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113发布日期:2019-03-02 02:3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防火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火帐篷。



背景技术:

火灾可说是最常见的一种灾害,几乎每天都可以在报章媒体上看到各地传出相关灾情。火灾发生的原因也相当多种,像是一般住宅区较常发生的电线走火、瓦斯气爆、人为纵火、乱丢烟蒂、施放爆竹,或是工业区较常发生的施工不甚、机械故障等,可以说是防不胜防。

现今的建筑物多设有安全门与安全通道,当火灾发生时可提供人员一个快速疏散的途径。然而,在缺乏危机意识下,安全通道常被人们当成堆放杂物的仓库,容易造成逃生路径不够顺畅。另外,工厂内常堆放有多种大型机械设备或易燃物品,当火灾发生时,不但容易助长火势,也容易变成阻碍逃生的绊脚石。如何在逃生路径受到截断时,争取更多的保命时间,增加更多的获救机率,诚为业界所于达成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争取更多获救时间的防火帐篷。

于是,本实用新型防火帐篷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适用于容纳人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帐篷包含支架、防火篷体、第一防火单元,及第二防火单元。所述防火篷体设置于所述支架,并界定出夹层空间,及与所述夹层空间相间隔并适用于供所述人员容纳的避难空间。所述第一防火单元设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并包括两个间隔相对的第一基层,所述第一基层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防火单元包括多个通道结构及防火材组成。所述通道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每一通道结构界定出通道空间。所述防火材组成位于所述通道空间中,并具有吸水材料,及能受热形成烧结结构的第一烧结材料。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第一基层具有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内侧面,所述通道结构呈管状排列于所述容置空间并连结于所述内侧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一烧结材料包括陶瓷粉末。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防火材组成还具有烧结温度高于第一烧结材料且能受热形成另一烧结结构的第二烧结材料。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防火单元还包括水溶性薄片,所述吸水材料与所述第一烧结材料结合于所述水溶性薄片,所述通道结构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基层,每一第二基层具有多个沿相同方向间隔排列并接合于所述水溶性薄片的接合部,且所述第二基层其中一者的每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基层另一者的每一接合部相对应,使所述第二基层共同构成所述通道空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防火材组成还具有多个用于包覆所述吸水材料与所述第一烧结材料的透水层。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吸水材料为吸水性聚合物。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防火篷体包括卷门部,所述卷门部能被翻卷开启以界定出供所述人员进出所述避难空间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防火篷体包括进水阀及多个透气孔,且所述进水阀与所述透气孔是连通于所述夹层空间。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第二防火单元还包括高温熔解的材料,且所述材料的熔解温度高于第一烧结材料的烧结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于建筑物中的各处预先摆放多个防火帐篷,当火灾发生且逃生路线受到阻碍时,人员可迅速架起防火帐篷进行临时避难。此外,当火势燃烧过久导致第一防火单元与第二防火单元的结构受损而产生破洞,吸水材料吸收水分后会由其吸收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流动时会夹带第一烧结材料至破洞处,经火灾现场的高温环境烧结形成烧结结构以填补破洞,借以增加第一防火单元及第二防火单元于火场中的存续寿命,保障物品的安全。此外,形成在非破洞处的烧结结构,也有助于加强第一防火单元及第二防火单元的结构强度,亦有助于增加第一防火单元及第二防火单元的存续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火帐篷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一情境图,说明人员可于本实用新型防火帐篷内紧急避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所撷取出的一剖视图;

图4是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中的吸水材料吸水后使所述实施例中的通道结构膨胀;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吸水材料中的水分蒸发夹带第一烧结材料至所述实施例的第一基层的外侧面并形成烧结结构;

图6是一剖视图,说明当所述第一烧结材料形成的烧结结构与第一基层被烧破时的态样;

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第二烧结材料形成烧结结构;

图8是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吸水材料、所述第一烧结材料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也可以由多个透水层包覆固定;及

图9是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中的第二防火单元的其他结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防火帐篷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当建物内发生火灾,且逃生路线受到火势或物品层层阻挡,使人员9无法顺利逃生时,供人员9紧急避难(见图2),争取延长获救的时间。所述实施例的防火帐篷100包含一支架1、一防火篷体2、一第一防火单元3,及一第二防火单元4。

