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粉料挤压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892发布日期:2019-02-19 18:4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粉料挤压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陶瓷粉料挤压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陶瓷行业中,对于生产过程中的残余粉料的回收利用一直是难以突破,由于在现有的喷雾塔布袋除尘器、车间环境除尘器、压机车间、窑前磨坯机等设备场所中会产生有残余的尾粉料,并且这些尾粉料的粒径大小不一,无法直接回收生产中,过大或过小的粉料都会对产品品质造成不好的影响,若是将尾粉料通过传统的方式,通过化桨-干燥-造粒等一系列传统工序进行回收利用,这种方式的回收成本高,生产厂家往往会选择直接废弃尾粉料。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便能将尾粉料进行回收利用,并且保证粒径能够达到生产要求的范围内,是当今企业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粒径的尾粉料回收利用的陶瓷粉料挤压造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陶瓷粉料挤压造粒装置,包括有挤压机构和破碎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仓和设于挤压仓内的挤压辊组,其中,所述挤压辊组包括两根平行且相向转动的挤压辊,每根所述挤压辊辊面上均成型有多条呈环形布置且沿挤压辊轴向延伸的挤压槽,两根所述挤压辊辊面上的挤压槽一一对应以随两根挤压辊相向转动在辊面相切处相汇形成挤压腔,利用挤压腔挤压输送至两根挤压辊辊面处的细微粉料形成具有合适硬度的块状料;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箱、设于破碎箱底部的弧形摩擦筛网以及设于破碎箱内的至少一组破碎组件,其中,每组所述破碎组件包括多个破碎轴和多个呈环形连接于破碎轴上的桨叶,每个所述桨叶的端部均设置有破碎锤;通过所述桨叶和破碎锤随破碎轴圆周转动以对送入破碎箱内的块状料进行碰撞破碎,并且利用破碎锤将碰撞破碎所形成的颗粒挤压破碎锤与弧形摩擦筛网之间预留的摩擦间隙中,以使碰撞破碎所形成的颗粒与弧形摩擦筛网摩擦造粒。

进一步,所述破碎轴配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破碎驱动单元。

进一步,所述挤压仓与破碎箱呈上下布置,其中,所述挤压仓的出料口与破碎箱的进料口相通以便于经挤压成型的块状料落入破碎箱内。

进一步,所述挤压仓上方还设置有落料斗,所述落料斗上端口作为挤压仓的进料口且落料斗下端口朝向两挤压辊辊面相切处。

进一步,所述破碎箱下方设置有集料斗,其中,集料斗呈漏斗状以便于集中收集经弧形摩擦筛网所排出的颗粒粉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粒径不一的尾粉料送入挤压机构中挤压形成块状料,再将块状料送入破碎机构依次经过碰撞破碎和摩擦破碎,从而得到符合粒径要求的颗粒粉料;通过上述方案,可有效对尾粉料的进行回收且所得到的颗粒粉料粒径符合生产要求,回收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I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机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的局部P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挤压机构,11-挤压仓,12-挤压辊,121-挤压槽,122-挤压腔,123-传动齿轮,13-落料斗,14-弹簧组件,141-固定座,142-弹簧安装座,143-弹簧轴,144-压缩弹簧,145-调节螺母,101-挤压电机,102-减速器,103-联轴器,2-破碎机构,21-破碎箱,22-破碎组件,221-破碎轴,222-桨叶,223-破碎锤,23-弧形摩擦筛网,231-摩擦间隙,24-集料斗,25-破碎驱动单元,4-储料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附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陶瓷粉料挤压造粒装置,包括有挤压机构1和破碎机构2,本实施例的挤压机构1和破碎机构2呈上下安装于预设有的机架上。

参见附图2至附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挤压机构1包括有挤压仓11和设于挤压仓11内的挤压辊组,其中,挤压辊组包括两根平行且相向转动的挤压辊12,为了进一步对两个挤压辊12的理解,本实施例的两根挤压辊12两端均是通过预设有轴承座固定安装于挤压仓11内,两根挤压辊12还配置有用于两者相向转动的挤压驱动单元,本实施的挤压驱动单元依次由挤压电机101、减速器102和联轴器103组成(在本技术领域中,电机、减速器及联轴器均为常规电气元件,在申请不在对其原理进行赘述),挤压电机101的输出端与减速器102输入端通过传动皮带相传动,减速器102输出端与联轴器103相传动,联轴器103与其中一根挤压辊12端部相传动连接,两根挤压辊12同侧的端部均设置有相啮合传动的传动齿轮123,从而通过挤压电机101经减速器102和联轴器103带动一根挤压辊12进行转动,并且利用两个啮合的传动齿轮123带动另一根挤压辊12进行转动,最终实现两根挤压辊12相向转动的动作。在每根挤压辊12辊面上均成型有多条呈环形布置且沿挤压辊12轴向延伸的挤压槽121,两根挤压辊12辊面上的挤压槽121一一对应以随两根挤压辊12相向转动在辊面相切处相汇形成挤压腔122。本实施例的挤压仓11上方设置有落料斗13,落料斗13呈漏斗状,落料斗13上端口作为挤压仓11的进料口且落料斗13下端口朝向两挤压辊12辊面相切处,从而以便于预先收集的尾粉料(所收集的尾粉料存在有粒径大小不一的情况)从落料斗13输送至两根挤压辊12辊面处,并且尾粉料会填充满挤压槽121,随着两根挤压辊12相向转动,从而在辊面相切处形成挤压腔122实现对尾粉料挤压成型,进而得到与挤压腔122形状相一致的块状料,块状料随两根挤压辊12的转动动作排出。其次,为了进一步保证保持两根挤压辊辊面能够紧密贴合,还包括设在挤压仓11上且呈横向布置的弹簧组件14,该弹簧组件14由与挤压仓11通过螺钉连接的固定座141、弹簧安装座142、弹簧轴143、设于弹簧安装座142内腔的压缩弹簧144、设于固定座141上的调节螺母145,其中,弹簧安装座142一端与其中一个挤压辊12端部的轴承座相连接,弹簧轴143一端延伸滑动连接至弹簧安装座142内腔且其另一端与调节螺母145相螺纹连接,压缩弹簧144两端分别与弹簧轴143和弹簧安装座142底面相抵触,即,通过手动旋拧调节螺母145以对弹簧轴143横向移动,从而改变弹簧轴143对压缩弹簧144的挤压作用力,使得压缩弹簧144对弹簧安装座142的反弹力会随之变化,进而改变对挤压辊12的横向顶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弹簧组件14对两挤压辊12的辊面间隙及辊面间的压力进行微调。

