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楼板上预埋的套管,通常用于安装给水、排水、地漏等管道,管道布置不但要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得满足人们的审美观。
目前传统的施工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主体结构施工中,顶板底层钢筋安装完后,根据设计图纸位置,套管四面焊水平钢筋临时固定,顶板上层钢筋绑扎完后,通过铁丝将套管侧面钢筋与板面钢筋网片固定。二是当结构施工中预埋套管位置偏离设计位置,采取吊洞的措施。
套管四面焊水平钢筋,通过铁丝固定于楼板钢筋。此工艺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因工人踩踏或者外部撞击,将直接导致套管位移,严重情况将使得套管脱离设计位置。
吊洞工艺是对建筑施工中的屋面,厨房,卫生间等有管道预留的洞口的封堵,首先要把洞口清理干净,在洞口支设模板后浇水湿润,然后用不低于C20混凝土加少量膨胀剂浇灌搅实,浇灌后的孔洞宜低于楼板面10—20mm,24小时不得碰触管道。
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621295253.7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模上套管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通过定位座、定位螺杆及定位板将套管固定于模板上实现定位。采用同样技术方案,专利号为201621332220.5(专利名称:混凝土楼板管道预留洞钢套管定位装置)、201621412531.2(专利名称:建筑用套管精准定位固定工具) 及201720913300.8(专利名称:一种可拆卸式预埋套管定位固定架) 同样实现了套管的定位。
但上述现有技术均存在同样的技术缺陷,在大体积类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上述定位装置都存在受力不稳定,特别是套管与模板接触处,现有技术仅通过钢板限位条实现定位,该技术方案在受外力较大时,套管底部会出现破损的情况,不适合大压力混凝土工况下的施工,使用收到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的应用,可适用高压力混凝土施工工况下的套管定位,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包括内衬模块体系、拉撑体系、套管及模板;其中,
所述内衬模块体系包括内衬柱和用于固定内衬柱的螺栓紧固件;所述内衬柱中心开孔,同时,内衬柱中心孔外围至少设置有2个螺栓紧固件固定孔;所述内衬柱通过螺栓紧固件固定于混凝土浇筑模板上;
所述内衬柱材料为橡胶;所述内衬柱直径与套管内径相匹配,所述套管套装在所述内衬柱上;
所述拉撑体系包括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方管及螺杆紧固件;所述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方管中心开孔,所述模板上设有一开孔;所述顶部支撑板安装于套管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方管与楼板模板支撑体系主龙骨垂直相交;所述螺杆紧固件依次穿过顶部支撑板、内衬柱、模板、底部支撑方管的开孔且所述螺杆紧固件两端通过螺帽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柱高度不小于套管高度的1/2且直径小于套管直径1至3mm。
进一步的,拉撑体系在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1.2Mpa时即可拆除。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柱的螺栓紧固件为M6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顶部支撑板为柔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材质为木工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撑方管截面大于等于40*30mm,长度大于楼板模板体系底部主龙骨间距50至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定位装置通过刚柔相结合的方式来定位套管,一方面,通过螺杆紧固件、底部支撑方管及顶部支撑板将套筒固定于模板上,实现刚性固定,另一方面,通过在套筒内部设置内衬模块体系,特别是利用固定位置的橡胶柱,使得套管实现柔性定位,避免套管在大压力状况下出现破损,影响后续使用。
本技术方案避免了传统技术通过刚性固定可能导致套筒位位移产生的破损状况出现。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且能重复利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衬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管、2内衬柱、3螺栓紧固件、4内衬柱底部固定用螺栓帽、5内衬柱顶部固定用螺栓帽、6顶部支撑板、7螺杆紧固件、8螺杆上部螺帽、9螺杆下部螺帽、10模板、11模板体系主龙骨、12底部支撑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包括内衬模块体系、拉撑体系、套管1及模板10;
所述内衬模块体系包括内衬柱2和用于固定内衬柱的螺栓紧固件 3;所述内衬柱2中心开孔,同时,内衬柱2中心孔外围至少设置有 2个螺栓紧固件3固定孔;
如图3所示,所述内衬柱2通过螺栓紧固件3固定于混凝土浇筑模板10上,螺栓紧固件3的两端使用内衬柱底部固定用螺栓帽4和内衬柱顶部固定用螺栓帽5拧紧固定;
所述内衬柱2材料为橡胶;所述内衬柱2直径与套管1内径相匹配,所述套管1套装在所述内衬柱2上;
所述拉撑体系包括顶部支撑板6、底部支撑方管12及螺杆紧固件7;所述顶部支撑板6、底部支撑方管12中心开孔,所述模板10 上设有一开孔;所述顶部支撑板6安装于套管1顶部;所述底部支撑方管12与楼板模板支撑体系主龙骨11垂直相交;所述螺杆紧固件7 依次穿过顶部支撑板6、内衬柱2、模板10、底部支撑方管12的开孔且所述螺杆紧固件7两端通过螺杆上部螺帽8和螺杆下部螺帽9紧固。
所述内衬柱高度不小于套管高度的1/2且直径小于套管直径1至 3mm;拉撑体系在混凝土浇筑完后,达到1.2Mpa时即可拆除;所述内衬柱的螺栓紧固件为M6螺栓;所述顶部支撑板为柔性材质;所述顶部支撑板为木工板等柔性材质;所述底部支撑方管截面大于等于 40*30mm,长度大于楼板模板体系底部主龙骨间距50至2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衬模块体系对套管1进行水平限位,通过拉撑体系对套管1进行竖向限位,有效防止了套管1的位移,解决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浆流入套管1及套管1被人为破损的现象。该定位结构具有制作简单、操作便捷、重复利用率高的特点,保证了预埋套管位置的准确性。
另外,本技术方案中的内衬柱可以不用拆除,直接随模板使用于后续的其他套管固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预埋竖向套管定位的定位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