所述支架1是可收折地撑张,且不以任何一种结构形式或架设方式为限。所述防火篷体2设置于所述支架1。所述防火帐篷100于未发生火灾的常态下,可预先收折成一包裹状(图中未绘制),并与灭火器等相关消防器材一起存放于建物内的多个区域,便于供人员9取得。于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架设所述防火帐篷100的时间,所述防火篷体2是包覆于所述支架1,以使所述支架1撑张时,能一并将所述防火篷体2撑张出一适用于供所述人员9容纳的避难空间21。所述防火篷体2包括一与所述避难空间21相间隔的夹层空间22、一卷门部23、一进水阀24,及多个透气孔25。所述卷门部23能被翻卷开启以界定出一供所述人员9进出所述避难空间21的开口231。所述进水阀24与所述透气孔25是连通于所述夹层空间22,且所述进水阀24适用于供水进入所述夹层空间22,所述透气孔25适用于供所述水体受热形成的水蒸气排出所述夹层空间22。

所述第一防火单元3设置于所述夹层空间22,并包括两个间隔相对的第一基层311,且所述第一基层311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311a。每一第一基层311具有一面向所述容置空间311a的内侧面311b,及一相反于所述内侧面311b的外侧面311c。所述第一基层311的材质具体可为玻璃纤维(fiberglass)、陶瓷纤维(ceramics fiber)、高硅氧(high silica)等,但不以所述材质为限,只要能达到防火、耐燃的效果即可,例如也可以采用防火布的材质,防火布可以是采用具耐高温、阻燃特性的纱线织成,或是通过后处理的方式使其具备耐高温、阻燃的特性。

所述第二防火单元4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311a,并包括多个沿一第一方向D1间隔排列的通道结构41,及一防火材组成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结构41呈管状排列于所述容置空间311a并与所述第一基层311的内侧面311b相连接。每一通道结构41界定出一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的通道空间411。所述通道结构41的材质具体可为玻璃纤维或其他耐高温材料。所述防火材组成42是填充于所述通道结构41的通道空间411内。所述防火材组成42包括吸水材料421以及能受热形成烧结结构424(见图5)的第一烧结材料422与第二烧结材料423。所述吸水材料421、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是混合填充在所述通道结构41中的通道空间4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水材料421为颗粒状的吸水性聚合物,例如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absorbent polymers,简称SAP),并于平时保持干燥,减轻所述防火帐篷100的重量,而当火灾发生时,可立即吸收外界水分并膨胀呈凝胶状态。所述通道结构41与所述吸水材料421之间亦可预留适当空间,供所述吸水性聚合物吸收水分后膨胀容置。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的基本成分可为陶瓷材料(例如包含氧化铝、硅酸),且通过调整氧化铝与硅酸之间的比例,使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的烧结温度高于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的烧结温度,且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的粒径及颗粒重量亦大于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除前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以外,本实用新型的防火材组成42还可包含玻璃纤维、碳纤维等耐高温材料。

在未发生火灾的常态下,所述第一防火单元3由于所述通道结构41本身挠性材质的关系而呈扁平状,而所述防火材组成42则是呈粉末或颗粒状。另配合参阅图4,当火灾发生时,通过将水经由所述进水阀24注入所述夹层间及所述容置空间311a,注入的水通过所述通道结构41并且被所述吸水材料421吸收后,所述吸水材料421膨胀成凝胶状,此时,所述通道结构41由于所述吸水材料421吸水膨胀的关系而被撑开成管状,所述第二防火单元4的整体厚度增加,而此时的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部分被包覆于膨胀的所述吸水材料421中,或部分仍散布于所述通道空间411内。此时,所述第一防火单元3系作为整个防火帐篷100的第一道防火结构,而位于所述第一防火单元3的所述第一基层311之间的所述通道结构41则做为第二道防火结构,所述吸水材料421则可做为第三道防火结构,且所述吸水材料421吸收的水分也具有降温的效果。

