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2480发布日期:2019-02-15 20:45阅读:1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跨避雷带的导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适用于跨屋面女儿墙的避雷带的导向装置,尤其适用于避雷带安装后在放吊绳的施工中,属于建工辅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传统的放吊绳施工在避雷带安装前进行较为合适,但有时由于工序搭接不当,导致避雷带在先安装再进行下放吊绳,此时施工有两种保护措施,一是将吊绳从避雷带下部穿出,二是采用木方将避雷带下部塞紧,从上部下放吊绳。两种方式虽对避雷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进行监管。

因此,需研制一种工作效率高和工作可靠性强的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针对传统方法是工序复杂、安全可靠性差等这一难题,本实用新型对此加以改进和创新,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实现安拆简单、方便、快捷,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和成本,能定型化加工的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的改进,该导向装置包括吊绳装置本体,吊绳装置本体主要是由转体(1)和转轴(2)两个部件构成,其中,在转体(1)内穿套式安装有转轴(2),在转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其中,左支撑件(21)的一端连接转体(1),左支撑件(21)的另一端连接左固定件(211);右支撑件(22)的一端连接转体(1),右支撑件(22)的另一端连接右固定件(22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在上转体(1)涂刷有带颜色的涂料,所述转体(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棒状体构件,在该棒状体构件上设有连体结构的环状突起(11),环状突起(11)对称设置在转体(1)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转体(1)涂刷有黄色油漆;所述转体(1)为光滑的不锈钢管,所述环状突起(11)用于防止绳滑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2)整体为内部中空或是实心的棒状体构件;该棒状体构件的长度长于转体(1)的长度,且该转轴(2) 的外径略小于转体(1)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在转体(1)和转轴(2)之间涂刷黄油以减少其摩擦力;所述转轴(2)整体为实心的光滑不锈钢管,在该光滑不锈钢管的外壁涂刷黄油,所述转轴(2)与转体(1)同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在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 上均涂刷有带颜色的涂料;所述左支撑件(21)和所述右支撑件(22)分别设置在转体(1)的两端,两端的左支撑件(21)与右支撑件(22)彼此对置,形成对称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在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 上均涂刷有黑色油漆;所述左支撑件(21)整体为“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的左支撑件(21)的一端与转体(1) 的下端外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左固定件(211)相连接;所述右支撑件(22)整体为“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的右支撑件(22)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右固定件(221) 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支撑件(21)的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左支撑件(21)的另一端与左固定件(211)的一端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支撑件(22)的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支撑件(22)另一端与右固定件(221)的一端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固定件(211)整体为“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在该“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的左固定件(211)上设有至少一个或者是一个以上的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左固定孔 (2111);所述右固定件(221)整体为“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在该“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的右固定件(221)上设有至少一个或者是一个以上的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右固定孔(221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左固定件(211)上设有两个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左固定孔(2111),两个左固定孔(2111)同轴对称设置;在右固定件(221)上设有两个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右固定件(221),两个右固定件 (221)同轴对称设置。

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在进行工作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安装作为备用。

安装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固定在女儿墙上,吊绳从转体上穿过即可使用,施工完毕后,拆除并进行修复后搬运至保存库预留为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设计结构简单,安装灵活、提高效率;材料可重复周转使用,即可降低施工成本,也可减小质量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其中,图中标号:1—转体,11—环状突起;

2—转轴,21—左支撑件,211—左固定件,2111—左固定孔,22—右支撑件,221—右固定件,2211—右固定孔;

3—女儿墙;

4—避雷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包括吊绳装置本体,吊绳装置本体主要是由转体(1)和转轴(2)两个部件构成,其中,在转体(1)内穿套式安装有转轴(2),在转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其中,左支撑件(21)的一端连接转体(1),左支撑件(21)的另一端连接左固定件(211);右支撑件(22)的一端连接转体(1),右支撑件(22)的另一端连接右固定件(221)。

进一步的,在上转体(1)涂刷有带颜色的涂料,转体(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棒状体构件,在该棒状体构件上设有连体结构的环状突起(11),环状突起 (11)对称设置在转体(1)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在上转体(1)涂刷有黄色油漆;转体(1)为光滑的不锈钢管,环状突起(11)用于防止绳滑脱。

进一步的,转轴(2)整体为内部中空或是实心的棒状体构件;该棒状体构件的长度长于转体(1)的长度,且该转轴(2)的外径略小于转体(1)的内径。

具体的,在转体(1)和转轴(2)之间涂刷黄油以减少其摩擦力;转轴(2) 整体为实心的光滑不锈钢管,在该光滑不锈钢管的外壁涂刷黄油,转轴(2)与转体(1)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在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上均涂刷有带颜色的涂料;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分别设置在转体(1)的两端,两端的左支撑件(21)与右支撑件(22)彼此对置,形成对称结构。

更具体的,在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上均涂刷有黑色油漆;左支撑件(21)整体为“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的左支撑件(21)的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左固定件(211)相连接;右支撑件(22)整体为“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八字形”或者是“人字形”结构的右支撑件(22)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相连接,另一端与右固定件(221)相连接。

具体的,左支撑件(21)的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左支撑件(21)的另一端与左固定件(211) 的一端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支撑件(22) 的一端与转体(1)的下端外壁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支撑件(22)另一端与右固定件(221)的一端直接焊接为一体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左固定件(211)整体为“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在该“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的左固定件(211)上设有至少一个或者是一个以上的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左固定孔(2111);右固定件(221)整体为“倒L 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在该“倒L形”或者是“镰刀形”结构的右固定件(221)上设有至少一个或者是一个以上的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右固定孔(2211)。

更具体的,在左固定件(211)上设有两个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左固定孔 (2111),两个左固定孔(2111)同轴对称设置;在右固定件(221)上设有两个用于和墙面固定的右固定件(221),两个右固定件(221)同轴对称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在进行工作之前,该装置提前制作,使用时进行安装即可作为备用。

具体的操作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施工准备,提前按照要求制作该装置。

步骤二:将该装置安装在将需要下放吊绳的位置。

步骤三:采用膨胀螺栓将该装置固定在女儿墙上。

步骤四:验收检查,合格后放可使用。

步骤五:验收合格后,将固定好的吊绳从转体上跨过避雷带下放,且吊绳应在两环状凸起之间以防止吊绳滑脱。

步骤六:施工完成、拆除保管,之后搬运至存储仓库预留为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在上述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转轴(2)采用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的钢材制成;左支撑件(21)和右支撑件(22)的高度略高于女儿墙避雷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吊绳跨屋面女儿墙避雷带的导向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