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材料,特别是一种建筑墙体用的预制的拼装式功能型墙板。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的墙体一般为砖砌结构,墙体施工时间长,耗工大,还需大面积批灰,材料损耗也大,完工后在水电安装施工中还需再打沟槽,导致对墙体结构的损害,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还费工费料,最后还要对线管做固定,对管槽做回补,容易导致墙体的空鼓、开裂。上述施工中扬尘大,产生建筑废料多,不环保。
中国专利第201720487217.9号公开了一种新型局部现浇节点的轻型聚苯板复合装配式墙体,是一种预制板拼装的墙体,是由数块预制板连接而成,其中每块预制板内均填充有聚苯板,聚苯板周圈裹设有发泡砂浆层,发泡砂浆层内设置有钢丝网,预制板的两侧边设有凹凸槽,相邻预制板之间通过凹凸槽进行咬合连接,凹凸槽内设有骨架钢筋,骨架钢筋与预制板板体内的钢丝网连接成一个整体,预制板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凹槽,相邻预制板的纵截面处设置局部现浇节点构造和斜腹筋进行墙体的加强。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制造复杂,安装麻烦;二是墙体建筑完工后的水电安装施工还需再打凿沟槽和修补;三是墙板拼接必须平行于墙面推拉式接合,当墙面宽度不够或拼接一面墙的最后一块墙板时,就无法安装上去,给施工造成困难。
中国专利第201721127277.6号公开了一种节省材料的装配式墙板,也是一种预制的拼装式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且墙板主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凸台,所述固定槽的右侧与凸台的左侧均开设有连接件槽,所述墙板主体的上方外壁开设有管线槽,所述管线槽的下方开设有通槽,且管线槽内安装有线槽盖板,所述线槽盖板的下方安装有限位块。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墙板主体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二是墙板拼接必须平行于墙面推拉式接合,当墙面宽度不够或拼接一面墙的最后一块墙板时,就无法安装上去,给施工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预制的拼装式墙板存在的墙板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安装麻烦,墙板拼接必须平行于墙面的推拉式接合、给施工造成困难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预制的拼装式功能型墙板,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的拼装式功能型墙板,包括墙板体,所述墙板体的左、右两侧边为纵向锯齿状的对应凹凸边沿,其特征是:所述墙板体前、后两面中有一面在左、右两侧凹凸边沿的凸出部位上设有横向延伸的供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所述墙板体在左、右两侧凹凸边沿的内凹部位的侧面上设有供安装钢筋钉用的钉孔,所述墙板体的前、后两面上在左、右两侧凹凸边沿区域均设有待批刮建筑补料的内凹台阶。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墙板体的内部可以预制有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或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墙板体的内部可以预制有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和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墙板体前、后两面中设有所述横向延伸的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的一面上,在其墙板体的顶侧边沿可以设有纵向延伸的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设有横向延伸的供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的所述墙板体左、右两侧凹凸边沿的凸出部位,可以是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凸出部位;所述设有供安装钢筋钉用的钉孔的所述墙板体左、右两侧凹凸边沿的内凹部位,可以是部分或全部的所述内凹部位。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墙板体的底侧面上可以设有搬运墙板体用的叉车卡口。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锯齿状可以是矩形齿状、梯形齿状或三角齿状等。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墙板体顶侧边沿的侧面上的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的通道口,可以装配有口盖或口塞,以防止在梁与墙板体顶侧边沿的侧面之间填补建筑材料时泥沙杂物掉入管线通道,同时还可以使建筑材料填补得更加密实。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墙板体的凹凸边沿侧面上的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的通道口可以装配有通道连接件,以使墙板体与墙板体拼装后的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能够良好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本实用新型的墙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安装完后的结构稳定,强度大。其结构与质量足以代替现在建筑的内外墙体。
二是由于采用墙板体前、后两面中有一面在左、右两侧凹凸边沿的凸出部位上设有横向延伸的供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所述墙板体在左、右两侧凹凸边沿的内凹部位的侧面上安装有横向延伸的钢钉,柱或另一墙板体上的横向延伸的钢筋钉可以从侧面整个配合进钉槽内,所以墙板拼装可以从墙面的垂直方向进入,避免了墙面宽度不够或拼接最后一块墙板时无法安装上去的问题,其拼装方便,可以加快墙体的建筑速度。
