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5517发布日期:2019-02-10 23:1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现代有轨电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用地资源紧张,集约节约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通常,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停车场)需要占用一个5~10公顷的完整地块,在场段内部的布局上,目前较常见的是库房(停车库、检修库等)均为地面一层建筑,两个库房呈并列布置,这一方面是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是对土地资源价值的一种浪费。

在地铁车辆段的设计中,日本东京都营地铁12号线光丘车辆段和国内深圳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均为双层车辆段,将库房双层布置,节约了占地面积。不足之处是,光丘车辆段和横岗车辆段上下层库前咽喉区均采用立体重叠布置,导致通往上下层的走行线变长,占地面积增加。

但是,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铁除了标准、规范、运行方式不同之外,还存在诸多不同和差异,例如,与地铁相比,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内对道岔的要求不同;现代有轨电车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25m,小于地铁规范允许值150m;现代有轨电车出入线最大纵坡为60‰,大于地铁规范允许值40‰(不考虑坡度折减)等等。

目前,在现代有轨电车车辆段的设计中,国内外尚无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设计经验或案例,如何利用现代有轨电车自身特点来填补这一技术,成为了申请人和行业内要突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至少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自身特点,车辆段结构更为灵活,可节省更多的用地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该双层车辆段结构包括一层检修库房、二层停车库房、入场线轨道、出场线轨道、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所述入场线轨道、出场线轨道位于一层行车面上;

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重叠设置,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的外侧设有二层平台、作为二层行车面;

所述入场线轨道、出场线轨道与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之间通过检修库咽喉区道岔结构相连;所述入场线轨道与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相连,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设置在检修库咽喉区道岔结构的最外侧;

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设置于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的横侧面,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设置在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上;

所述二层平台上的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部分,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的纵向远离所述入场线轨道的一端之间,设置第一梯形道岔连接彼此。

优选地,所述二层平台部分围绕所述二层停车库房设置,所述二层平台上的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部分以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的纵向远离所述入场线轨道的一端绕至靠近所述入场线轨道的另一端的方式设置;所述二层停车库房的纵向两端都分别设置第一梯形道岔和第二梯形道岔与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梯形道岔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远离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一侧的部分停车库房轨道相连;所述第一梯形道岔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靠近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一侧的部分停车库房轨道相连。

优选地,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二层停车库房在纵向上由立柱或墙壁分隔出多个上下对应的子区间库,每个子区间库按照一库两线的方式并列停放两列有轨电车。

优选地,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二层停车库房在纵向上由立柱或墙壁分隔出多个上下对应的子区间库,每个子区间库按照一库三线的方式并列停放三纵列有轨电车。

优选地,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二层停车库房中的轨道均采用尽端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一层检修库房、二层停车库房中的轨道均采用一线两列位的方式在同一轨道纵向上前后停放两列有轨电车。

优选地,所述一层检修库房横向最外一侧的子区间库设为一层辅助车间,其上方对应设置二层辅助车间;所述一层检修库房横向最外相对所述一层辅助车间的另一侧的子区间库设为一层洗车库辅跨。

优选地,所述出场线轨道的外侧设有牵出线轨道,两者之间通过渡线轨道连接。

优选地,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下方设置若干立柱。

上述优选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自身特点,车辆段结构更为灵活,较常规平面布置方式,约可以减小30%~50%的车辆段占地面积(利用了面积计算的数学原理等自然规律),在土地价值极高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重新构造,利用了现代有轨电车编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和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设置在一二层库房的横侧面,缩短了纵向长度,进一步节约了占地面积(利用了面积计算的数学原理等自然规律)。

3、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重新构造,利用了现代有轨电车道岔型号更小、道岔角更大、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更小等特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将横侧方的联络线轨道通过梯形道岔引入二层停车库房一端,减少了二层平台的面积,实现了二层快速入库停车;甚至联络线轨道可围绕二层停车库房设置,分别通过前后两个梯形道岔分别引入二层停车库房的前后两端左右部分库房,满足了二层停车库房的调车需求(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

4、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重新构造,利用二层平台兼做二层行车面(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二层露天平台不占用一层用地,进一步节约了土地占用(利用了面积计算的数学原理等自然规律)。

