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1098发布日期:2019-01-25 17:5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塔。



背景技术:

现有都市内通信塔的基础类型通常为人工挖孔桩,或机械挖孔桩。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塔体机房占地规划,桩基础开挖,护壁制作、下钢筋笼,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养护,装塔、开挖机房基础,砖砌机房,现浇机房顶板,混凝土养护,机房内装修等一系列繁琐的施工流程,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传统基础埋深通常大于管线埋深,且总体占地面积过大,对选址增加了一定的限制。并且传统的通信塔的机房所配备的空调外机容易被盗,增加机房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施工周期长、选址受限且空调外机容易被盗的缺陷,提供一种通信塔。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塔,包括:配重底座,设于所述配重底座上的机房,以及贯穿所述机房且与所述配重底座连接的塔体;所述机房包括顶板和与所述顶板配合围成闭合区域的侧壁,所述机房内设有由隔温板和机房的至少一侧侧壁围成的隔温区,且至少一侧所述侧壁上设有使隔温区和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风孔。本技术方案所述配重底座为预制混凝土底座,通过预先制作好底座再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无需在现场临时制作,避免施工周期过长。并且,预制的配重底座的安装开挖深度要远小于现场制作底座需要开挖的深度,避免了与地埋管线的接触,增大产品的使用范围。开挖深度减小还可减弱抗浮水位对配重底座设计的影响,使配重底座设计更为经济。另外,本技术方案的机房内设有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的隔温区,通过将空调外机置于机房内部,避免空调外机被盗,同时为了防止空调外机内置影响机房内部的温度,将所述空调外机置于隔温区内,通过隔温板将空调外机与机房内的其他设备隔离,避免空调外机的热量影响机房内其他设备的温度。

进一步地,机房侧壁上设有用于连通外界和隔温区的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使隔温区内空调外机排放的热量及时输送至外界,避免隔温区温度过高将热量传导至机房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上的散热通风结构为散热通风孔、排风扇或百叶窗中的一种或几种,且所述散热通风孔的孔轴线由机房内侧向机房外侧的方向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风孔的孔轴线的倾斜度为1.5%-3%。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底座为圆形底座或多边形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底座上设有用于吊装运输的吊环。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底座至少包括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通过螺栓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底座上设有贯穿所述配重底座两相对侧面的埋线管,且所述埋线管设于所述机房在所述配重底座上的投影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塔体配合的贯穿孔,且在所述贯穿孔处,所述顶板和所述塔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上设有防火层和/或防紫外线层。

进一步地,所述机房的外壁设有用于安装广告牌的安装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通信塔的剖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通信塔的散热通风孔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塔的配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塔的配重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塔的配重底座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塔的机房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通信塔的机房顶板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配重底座;11、吊环;12、第一拼接部;13、第二拼接部;14、螺栓;15、埋线管;16、拼接螺栓孔;17、地脚螺栓;20、机房;21、顶板;22、侧壁;221、散热通风孔;23、隔温板;24、隔温区;30、塔体;4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通信塔,包括:配重底座10,设于所述配重底座10上的机房20,以及贯穿所述机房20且与所述配重底座10连接的塔体30;所述机房20包括顶板21和与所述顶板21配合围成闭合区域的侧壁22,所述机房20内设有由隔温板23和机房20的至少一侧侧壁22围成的隔温区24。所述配重底座10为预制混凝土底座,通过预先制作好配重底座10再运输至现场进行安装,无需在现场临时制作、养护等,避免施工周期过长。并且,预制的配重底座10的安装开挖深度要远小于现场制作底座需要开挖的深度,极大程度地减小了土地资源的使用,且避免了与地埋管线的接触,增大产品的使用范围。开挖深度减小还可减弱抗浮水位对配重底座10设计的影响,使配重底座10设计更为经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机房20设有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的隔温区24,通过将空调外机置于机房20内部,避免空调外机被盗,同时为了防止空调外机内置影响机房20内部的温度,将所述空调外机置于隔温区24内,通过隔温板23将空调外机与机房20内的其他设备隔离,避免空调外机的热量影响机房内其他设备的温度。本实施方式参与围成隔温区24的侧壁22为一侧侧壁,且隔温板23的数量为四块,其中三块与一侧侧壁22共同围成一个矩形隔温区24,剩下一块作为顶盖盖设于所述隔温区24的顶部,使隔温区24与机房20内部其他区域完全隔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将所述隔温区24设于角落处,即机房20的相邻两侧侧壁22共同参与围成隔温区24,额外配备三块隔离板23即可形成矩形隔温区24。所述隔温区24的顶盖可拆卸设于顶部,且顶盖上设有拉手,方便拆下顶盖对空调外机进行维修或更换。

