱12活动连接有垫块14,垫块14与螺纹杆13均位于收纳槽11的内腔,且垫块14远离螺纹柱12一侧的中部和中部的两侧分别为直线型结构与弧形结构,通过设置螺纹柱12、螺纹杆13、垫块14、卡块10和卡槽9,使得在安装过程中,向背面转动螺纹柱12并让垫块14的底部与墙体的正面接触,然后利用板体背面四角处的垫块14对板体进行支撑,并转动螺纹杆13,螺纹杆13在转动时会在螺纹柱12的内腔产生伸缩运动,可以调节螺纹杆13的伸出长度,这样能够根据墙体表面的平坦度让板体始终保持竖直直立并能够让板体更加稳定的与墙体接触,便于后续的注入胶体工作,将卡块10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上的卡槽9内,可以有效对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进行连接稳固,便于相邻两个板体的拼接,从而实现了该环保建筑板便于安装的优点。

工作原理:在安装过程中,向背面转动螺纹柱12并让垫块14的底部与墙体的正面接触,然后利用板体背面四角处的垫块14对板体进行支撑,并转动螺纹杆13,螺纹杆13在转动时会在螺纹柱12的内腔产生伸缩运动,可以调节螺纹杆13的伸出长度,这样能够根据墙体表面的平坦度让板体始终保持竖直直立并能够让板体更加稳定的与墙体接触,便于后续的注入胶体工作,将卡块10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上的卡槽9内,可以有效对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进行连接稳固,便于相邻两个板体的拼接,使得该环保建筑板便于安装,而当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被卡块10和卡槽9有效拼接之后,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相对的一侧紧紧搭接,此时,两个凹槽5合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弧形槽,此时,安装人员可以将胶体注入两个凹槽5的内腔,然后将滑板7插入滑槽6内腔并推动盖板8,盖板8将两个凹槽5的开口处密封,有效保护胶体让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并让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4的正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进一步提高了该环保建筑板的功能性。

综上可得,该便于安装的环保建筑板,通过设置螺纹柱12、螺纹杆13、垫块14、卡块10、卡槽9、凹槽5和盖板8,解决了传统环保建筑板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