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金刚石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597发布日期:2019-02-10 23:0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金刚石锯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金刚石锯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金刚石锯片的金刚石刀头均采用平齿结构,切割时不够锋利,切割时崩边,产品适应切割对象范围窄,切割后板材切口平直度低,切割表面质量差;而且,针对石材中石灰岩变质岩、细结晶大理石、细砂岩、粉砂岩,其在切割中易产生较多细颗粒粉屑,当排屑不补充时极易产生卡刀,烧齿,掉齿,对石材加工效率及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锯片切割锋利度及排屑散热能力,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工作能耗的新型金刚石锯片。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新型金刚石锯片,包括金属基体和金刚石刀头,所述金刚石刀头间隔式的分布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上,所述金刚石刀头由左刀头和右刀头构成,所述左刀头和右刀头呈镜面对称分布设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的两侧,所述左刀头和右刀头的相对面之间形成中空槽。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刀头和右刀头上分别设有台阶焊接面,所述左刀头通过台阶焊接面卡焊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的左侧沿,所述右刀头通过台阶焊接面卡焊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的右侧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新型金刚石锯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

1、金刚石刀头由相对对称的左右刀头构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平齿结构,降低了金刚石刀头与石材表面切割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金刚石单颗粒接触表面压力,提高切割过程中金刚石对加工对象的刻蚀深度,从而提高了切割效率;同时,将金刚石刀头由传统的一个块状厚刀头结构化为新型的两个薄边工作层结构,减薄的刀头结构提高了切削锋利度,又因为对称分布的左右刀头之间能够互相支撑,受力均衡,保证切割面垂直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层的超薄片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因偶发侧面应力引起锯片弯曲变形,导致切割面不垂直的缺陷。

2、相对分离的左右刀头之间形成的中空槽,其开槽方向是顺着切削方向延伸,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在切削方向的惯性作用下,能够迅速的顺沿着中空槽被甩出,中空槽有效的提升了排屑散热效率,减轻粉屑阻碍切割的情况,提升了切割效率。

3、左右刀头采用台阶焊接面卡焊于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的两侧,不仅增加了刀头与基体间的焊接面积,保证了焊接强度,而且左右刀头侧面延伸覆盖住基体,对基体侧面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切割过程中,被切割对象对基体外圈的磨损,提升了产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刚石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新型金刚石锯片,包括金属基体1和金刚石刀头2,所述金刚石刀头2间隔式的分布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上,所述金刚石刀头2由左刀头21和右刀头22构成,所述左刀头21和右刀头22上分别设有台阶焊接面23,所述左刀头21通过台阶焊接面卡焊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的左侧沿,所述右刀头22通过台阶焊接面卡焊于所述金属基体的外圆周边的右侧沿,所述左刀头21和右刀头22呈镜面对称分布,所述左刀头21和右刀头22的相对面之间形成中空槽24。

综上所述设计的新型金刚石锯片,能够有效提高锯片切割锋利度及排屑散热能力,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减少工作能耗,实用性强。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