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大跨度屋面挠度连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6453发布日期:2019-01-29 18:0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减少大跨度屋面挠度连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减少大跨度屋面挠度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极其大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迎合人们的生活需求、社会发展,建筑也有传统的单一性,向集商业化、标准化、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为了追求更多美感、适用性、多功能性,建筑的标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大跨度建筑包括火车站、大型商场、大型游泳馆、博物馆等,因此,解决大跨度建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在大跨度建筑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由于屋面为大跨度构件,构件会产生挠度,影响建筑美观、使用,以及安全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大跨度屋面挠度连接,主要是为了解决大跨度屋面产生挠度,影响建筑物美观、实用性、安全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减少大跨度屋面挠度连接,包括屋面结构层、竖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钢筋墙锚撑、屋面锚撑、拉索、钢筋墙、钢筋墙竖筋、墙体连接片、支撑、屋面连接片、屋面结构层钢筋、蛭石混凝土找坡层、水泥砂浆找平层、高分子卷材层、细石混凝土层;在屋面结构层内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屋面结构层钢筋,屋面结构层上层铺设1:6蛭石混凝土找坡层,最薄处厚度为25cm,接着18-20c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设高分子卷材层防水,最后用40-45cm厚抗压强度不低于45MPa的细石混凝土层封顶;沿屋面结构层的长度方向,距离屋面结构层两端边缘3-5m处,左右各设置钢筋墙,钢筋墙的尺寸为长度20-25m,宽度为40-50cm,高度为2.5-3m,钢筋墙内按照设计要求配置钢筋,钢筋墙竖筋穿过钢筋墙底面,与屋面结构层垂直,并与屋面结构层钢筋连接,距离钢筋墙顶面60-80cm处,钢筋墙内钢筋墙竖筋之间处,设置钢筋墙锚撑,拉索一端与钢筋墙锚撑连接,另一端与屋面锚撑连接,屋面锚撑位于沿屋面结构层的长度方向,距离屋面结构层两端20-25m,距离钢筋墙顶面1.2-1.5m;在钢筋墙内钢筋墙竖筋之间处,设置钢筋墙锚撑,拉索一端与钢筋墙锚撑连接,另一端与屋面锚撑连接,屋面锚撑位于沿屋面结构层的长度方向;在距离屋面结构层两端8-10m,距离屋面锚撑左右40-50cm之间,每间隔8-10cm设置竖向加强筋;位于竖向加强筋上下端之间,每间隔3-5cm设置横向加强筋且与竖向加强筋连接,屋面锚撑插入横向加强筋与竖向加强筋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形成的空间内,钢丝将屋面锚撑、横向加强筋、竖向加强筋绑扎固定,距离加筋墙底面1.2-1.4m处,依次水平设置墙体连接片与加筋墙墙面固定,墙体连接片之间间隔距离为3-5m,且距离加筋墙左右边缘1.5-1.8m处,支撑上端与墙体连接片紧贴,并通过锚钉锚固,支撑下端与屋面连接片紧挨,并通过锚钉锚固;沿屋面结构层的长度方向,距离屋面结构层两端5-8m处,设置屋面连接片且与细石混凝土层墙面固定,屋面连接片之间间隔距离为3-5m,且距离屋面结构层左右边缘各1.5-1.8m。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加强筋、横向加强筋采用φ8cm、φ10cm或φ12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加强筋距离屋面结构层上表面、底层为5-7cm。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墙锚撑撑托、屋面锚撑撑托φ35-4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索采用φ20cm-φ25cm,采用材质为抗拉强度100-110Mpa拉索丝。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索与钢筋墙锚撑、屋面锚撑连接处,拉索直径大于正常直径1.5-2倍。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筋墙抗拉强度80-100Mpa。

进一步地,所述的墙体连接片、屋面连接片为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墙体连接片、屋面连接片尺寸长度为20-25cm,宽度为20-25cm,厚度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材质为角钢,厚度为1.0-1.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大跨度屋面的连接方式,解决大跨度屋面产生挠度,影响建筑物美观、实用性、安全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屋面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屋面侧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跨度屋面平面图。

