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286发布日期:2019-02-10 23:0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瓦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



背景技术:

现在有很多仿古建筑群中需要建造仿古亭,但是,古建筑中的角亭瓦是由板瓦、筒瓦及勾头滴子各部件相互连接组成,其用于四角亭顶、六角亭顶做瓦面,过去盖房子在铺角亭瓦之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比如先在屋顶上铺木望板,然后再在木望板上铺席箔或苇箔等,才能做灰背,这些工作做好之后才能铺瓦,筒瓦一块一块沿直线紧密连接铺好后,板瓦也同样一块一块沿直线紧密连接铺好,其筒瓦与板瓦一排排间隔排列好后,再在板瓦前端安装勾头滴子,这种原始的古亭搭建方式不适于现代建筑的快速建造,工序繁多、效率很低、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的树脂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用于搭建仿古亭的屋盖,包括呈扇形的瓦面本体,所述瓦面本体的瓦面由若干个平行的长短不同的圆柱形的筒瓦面和若干个平行的长短不同的长条形的板瓦面一体间隔组成;

所述瓦面本体包括从瓦面本体的弧边向扇形中心依次连接的若干扇环瓦面和位于所述瓦面本体的圆心处的扇形瓦面连接而成,每一所述扇环的凸边侧面上设有定位盲孔,每一所述扇环的凹边侧面上设有定位凸柱,所述扇形瓦面的弧边所在的截面上设有顶定位凸柱。

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扇环瓦面的数量为4个,各个所述扇环瓦面的母线长为20cm至50cm。

在作为优选方案,各个所述扇环瓦面的端部处设有圆形的通孔。

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板瓦面的宽度为10cm至30cm。

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筒瓦面的直径为8cm至20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其瓦面本体用于固定于四角亭、六角亭的每一个扇形的挡雨面上,通过将每一片瓦面本体分割成多片扇环形的扇环瓦面,在使用时只需将多片扇环瓦面连接成扇形的瓦面本体,即可用于角亭的搭建。由于树脂瓦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生产运输、现场搭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角亭连体瓦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瓦面本体;11、扇环瓦面;111、定位盲孔;112、定位凸柱;12、扇形瓦面;121、顶定位凸柱;13、通孔;21、筒瓦面; 22、板瓦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在生产时,其瓦面本体10分割成多片扇环瓦面11,在现场安装时通过将扇环瓦面11依次连接成瓦面本体10,然后进行角亭的搭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用于搭建仿古亭的屋盖,包括呈扇形的瓦面本体10,瓦面本体10的瓦面由若干个平行的长短不同的圆柱形的筒瓦面21和若干个平行的长短不同的长条形的板瓦面22一体间隔组成。筒瓦面 21和板瓦面22相互间隔,与传统的瓦片叠成的屋面结构相似。

具体地,瓦面本体10包括从瓦面本体10的弧边向扇形中心依次连接的若干扇环瓦面11和位于瓦面本体10的圆心处的扇形瓦面12 连接而成,如图2、图3所示,每一扇环瓦面11的凸边侧面上设有定位盲孔111,每一扇环瓦面11的凹边侧面上设有定位凸柱112,扇形瓦面12的弧边所在的截面上设有顶定位凸柱121。

在安装时,扇形瓦面12的凸边侧上的定位凸柱112插入与之搭配的扇环瓦面11的定位盲孔111内,各个扇环瓦面11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定位凸柱112与定位盲孔111连接,便于在现场定位。

优选地,各个扇环瓦面11的端部处设有圆形的通孔13。各个扇环瓦面11通过定位凸柱112与定位盲孔111定位后,角亭不同方向的各个瓦面本体10通过扇环瓦面11上的通孔13连接,圆形的通孔 13内可以穿入铁丝以定位。

优选地,扇环瓦面11的数量为4个,各个扇环瓦面11的母线长为20cm至50cm。将扇环瓦面11的尺寸设置为合适值,便于生产制造。

优选地,板瓦面22的宽度为10cm至30cm。

优选地,筒瓦面21的直径为8cm至20cm。通过将板瓦面22、筒瓦面21设置成合适的宽度值,有利于提高瓦面本体10的美观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角亭连体瓦,包括瓦面本体10和用于连接成瓦面本体10的扇环瓦面11,相比于传统的单瓦片搭建结构,本实用新型质量轻盈、更易于安装。相比于一片瓦组成一整块瓦面本体10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扇环瓦面11便于生产制造,每一个扇环瓦面11的质量更轻、便于工人在现场组装、安装角亭的瓦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