参见附图7至附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破碎机构2包括有破碎箱21、设于破碎箱21底部的弧形摩擦筛网23以及设于破碎箱21内的两组破碎组件22,其中,每组破碎组件22包括有多个破碎轴221和多个呈环形连接于破碎轴221上的桨叶222,本实施的桨叶222通过与套装于破碎轴221上的安装轴套相连接固定安装轴套和桨叶222通过螺钉连接,从而便实现了桨叶222与破碎轴221的连接。其次,每个桨叶222的端部均设置有一个破碎锤223,本实施例的破碎锤223呈长条状,通过螺钉实现与桨叶222的端部的连接固定。本实施例的两组破碎组件22共用同一破碎轴221且两组破碎组件22沿破碎轴221轴向并排布置,两组破碎组件22的各个桨叶222相互错位布置。本实施例的破碎轴221配置有驱动其转动的破碎驱动单元25,本实施例的破碎驱动单元25为减速电机,通过破碎驱动单元25的输出端与破碎轴221端部相连接,以通过破碎驱动单元25驱动破碎轴221进行转动,即,破碎轴221同步带动两组破碎组件22转动实质上是带动桨叶222和破碎锤223。

在本实施例中,挤压仓11的出料口与破碎箱21的进料口相通,从而以便于挤压成型的块状料落入破碎箱21内进行破碎造粒处理。在破碎箱21内,块状料在下落的过程中会受到破碎锤223和桨叶222的碰撞,从而利用破碎锤223和桨叶222的转动力矩对块状料进行碰撞破碎,使得块状料破碎形成较大粒径的大块颗粒,同时,利用多个破碎锤223持续的圆周转动会与下沉在破碎箱21底部的大块颗粒持续碰撞,从而带动大块颗粒在破碎箱21循环抛洒于破碎箱21内,从而大块颗粒逐步碰撞破碎成小粒径的颗粒,其次,由于碰撞破碎的局限性——经过一定碰撞破碎后的小粒径颗粒较难以再碰撞破碎成更小粒径的粉末状颗粒(如较难碰撞破碎成亚纳米级的粉末状颗粒),为此,在每个破碎锤223与摩擦筛网之间的均预留摩擦间隙231,从而随着破碎锤223转动至弧形摩擦筛网23上方所对应的位置,利用破碎锤223的转动动作从而将较难碰撞破碎的小粒径的颗粒挤压至摩擦间隙231中,进而使被挤压至摩擦间隙231内的颗粒此时的颗粒会随破碎锤223挤压移动与弧形摩擦筛网23发生摩擦弧形摩擦筛网23表面上开有多个密集布置的网孔,使得随破碎锤223挤压移动的颗粒会与弧形摩擦筛网23之间发生较大的摩擦,从而颗粒摩擦破碎成超小粒径的颗粒粉料,再利用弧形摩擦筛网23使符合粒径要求的颗粒粉料透过弧形摩擦筛网23网孔(实质上是摩擦造粒所得到的颗粒粉料粒径小于网孔孔径时,便达到粒径要求,颗粒粉料便会透过网孔排出破碎箱21)。

进一步,摩擦间隙231的大小由实际生产情况决定,使摩擦间隙231处于合适的大小,根据实际所需的粒径要求以及材料特性,作出相适应的大小选择,即,当摩擦间隙231大时,摩擦造粒所得到的颗粒粉料的粒径大,当摩擦间隙231小时,摩擦造粒所得到的颗粒粉料的粒径小;而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破碎效率,摩擦间隙231不易过大,只需稍大于所需的粒径要求便可;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摩擦破碎的效果,可使破碎锤223与弧形摩擦筛网23之间成型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使摩擦间隙231呈倾斜状,从而更好地进行的摩擦破碎。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排出破碎箱21的颗粒粉料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在破碎箱21下方设置有集料斗24,其中,集料斗24呈漏斗状以便于集中收集经弧形摩擦筛网23所排出的颗粒粉料,从而可通过输送带在集料斗24下方承接及输送颗粒粉料至下游工位进行生产制备。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尾粉料可集中储存于预设有的储料罐4中,可经输送带输送至落料斗13处。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