图中,1为屋面结构层;2为竖向加强筋;3为横向加强筋;4为钢筋墙锚撑;5为屋面锚撑;6为拉索;7为钢筋墙;8为钢筋墙竖筋;9为墙体连接片;10为支撑;11为屋面连接片;12为屋面结构层钢筋;13为蛭石混凝土找坡层;14为水泥砂浆找平层;15为高分子卷材层;16为细石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减少大跨度屋面挠度连接,包括屋面结构层1、竖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3、钢筋墙锚撑4、屋面锚撑5、拉索6、钢筋墙7、钢筋墙竖筋8、墙体连接片9、支撑10、屋面连接片11、屋面结构层钢筋12、蛭石混凝土找坡层13、水泥砂浆找平层14、高分子卷材层15、细石混凝土层16;在屋面结构层1内按照设计要求配置屋面结构层钢筋12,屋面结构层1上层铺设1:6蛭石混凝土找坡层13,最薄处厚度为25cm,接着18-20cm厚的水泥砂浆找平层14,然后铺设高分子卷材层15防水,最后用40-45cm厚抗压强度不低于45MPa的细石混凝土层16封顶;沿屋面结构层1的长度方向,距离屋面结构层1两端边缘3-5m处,左右各设置钢筋墙7,钢筋墙7的尺寸为长度20-25m,宽度为40-50cm,高度为2.5-3m,钢筋墙7内按照设计要求配置钢筋,钢筋墙竖筋8穿过钢筋墙7底面,与屋面结构层1垂直,并与屋面结构层钢筋12连接,距离钢筋墙7顶面60-80cm处,钢筋墙7内钢筋墙竖筋8之间处,设置钢筋墙锚撑4,拉索6一端与钢筋墙锚撑4连接,另一端与屋面锚撑5连接,屋面锚撑5位于沿屋面结构层1的长度方向,距离屋面结构层1两端20-25m,距离钢筋墙7顶面1.2-1.5m;在钢筋墙7内钢筋墙竖筋8之间处,设置钢筋墙锚撑4,拉索6一端与钢筋墙锚撑4连接,另一端与屋面锚撑5连接,屋面锚撑5位于沿屋面结构层1的长度方向;在距离屋面结构层1两端8-10m,距离屋面锚撑5左右40-50cm之间,每间隔8-10cm设置竖向加强筋2;位于竖向加强筋2上下端之间,每间隔3-5cm设置横向加强筋3且与竖向加强筋2连接,屋面锚撑5插入横向加强筋3与竖向加强筋2相互垂直交叉连接形成的空间内,钢丝将屋面锚撑5、横向加强筋3、竖向加强筋2绑扎固定,距离加筋墙7底面1.2-1.4m处,依次水平设置墙体连接片9与加筋墙7墙面固定,墙体连接片9之间间隔距离为3-5m,且距离加筋墙7左右边缘1.5-1.8m处,支撑10上端与墙体连接片9紧贴,并通过锚钉锚固,支撑10下端与屋面连接片11紧挨,并通过锚钉锚固;沿屋面结构层1的长度方向,距离屋面结构层1两端5-8m处,设置屋面连接片11且与细石混凝土层16墙面固定,屋面连接片11之间间隔距离为3-5m,且距离屋面结构层1左右边缘各1.5-1.8m。

如图1所示,所述的竖向加强筋2、横向加强筋3采用φ8cm、φ10cm或φ12cm。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横向加强筋3距离屋面结构层1上表面、底层为5-7cm。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钢筋墙锚撑4撑托、屋面锚撑5撑托φ35-40cm,拉索6采用φ20cm-φ25cm,采用材质为抗拉强度100-110Mpa拉索丝,拉索6与钢筋墙锚撑4、屋面锚撑5连接处,拉索6直径大于正常直径1.5-2倍,所述的钢筋墙7抗拉强度80-100Mpa;所述的墙体连接片9、屋面连接片11为钢板,墙体连接片9、屋面连接片11尺寸长度为20-25cm,宽度为20-25cm,厚度为2-3cm,支撑10材质为角钢,厚度为1.0-1.2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