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2480发布日期:2019-01-08 21:13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石刀头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



背景技术: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刀头是金刚石锯片的工作主体,金刚石锯片的刀头是由金刚石和胎体结合剂组成,金刚石是一种超硬材料,起到切削刃的作用,胎体结合剂起到固定金刚石的作用,由金属单质粉末或金属合金粉末构成,不同的组成叫做配方,根据不同的用途,配方和金刚石不同。金刚石刀头以其优越的切削、磨削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石材等加工行业中,众所周知,金刚石刀头的锋利度与耐磨性是彼此对立存在的,也就是说两者存在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由于金刚石的强度高,金刚石刀头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蹦碎的情况,耐磨性较差,切削过程中排屑、抑制震动效果差,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解决了金刚石刀头耐磨性、抗震性差,排屑不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包括金刚石刀头、粗粒度金刚石层、混合粒度金刚石层和细粒度金刚石层,所述金刚石刀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锈涂层,所述金刚石刀头上设置有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的内侧设置有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与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之间通过粘接层固定连接,所述粘接层的外侧设置有排屑槽,所述金刚石刀头上设置有圆弧切削刃,所述圆弧切削刃上设置有耐磨涂层,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和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内均设置有刀头胎体。

进一步的,所述刀头胎体选用Fe-Ni-Cu-W系合金,所述耐磨涂层选用Ni—P化学复合镀层。

进一步的,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的金刚石粒度为80-100目,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的金刚石粒度为50-60目,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的金刚石粒度为30-40目。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层选用铜基粘结剂,所述排屑槽为圆弧形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与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之间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连接,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与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之前通过所述粘接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有四层,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刚石刀头的最外层和最内层。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设置有两层,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设置有两层,所述混合粒度金刚石层和所述细粒度金刚石层设置在两层所述粗粒度金刚石层之间。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金刚石刀头耐磨性差的问题,在粗粒度金刚石层之间设置有混合粒度金刚石层和细粒度金刚石层,粗粒度金刚石确保刀头的锋利,混合粒度金刚石使刀头具有良好的抗弯曲强度,细粒度金刚石层使刀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同时在金刚石刀头的切削刃上设置有耐磨涂层,耐磨效果更佳;

2、为解决现有金刚石刀头排屑不畅的问题,在每层的粘接层上均设置有排屑槽,便于排屑,确保产品的加工质量;

3、为解决现有金刚石刀头抗震性差的问题,金刚石刀头的切削刃为圆弧形设计,有效的降低刀头切削过程中的冲击力,降低刀头蹦碎的概率,延长金刚石刀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的排屑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金刚石刀头;2、粗粒度金刚石层;3、混合粒度金刚石层;4、细粒度金刚石层;5、粘接层;6、刀头胎体;7、圆弧切削刃;8、耐磨涂层;9、防锈涂层;10、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包括金刚石刀头1、粗粒度金刚石层2、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和细粒度金刚石层4,金刚石刀头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防锈涂层9,防锈涂层9可以有效避免金刚石刀头1产生锈蚀,金刚石刀头1上设置有粗粒度金刚石层2,粗粒度金刚石层2的内侧设置有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的内侧设置有细粒度金刚石层4,粗粒度金刚石层2、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和细粒度金刚石层4间隔排列,可以有效的提高金刚石刀头1的耐磨性和抗弯曲性能,粗粒度金刚石层2与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之间通过粘接层5固定连接,粘接层5的外侧设置有排屑槽10,排屑槽10便于金刚石刀头1切削过程中及时排屑,确保产品的加工表面质量,金刚石刀头1上设置有圆弧切削刃7,圆弧切削刃7提高金刚石刀头1的抗冲击性,圆弧切削刃7上设置有耐磨涂层8,粗粒度金刚石层2、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和细粒度金刚石层4内均设置有刀头胎体6,耐磨涂层8可以有效的提高金刚石刀头1的耐磨性,延长金刚石刀头1的使用寿命。

其中,所述刀头胎体6选用Fe-Ni-Cu-W系合金,耐磨涂层8选用Ni—P化学复合镀层,粗粒度金刚石层2的金刚石粒度为80-100目,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的金刚石粒度为50-60目,细粒度金刚石层4的金刚石粒度为30-40目,粘接层5选用铜基粘结剂,排屑槽10为圆弧形设计,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与细粒度金刚石层4之间通过粘接层5固定连接,粗粒度金刚石层2与细粒度金刚石层4之前通过粘接层5固定连接,粗粒度金刚石层2有四层,分别设置在金刚石刀头1的最外层和最内层,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设置有两层,细粒度金刚石层4设置有两层,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和细粒度金刚石层4设置在两层粗粒度金刚石层2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金刚石耐磨型刀头的工作原理:将不同颗粒度的金刚石与刀头胎体6原料混合,在800-1000℃的高温条件和180-250Kgf/cm2的气压下,经过烧结得到粗粒度金刚石层2、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和细粒度金刚石层4,将粗粒度金刚石层2、混合粒度金刚石层3和细粒度金刚石层4之间利用粘接层5进行粘接固定,在粘接层5的圆弧切削刃7的一侧设置排屑槽10,圆弧切削刃7上喷涂Ni—P化学复合镀层,提高金刚石刀头1的耐磨性,进行切削加工时,将金刚石刀头1焊接固定在刀体上。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