三是墙板体的前、后两面上在左、右两侧凹凸边沿区域均设有待批刮建筑补料用的内凹台阶,仅仅在所述内凹台阶区域批刮建筑补料,便能掩饰拼接的墙板体前、后侧面的左、右两侧凹凸边沿,墙板体前、后侧面的其余大部分不用再批刮建筑补料,可以加快墙体的建筑速度和降低建筑造成本。
四是墙板体的内部可以预制有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和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使水电安装施工时不用再在建筑好的墙板上打凿沟槽,以避免墙体结构受损,节省工时,节省材料,降低环境污染。
五是墙板体前、后两面中设有所述横向延伸的与钢钉配合的钉槽的一面上,在墙板体的顶侧边沿可以设有纵向延伸的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在柱或另一墙板上的横向延伸的钢筋钉从侧面整个配合进横向延伸的钉槽内的同时,梁上的纵向延伸的钢筋钉从侧面整个同时配合进所述纵向延伸的钉槽内,提高了墙板的紧固和定位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和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的内部分布参考图。
图3是图1的拼装参考图。
图中:1、墙板体;2和3、凹凸边沿;4、墙板体的前、后两面中的一面;5和6、凸出部位;7和8、钉槽;9和10、内凹部位;11、钉孔;12和13、内凹台阶;14、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5、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6、顶侧边沿;17、钉槽;18、叉车卡口;19、口塞;20、通道连接件;21、柱;22、梁;23、24、钢筋钉;25、墙板体;26、顶侧边沿;27、口塞;28、钢筋钉;29、凸出部位;30、钉槽;31、钉槽;32、钢筋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预制的拼装式功能型墙板,是一墙板体1,所述墙板体1的左、右两侧边为纵向锯齿状的对应凹凸边沿2、3,其特征是:所述墙板体1的前、后两面中有一面4在左、右两侧的凹凸边沿2、3的凸出部位5、6等上设有横向延伸的供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7、8等,所述墙板体1在左、右两侧的凹凸边沿2、3的内凹部位9、10的侧面上设有供安装钢筋钉用的钉孔11等,所述墙板体1的前、后两面4等上在左、右两侧的凹凸边沿2、3区域均设有待批刮建筑补料用的内凹台阶12、13。
另外,所述墙板体1的内部预制有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4等和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5等。
所述墙板1体前、后两面中设有所述横向延伸的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7、8等的一面4上,在其墙板体1的顶侧边沿16设有纵向延伸的与钢筋钉配合的钉槽17等。
所述墙板体1的底侧面上设有搬运墙板体1用的叉车卡口18等。
所述墙板体1的左、右两侧边的凹凸边沿2、3的锯齿状采用矩形齿状。
所述墙板体1顶侧边沿的侧面上的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5等的通道口装配有口塞19等。
所述墙板体1的凹凸边沿2侧面上的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4的通道口装配有通道连接件20等。
参照图2,所述墙板体1上的虚线部分表示纵横交错的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4等和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5等的分布情况,在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4等和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5等经过的所述墙板1的前、后侧面上,均可切割出安装用电操作面板的小窗口。
参照图3和图1,建筑墙体时,先在柱21和梁22的设定位置,安装膨胀紧定的横向延伸的钢筋钉23等和纵向延伸的钢筋钉24等,在第一块墙板体1的安装地面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在墙板体1顶侧边沿16的侧面上的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5等的通道口上安装口塞19等;通过叉车叉起第一块墙板体1,将墙板体1从墙面的垂直方向移动到设定位置,这时墙板体1的左侧凹凸边沿3的凸出部位6等上的钉槽8等从侧面分别配合到柱21的钢筋钉23等上,同时墙板体1的顶侧边沿16的钉槽17等从侧面分别配合到梁22的钢筋钉24等上;用木楔子与钢钉固定好墙板体1的准确位置,并确保稳定不倾倒。在墙板体1的右侧凹凸边沿2的内凹部位9等侧面上的钉孔11等上插装横向延伸的钢筋钉28等,在墙板体1的右侧凹凸边沿2侧面上的横向延伸的管线通道14的通道口插装通道连接件20等;在第二块墙板体25的安装地面上铺设一层水泥砂浆,在墙板体25的顶侧边沿26的侧面上的纵向延伸的管线通道的通道口上安装口塞19等,通过叉车叉起第二块墙板体25,将墙板体25从墙面的垂直方向移动到设定位置,这时墙板体25的左侧凹凸边沿的凸出部位29等上的钉槽30等从侧面分别配合到第一块墙板体1右侧凹凸边沿2的内凹部位9等侧面上的钢筋钉28等上,同时墙板体25的顶侧边沿26的钉槽31等从侧面分别配合到梁22的钢筋钉32等上;用木楔子与钢钉固定好墙板体1的准确位置,便可依上方法拼装第三块墙板体、第四块墙板体……,直至整面墙板体铺设完成。然后沿着柱21与墙板体的凹凸边沿3侧面之间的间隙上填补水泥砂浆,沿着梁22与所有墙板体的顶侧边沿侧面之间的间隙上填补水泥砂浆;沿着所有墙板体凹凸边沿侧面与其拼装的墙板凹凸边沿侧面之间的间隙上填补水泥砂浆,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拆除木楔子与钢钉,然后在墙板体前、后面的待批刮建筑补料用的内凹台阶12、13等上批刮建筑补料,至此整面墙体便建筑施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