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龙骨吊顶的转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6555发布日期:2019-01-13 16:27阅读:1002来源:国知局
木龙骨吊顶的转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顶结构,特别涉及木龙骨吊顶。



背景技术:

木材需要经过冷、热、杆、湿等气候变化才能定性,并增加它的天然材质性稳定期。需要使用时,木材虽然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多道工序进行脱水,但仍有12%的标准含水量,在木龙骨的吊顶中,转角处对于材质要求更高,负重与非整体性的连接易使得转角处的木材受到损伤,影响吊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并影响面层的石膏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木龙骨吊顶的转角结构,该结构使得吊顶的各个部位成为整体,有效避免面层石膏板开裂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包括纵向杆组及横向杆组,所述纵向杆组包括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所述横向杆组包括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所述纵向杆组和横向杆组在靠近顶端位置设置同方向的卡槽,并在顶端设置有槽口,所述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中的一根槽口开口方向与卡槽相同、另一根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中的一根槽口开口方向与卡槽相同、另一根开口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纵向杆的顶端与第一横向杆的顶端扣合,相互扣合形成外角的框架贴合;

此外,第二纵向杆和第二横向杆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所述第二纵向杆的顶端扣进第一横向杆的卡槽内,所述第二横向杆的顶端扣入第一纵向杆的卡槽内,所述第二横向杆的卡槽与第二纵向杆的卡槽互相扣合,四根杆全部得以固定,完成转角结构组装。

更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杆组包括第一纵向杆和第二纵向杆以及第一横向杆和第二横向杆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槽口以及卡槽的高度为横向杆组以及纵向杆组的高度的一半,槽口的长度与横向杆组和纵向杆组的宽度相同,槽口的长度都相同,槽口的长度等同或略小于卡槽的长度,转角结构组装后表面平整,且略小的卡槽使得需要第二纵向杆和第二横向杆能更紧密的与第一纵向杆和第一横向杆的卡槽固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过盈配合。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木龙骨转角结构未使用任何钉子、螺丝等部件,不会因为木材因为气候变化以及材料本身收缩的情况下,造成变形,使得面层的纸面石膏板开裂,增加了吊顶基层木材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纵向杆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杆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杆组及横向杆组,所述纵向杆组包括第一纵向杆1和第二纵向杆2,所述横向杆组包括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由图2可知,纵向杆组及横向杆组其实为相同的配合结构,其尾端延伸为转角的木杆的主杆部分。

所述纵向杆组和横向杆组在靠近顶端位置设置同方向的卡槽5,并在顶端设置有槽口6,所述第一纵向杆1和第二纵向杆2中的一根槽口6开口方向与卡槽5相同、另一根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中的一根槽口6开口方向与卡槽5相同、另一根开口方向相反。

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纵向杆1的顶端与第一横向杆2的顶端通过槽口6扣合,形成转角结构的外角的框架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纵向杆2和第二横向杆4起到主要的固定作用,所述第二纵向杆2的顶端的槽口6扣进第一横向杆3的卡槽5内;所述第二横向杆4的顶端的槽口6扣入第一纵向杆1的卡槽5内,所述第二横向杆4的卡槽5与第二纵向杆2的卡槽5互相扣合,四根杆全部得以固定,完成转角结构组装。

更进一步的,所述纵向杆组包括第一纵向杆1和第二纵向杆2以及第一横向杆3和第二横向杆4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槽口6以及卡槽5的高度为横向杆组以及纵向杆组的高度的一半。卡槽5与槽口6扣合后表明平整。

槽口6的长度与横向杆组和纵向杆组的宽度相同,且所有杆的槽口6的长度都相同。另外,槽口6的长度等同或略小于卡槽5的长度,这样设置,一方面使得转角结构组装后表面平整,另一方面略小的卡槽5使得需要第二纵向杆2和第二横向杆4能更紧密的与第一纵向杆1和第一横向杆3的卡槽5固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过盈配合,进一步增加转角结构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