5、本实用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顶部可进行上盖物业开发,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一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二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A-A断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和图2中B-B断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空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该双层车辆段结构包括一层检修库房7、二层停车库房10、入场线轨道1、出场线轨道2、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12、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所述入场线轨道1、出场线轨道2位于一层行车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双层车辆段结构一层结构与单层车辆段基本一致,如图1所示,不同之处在于多了一条通往二层停车库房的联络线轨道,如图1-2所示。相较于一般停车库设置于一层的方式,考虑到现代有轨电车编组少车体轻,而检修设备繁多且重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将停车库房设于二层、检修库房设于一层,同时满足了检修和停车的便利性要求。

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重叠设置,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的外侧设有二层平台6、作为二层行车面。本实用新型的二层库房布置与一层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多了咽喉区的二层露天平台,通过若干立柱支撑于一层地面,见图2-5。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重新构造,利用二层平台兼做二层行车面(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二层露天平台不占用一层用地,进一步节约了土地占用(利用了面积计算的数学原理等自然规律)。

所述入场线轨道1、出场线轨道2与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之间通过检修库咽喉区道岔结构相连,咽喉区结构根据地形和设计要求,优选为纵向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入场线轨道1与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相连,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设置在检修库咽喉区道岔结构的最外侧。

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12设置于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的横侧面,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设置在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12上。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12下方设置若干立柱,优选采用钢筋混凝土立柱13。应根据库房长度和层高确定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参数。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重新构造,利用了现代有轨电车编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和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设置在一二层库房的横侧面,相对地铁双层车辆段从入段线直接纵向直线爬坡上二层的方式,缩短了纵向长度,进一步节约了占地面积(利用了面积计算的数学原理等自然规律)。

所述二层平台6上的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部分,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的纵向远离所述入场线轨道1的一端之间,设置第一梯形道岔51连接彼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的重新构造,利用了现代有轨电车道岔型号更小、道岔角更大、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更小等特点(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将横侧方的联络线轨道通过梯形道岔引入二层停车库房一端,相较于地铁双层车辆段二层大面积纵向咽喉区的方式,减少了二层平台的面积,实现了二层快速入库停车。

本实用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自身特点,车辆段结构更为灵活,较常规平面布置方式,约可以减小30%~50%的车辆段占地面积(利用了面积计算的数学原理等自然规律),在土地价值极高的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优选地,所述二层平台6部分围绕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设置,所述二层平台6上的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部分以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的纵向远离所述入场线轨道1的一端绕至靠近所述入场线轨道1的另一端的方式设置;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的纵向两端都分别设置第一梯形道岔51和第二梯形道岔52与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联络线轨道4相连。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梯形道岔51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远离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12一侧的部分停车库房轨道相连;所述第一梯形道岔51与所述二层停车库房10靠近所述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坡道12一侧的部分停车库房轨道相连。本实用新型的联络线轨道可围绕二层停车库房设置,分别通过前后两个梯形道岔分别引入二层停车库房的前后两端左右部分库房,满足了二层停车库房的调车需求(客观事物内部规律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双层车辆段结构顶部可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如图3所示,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二层停车库房10在纵向上由立柱或墙壁分隔出多个上下对应的子区间库,每个子区间库宜按照一库两线的方式并列停放两列有轨电车,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若不考虑上盖物业开发,每个子区间库宜按照一库三线的方式并列停放三纵列有轨电车,以减小库房占地面积。

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二层停车库房10中的轨道均采用尽端式结构,考虑工艺要求,优选地,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二层停车库房10中的轨道均采用一线两列位的方式在同一轨道纵向上前后停放两列有轨电车,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横向最外一侧的子区间库设为一层辅助车间8,其上方对应设置二层辅助车间11;所述一层检修库房7横向最外相对所述一层辅助车间8的另一侧的子区间库设为一层洗车库辅跨9。

所述入场线轨道1与所述出场线轨道2之间通过前后第一渡线14和第二渡线15相连。所述出场线轨道2的外侧设有牵出线轨道3,两者之间通第三过渡线轨道16连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