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圈梁模板。
背景技术:
圈梁是指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圈梁是必设的承重构件,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现有的圈梁通过人工搭建钢筋架,再使用混凝土浇筑,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搭架,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圈梁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螺杆、螺母、挡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均竖直方向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并且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体贯穿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固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杆、所述螺母均在竖直面内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卡装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挡板均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另一组,各所述挡板均设置在各所述第一螺杆之间。
为了便于模板的搬运,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板体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板体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挂耳。
为了使得模板固定的更牢靠,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发生移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L型板、两个第二螺杆,一个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L型板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板的一端均向下延伸,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螺纹孔,两个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二螺杆分别安装在各所述螺纹孔内。
为了便于转动第二螺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靠近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第二螺杆在固定模板时,损坏墙体,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靠近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圈梁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螺杆、螺母、挡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均竖直方向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并且面对面设置,第一板体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板体贯穿设置有对应于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螺杆位于第一板体的两端、第一螺杆位于第二板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固定,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螺杆、螺母均在竖直面内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凹槽,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挡板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挡板均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另一组,各挡板均设置在各第一螺杆之间。在完成圈梁下墙体砌筑后,将新型圈梁模板放置在圈梁下墙体的顶端,挡板的两端分别卡装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将将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起来,螺母通过与第一螺杆的螺纹配合,将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螺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模具,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距离就是圈梁的厚度,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就是圈梁的长度,调整好模板的位置后,从模板的上端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掉螺母、螺杆,再取掉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挡板,就完成了圈梁的施工。由于整个圈梁模板可以预制装配好,再需要圈梁施工时,将模板安装好,就能迅速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快速拆卸模具,因此,提高了圈梁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图。
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螺杆;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螺母;7-挂耳;8-L型板;9-第二螺杆;10-螺纹孔;11-转盘;12-压板;13- 圈梁下墙体;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圈梁模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第一螺杆3、螺母6、挡板16,所述第一板体1、所述第二板体2均竖直方向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并且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二板体2贯穿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4位置的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螺杆3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螺杆3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两端、所述第一螺杆3位于所述第二板体2 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6固定,所述第一通孔4、所述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螺杆3、所述螺母6均在竖直面内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板体1靠近所述第二板体2的侧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凹槽14,所述第二板体2 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14相对应的第二凹槽15,所述挡板16的两端分别卡装在所述第一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5内,所述第一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5、所述挡板16均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另一组,各所述挡板16均设置在各所述第一螺杆3之间。
工作原理:在完成圈梁下墙体砌筑后,将所述新型圈梁模板放置在圈梁下墙体的顶端,挡板16的两端分别卡装第一凹槽14、第二凹槽15内,将所述将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连接起来,所述螺母6通过与第一螺杆3的螺纹配合,将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第一螺杆3连接成一个整体模具,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之间的距离就是圈梁的厚度,两个所述挡板16 之间的距离就是圈梁的长度,调整好模板的位置后,从模板的上端浇筑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掉螺母、螺杆,再取掉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及挡板,就完成了圈梁的施工。由于整个圈梁模板可以预制装配好,在需要圈梁施工时,将模板安装好,就能迅速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快速拆卸模具,因此,提高了圈梁的施工效率。
为了便于模板的搬运,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板体1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板体2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挂耳7,方便使用起重设备进行模板的搬运。
为了使得模板固定的更牢靠,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发生移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如图4-5所示,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L型板8、两个第二螺杆9,一个所述L型板8的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L型板8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板8的竖直板的一端均向下延伸,两个所述L型板8 的竖直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螺纹孔10,两个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二螺杆9分别安装在各所述螺纹孔10内。将所述L型板8的竖直板安装在圈梁下墙体13顶端,分别转动两个第二螺杆9,通过第二螺杆9与螺纹孔10的螺纹配合,使得第二螺杆9向内移动直至接触到圈梁下墙体13的墙壁,通过两个第二螺杆 9的挤压,将模板快速固定好,以便进行圈梁的混凝土浇筑。
为了便于转动第二螺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9靠近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与所述第二螺杆9固定连接,再需要固定或拆卸模板时,方便用手转动转盘。
为了防止第二螺杆在固定模板时,损坏墙体,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9靠近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压板12,所述压板12与所述第二螺杆9固定连接。压板12与圈梁下墙体13墙面接触面积大,再固定模板时,压板12在压紧时,不会损坏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