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渗漏领域,尤其是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及防渗漏建筑穿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系统的各种管道经常需要贯穿楼板,因此在施工时,一般会先在地面的设计位置预留洞以供管道通过,由于卫生间、厨房等属于集中用水区域,所以需要做好防水防渗的结构,尤其是立管与预留洞之间的区域。
常规的卫生间和厨房区域的穿管结构,往往是在楼板及找平层上预留孔,然后将立管置入孔中,用填料或防水材料填充预留洞与管壁之间的缝隙,再在找平层上做防水层。
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由于找平层为水平面,因此液体容易在预留洞的开口位置蓄积,无法流走,液体长时间的蓄积容易从预留洞和管壁之间的毛细缝之间渗漏,也容易在洞壁与管壁之间的区域形成潮湿的环境,影响管、填料等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及防渗漏建筑穿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包括楼板层及位于其上的找平层,所述楼板层和找平层上开设有连通的通孔,所述找平层上形成有围设在所述通孔外周的泄水坡,所述泄水坡的内圈的顶部高度大于其外圈的顶部高度。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中,所述找平层及泄水坡由C20混凝土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中,所述泄水坡的坡面为斜面或内凹曲面或包括顶平面与斜面的曲面。
防渗漏建筑穿管结构,包括上述任一的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以及密封贯穿所述通孔的立管,还包括覆盖所述找平层和泄水坡的上表面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延伸到所述立管的外壁处且沿立管的外壁延伸一定高度,所述防水层 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外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的防渗漏建筑穿管结中,所述防水层在所述立管外壁的延伸高度不低于300mm。
优选的,所述的防渗漏建筑穿管结中,所述立管的外周还套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防渗漏建筑穿管结中,所述外保护层上还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套管外的护管,所述护管的上端通过防水胶层与所述套管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在通孔上端开口的四周设置泄水坡,从而当有渗漏时,液体能够沿泄水坡的剖面向下流动,从而使液体不易到达通孔的开口位置,也避免了液体在开口位置长时间蓄积,从而有利于减小立管穿过楼板渗漏的风险,提高防渗漏性能和使用寿命。
防水层从地面延伸到管道侧壁,防水层的整体性更佳,能够有效的改善整体结构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防渗漏建筑穿管结构,如附图1所示,至少包括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地面及密封贯穿所述预留洞的立管5。
其中,如附图1所示,所述具有防渗漏预留洞的底面包括楼板层1及位于其上的找平层2,所述楼板层1和找平层2上开设有连通的通孔3,所述通孔3的孔径大于所述立管5的孔径,所述找平层2上形成有围设在所述通孔3外周的泄水坡4,所述泄水坡4的内圈的顶部高度大于其外圈的顶部高度。
并且,所述找平层2及泄水坡4可以由各种可行的材质制成,优选由C20混凝土制成,这是由于C20混凝土的成本低、易于配置,且具有足够的强度,用在此处具有最佳的综合效益,当然它们也可以由更高或更低标准的材质构成,如强度等级为C10、C15 、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等,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所述泄水坡4可以与找平层2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成型,优选为一体成型。
另外,如附图1所示,所述泄水坡4的坡面41为斜面或内凹曲面或包括顶平面与斜面的曲面,从而,最终所述泄水坡4整体呈现为中心为通孔的圆台状构造,这种构造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排水,同时,结构更加稳定且易于实现,当所述泄水坡4的坡面41斜面的坡度在3-30°之间,这样的坡度即能够保证泄水,同时易于成型,且不会对后续的外保护层8的结构造成影响。
如附图1所示,所述防渗漏建筑穿管结构还包括至少覆盖所述找平层2和泄水坡4的上表面的防水层7,所述防水层7可以是各种可行的防水涂料,所述防水层7延伸到所述立管5的外壁处且沿立管5的外壁延伸一定高度,并且优选所述防水层7在所述立管5外壁的延伸高度不低于300mm,通过增加防水层7的高度,能够有效减小低位的液体渗入到通孔开口处的风险。
如附图1所示,所述防水层7 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外保护层8,所述外保护层8由立管5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下倾,从而使液体向远离立管5的低位流动,有利于降低液体向通孔3处渗透的风险。
如附图1所示,所述立管5的外周还套装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立管5密封连接,所述套管6的外壁与所述通孔3的内壁密封连接,具体密封的形式,例如可以在套管6插入到通孔3中时,通过与找平层相同材质的填料填充它们之间的间隙,也可以通过防火密封胶填充通孔3两端开口与套管6之间的间隙或是用防水胶进行填充,具体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如附图1所示,在所述外保护层8上还设置有套设在所述套管6外的护管9,所述护管9的上端位于所述立管5上的防水层7的上方,并且所述护管9的上端通过防水胶层与所述套管6或立管5密封连接。
并且,如附图1所示,所述套管6的上端位于所述护管9的上端的上方,所述护管9的顶部通过一下倾的防水胶层连接到立管5的外壁,且所述防水胶层与所述套管6的顶部连接,从而所述防水胶层呈现为向下的斜坡,也有利于液体的排泄,避免液体进入到管与管之间的缝隙中。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