本实施方式至少一侧所述侧壁22上设有使隔温区24和外界连通的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结构为散热通风孔221、排风扇或百叶窗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施方式采用散热通风孔221作为散热通风结构,所述散热通风孔221的数量为多个,使隔温区24内空调外机排放的热量及时输送至外界,避免隔温区24温度过高将热量传导至机房20内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设置排风扇或百叶窗等结构进行通风换热。

如图3所示,所述侧壁22上的散热通风孔221的孔轴线由机房20内侧向机房20外侧的方向向下倾斜,避免雨天出现雨水倒灌回流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通风孔221的孔轴线的倾斜度为1.5%-3%,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倾斜度为2%,既方便加工,同时能够保证雨水不回流以及保证通风散热效果。

所述配重底座10为圆形底座或多边形底座。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节约不必要的混凝土浪费,减小占地面积,同时保证抗倾覆作用不受影响,采用圆形底座作为配重底座10的形状。抗倾覆作用力大小为自重与最短有效抗倾覆距离的乘积,若采用正方形、长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作为配重底座10,则其中心到边缘的距离均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必定有一部分无效抗倾覆距离L,而造成浪费混凝土的现象。而圆形底座其圆心到边缘的距离均为圆的半径R,即最短有效抗倾覆距离为R,避免了混凝土浪费的现象,可节约混凝土用量。

本实施方式的配重底座10采用C35混凝土预制,考虑到预制基础装配以及场地要求的多样性,同时为了增强骨料与水泥砂浆的粘结力,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铁砂,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能,同时对抗倾覆也有一定帮助。

如图5所示,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配重底座10为预制底座,从而所述配重底座10上设有用于吊装运输的吊环11,通过吊环11对配重底座10进行吊装,方便快捷。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吊环11数量为8个,8个所述吊环11设于配重底座10的同一侧面,且沿配重底座10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如图5结合图6所示,由于配重底座10的重量和体积较大,为了方便运输,可将所述配重底座10分割后现场拼接,本实施方式所述配重底座10至少包括第一拼接部12和第二拼接部13,即配重底座10在制作过程中分割为两部分,第一拼接部12和第二拼接部13分别为两个半圆状的拼接部,且所述第一拼接部12和第二拼接部13上分别预留有数量和位置匹配拼接螺栓孔16,待运输至现场后,对应好相应的拼接螺栓孔16,通过螺栓14拼接,两端螺母紧固,将第一拼接部12和第二拼接部13拼接。所述拼接螺栓孔16的数量可根据配重底座10的厚度设置。通过螺栓14拼接第一拼接部12和第二拼接部13,一方面将起到定位作用,将二者拼接;另一方面,所述螺栓14采用高强螺栓,增加了配重底座10的强度,同时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快捷。

考虑到市政美化要求,避免管线杂乱,所述配重底座10上设有贯穿所述配重底座10两相对侧面的埋线管15,且所述埋线管15设于所述机房20在所述配重底座10上的投影范围内。即所述埋线管15连通机房20与地下管线,使机房20内的管线通过埋线管15与地下原有管线连接,整洁大方。本实施方式的埋线管15采用PVC管,所述埋线管15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埋线管15间隔设置,且每组埋线管15中的埋线管本体数量为3根,方便机房20内各个位置的管线通过埋线管15与地埋管线连通。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配重底座10上设有用于与塔体30配合连接的地脚螺栓17,具体地,多个所述地脚螺栓17在所述配重底座10上呈圆形排列,并通过法兰盘和地脚螺栓17配合,将配重底座10和塔体30固定连接,稳定性强。

如图7和图8所示,由于所述塔体30需通过机房20的顶板21贯穿机房20,从而所述顶板21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塔体30配合的贯穿孔,且在所述贯穿孔处,所述顶板21和所述塔体30之间设有密封圈40。所述密封圈40一方面起到防水作用,避免雨水通过顶板21和塔体30之间的间隙渗入至机房20内;另一方面,所述密封圈40加强了塔体30和顶板21的配合关系,防止风大的情况下塔体30发生晃动而影响整个通信塔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机房20中的顶板21和侧壁22均采用厚度为100mm的彩钢保温芯板,受外界温差影响小。另外,所述配重底座10的外围可采用木纹条纹装饰,与机房20和塔体30配合完成后,可在配重底座10的上部铺设卵石,与周围环境融合度更高,起到一定的市政美化作用。

本实施方式所述密封圈40为防水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40上设有防火层和/或防紫外线层。由于密封圈40大多为易燃物,因此,在所述密封圈40上设置防火层,可在密封圈40上涂抹防火涂料,防止密封圈40燃烧引发的安全隐患。另外,还可在所述密封圈40上涂抹一层四氟型氟碳面漆,防止紫外线长期照射密封圈40而引起的形变,延长密封圈4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方式所述机房20的形状为长方体,即机房20包括四面侧壁22,所述机房20的侧壁22的外壁设有用于安装广告牌的安装位,在增加整体美化的同时,又带来一笔客观的广告收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