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353发布日期:2018-11-16 20:4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墙板的安装连接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室内隔音方式通常采用一些普通装饰木板等传统材料,把材料安装在建筑物的天花、墙身和地面的基材上。现有的隔声板大多直接粘贴在墙体上,或者通过与墙体固定的龙骨相固定,在使用时声音容易通过隔声板传导至墙体,造成墙体和隔声板的振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板材连接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板材连接装置,包括本体、连接杆和减振块,连接杆贯穿减振块和本体,减振块穿过本体,一侧端面超出本体相应侧端面,本体的截面呈U型,且两侧均向外设有翻折边,各翻折边上均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连接杆,可以方便将隔声板或其他板材固定在连接杆上,方便安装;设有减振块,使得声音在传导时传递至减振块上,避免了隔声板与本体直接接触,实现了对本体和墙体的减振效果;设有翻折边,可以方便将本体通过安装孔固定在墙体上,方便安装,结构简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振块为橡胶块。由此,可以实现减振块较好的减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振块设有卡槽,本体开设有通孔,卡槽卡设在通孔的周边。由此,可以保证卡槽包覆在通孔的周边,有效防止了隔声板的声音直接传递至本体上,更好的实现减振块的减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板材连接装置还包括压紧片和压紧螺母,压紧片和压紧螺母均套设在连接杆上,压紧片位于压紧螺母与减振块之间。由此,可以通过压紧片和压紧螺母将板材压紧固定在本体上,方便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减振块的顶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卡片,连接杆的顶端设有螺母,卡片的内径小于螺母的外径,卡片的外径大于螺母的外径。由此,可以保证连接杆始终与减振块保持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为螺纹杆。由此,可以方便连接杆上各部件及板材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板材连接装置,包括本体1、连接杆2和减振块3,连接杆2贯穿减振块3和本体1,减振块3穿过本体1,一侧端面超出本体1相应侧端面,本体1的截面呈U型,且两侧均向外设有翻折边11,各翻折边11上均设有安装孔12。减振块3安装在本体1的U型槽内,实现对声音的减振,减振块3的上端面与翻折边11的端面相平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体1采用金属材质,保证本体1的连接强度。该板材连接装置主要运用于在墙壁上安装隔声板,在安装时,本体1通过贯穿安装孔12的螺钉固定在墙体上。连接杆2为螺纹杆,方便隔声板或其他板材安装在连接杆2上。

为了方便本体1的加工,本体1和翻折边11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其整体强度。通过设有翻折边11,可以方便本体1固定在墙体上。

减振块3为橡胶块,具有很好的减振缓冲效果。

减振块3开设有卡槽31,本体1开设有通孔13,卡槽31卡设在通孔13的周边,减振块3通过通孔13贯穿本体1。由此,可以保证卡槽31包覆在通孔13的周边,有效防止了隔声板的声音直接传递至本体1上,更好的实现减振块3的减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板材连接装置还包括压紧片4和压紧螺母5,压紧片4和压紧螺母5均套设在连接杆2上,压紧片4位于压紧螺母5与减振块3之间。其中,压紧片7为薄片;通过压紧片7与压紧螺母5的共同作用,可以将板材固定在连接杆2相应的固定,方便安装。

减振块3的顶端设有凹槽32,凹槽32内设有卡片6,连接杆2的顶端设有螺母7,卡片6的内径小于螺母7的外径,卡片6的外径大于螺母7的外径。通过设有凹槽32,可以使得螺母7的外端面不超出翻折边11的端面,保证本体1固定在墙壁上时,翻折边11能够与墙壁紧密贴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