另配合参阅图5至图7,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的作用在于,当火势持续燃烧,由于处于高温环境的关系,所述吸水材料421中的水分开始蒸发形成水蒸气并且夹带粒径及颗粒总量较小的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往面向火势的方向溢散,当水蒸气到达面向火势的所述第一基层311一侧(外侧面311c)时,逸散的水蒸气进一步遇高温而经由所述透气孔25(见图1)蒸发,使得被夹带的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停留在所述夹层空间22,进而因为受到高温而开始在第一基层311的外侧面311c烧结成一烧结结构424,借此可整体延缓所述第一基层311可能因为持续受到高温而被烧破的时间。当火势仍然持续燃烧,使得所述通道空间411内的温度亦逐渐提高,或者当所述烧结结构424、所述第一基层311与所述通道结构41陆续被烧破,使得所述通道空间411内直接面对火势的高温时,此时,烧结温度以及粒径、重量均较大的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则开始被烧结,并且连同其他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材料被烧结成另一烧结结构424a,通过所述烧结结构424a的阻挡,亦可发挥一定程度防止火势继续往内扩张或延缓往内扩张的效果,除此之外,本案通过第一烧结材料422与第二烧结材料423形成不同温度及时间阶段的烧结,也可拉长整个防火帐篷100的防火时间及防火效果。本案的第二烧结材料423亦可包含其他遇高温即溶解的材料,且此材料的温度优选的是高于第一烧结材料422的烧结温度,借此与第一烧结材料422区隔为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点的分次烧结。

因此,如上所述,本案除了通过所述第一基层311、所述通道结构41以及所述吸水材料421达到层层阻止火势,以及降温的效果以外,更通过所述防火材组成42的设置,使得当火势持续燃烧的过程中,所述防火材组成42被烧结而形成更加一层的防火机制,除了阻止火势以外,也可有效延长所述防火帐篷100阻挡火势的时间。

参阅图8,每一通道空间411中的所述吸水材料421、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也可以由多个透水层425(例如可以使用PVA材质的水溶膜)包覆固定。在常态未发生火灾时,通过所述透水层425的设置,可以有效达到防潮的效果。当火灾发生而水被充入所述通道结构41时,所述透水层425被溶解,所述吸水材料421则吸水膨胀。

参阅图9,所述第二防火单元4于其他实施态样中,还包括一水溶性薄片43(例如可以使用PVA材质的水溶膜),所述通道结构4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基层412。所述第二基层412实质上分别为一防火布体,所述防火布体可为网状的玻璃纤维材质,但不以所述材质为限,只要能达到防火、耐燃的效果即可。每一第二基层412具有多个沿第一方向D1方向间隔排列,并以例如车缝或黏接的方式接合于所述水溶性薄片43的长条状接合部412a,且所述第二基层412其中一者的每一接合部412a与所述第二基层412另一者的每一接合部412a相对应,使所述第二基层412共同构成所述通道结构41。所述吸水材料421、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通过嵌设或固定的方式结合于所述水溶性薄片43。通过所述水溶性薄片43的设置,同样可以使所述吸水材料421、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均匀分布于每一通道结构41中。在常态未发生火灾时,通过所述水溶性薄片43的设置,可以有效达到防潮的效果。当火灾发生而水被充入所述通道结构41时,所述水溶性薄片43被溶解,所述吸水材料421则吸水膨胀。所述第一烧结材料422与所述第二烧结材料423则如前述,陆续烧结形成所述烧结结构424、424a(见图5、7),以提升所述第一防火单元3及所述第二防火单元4的存续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防火帐篷100除了通过第一基层311与第二基层412的设置,减缓火势蔓延,延长防火时间以外,通过吸水材料421的设置,也可有效降温并且同样具有延缓火势蔓延的效果,除此之外,更通过第一烧结材料422与第二烧结材料423的设置,使得当火势高温逐渐进入夹层空间22内时,可形成烧结结构424、424a,借此拉长防火帐篷100阻挡火势的效果,使防火帐篷100更加发挥其防火的功效,保护避难空间21中的人员9的安全,为消防人员争取更多的黄金救援时间,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