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味气膜结构及气膜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1350发布日期:2019-02-01 20:14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除味气膜结构及气膜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膜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味气膜结构及气膜建筑。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用特殊的织物膜材做外壳,配备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气膜建筑内部提供空气的正压(通常内外气压差为250Pa,约0.0025个大气压),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系统。

膜材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并施加适当的初始预张力,在加压的情况下形成具有一定钢度的空间结构形状,可承受外部荷载。气膜建筑内部无需任何框架或梁柱支撑,跨度可以达到220米。

气膜建筑由于造型新颖轻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及艺术美感,且施工期短,综合造价低,将成为未来建筑结构发展的主流。我国气膜建筑近年来发展迅猛,应用在体育场馆、休闲娱乐场等。

传统的气膜建筑主要是包括内膜和外膜,内膜主要起到保温作用,但是,现有气膜建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气膜建筑的排风方式为地面风道左侧进风右侧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口均设置在气膜建筑的下部,排风口有限,排风的效率并不高,并不能将气膜建筑内空气进行充分更换,导致气膜建筑内空气质量下降,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味气膜结构,该除味气膜结构中在外膜和内膜之间设置多个活性炭包,能够对气膜建筑内的空气中部分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净化空气,去除气膜内的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除味气膜结构的气膜建筑。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味气膜结构,包括气膜膜体和除味装置,所述气膜膜体包括外膜和内膜,所述除味装置包括多个活性炭包,多个所述活性炭包均匀布置在所述外膜和所述内膜之间,并且,多个所述活性炭包分别连接所述外膜和所述内膜;所述内膜具有多个透气框,所述透气框的位置与所述活性炭包的位置一一对应,并且所述透气框边缘与活性炭包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包内设置活性炭用以对气膜内部的空气净化。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内膜和外膜之间设置活性炭包,利用活性炭包能够对气膜内空气进行净化,去除异味,另外,内膜具有透气框,透气框的边缘与活性炭包相连接,增加了保温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包与内膜和外膜分别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中,活性炭包与外膜和内膜采用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活性炭包以及内膜的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包与内膜和外膜之间分别采用粘扣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粘扣连接方式具有方便易操作的特点。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活性炭包之间通过线连接成网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活性炭包之间通过线连成网状结构可以增加除味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便于除味装置整体的安装,并且对内膜提供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外膜内侧和内膜外侧分别设置有隔热保温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热保温层以提高膜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进而提高气膜建筑的室内温度的稳定性能,以满足冰球馆、滑雪场或冷冻仓库等场馆对于温度的特殊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包具有多个用以容纳活性炭的分隔区。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分隔区的目的是,保障活性炭包的展开面积,同时,分隔区内放置的活性炭能够充分发挥吸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区是沿活性炭包长度或宽度方向用线缝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区的封口采用拉链式封口。

分隔区的封口均设置拉链式封口,方便向分隔区内放置或者取出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包采用无纺布袋或棉布袋。

上述材质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能够使活性炭包与气膜建筑内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以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气膜建筑,包括地面基础以上述的除味气膜结构;所述除味气膜结构固定在所述地面基础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除味气膜结构,在膜材的内膜上设置多个口袋,所述口袋内设置有活性炭包,所述活性炭包内设置活性炭以对气膜建筑内部的空气净化。

其中,通过在除味气膜结构中内膜设置多个口袋,口袋内用以放置盛放有活性炭的活性炭包,能够对气膜建筑内的空气中部分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并且还能够去除气膜建筑内的异味。对气膜建筑内的空气起到辅助净化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膜建筑,包括上述的除味气膜结构,具有除味气膜结构的上述特点,这里不在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除味气膜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除味气膜结构中内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除味气膜结构中活性炭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气膜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外膜; 200-内膜; 210-透气框;

300-活性炭包; 310-分隔区; 320-拉链式封口;

400-粘扣; 500-线; 600-隔热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除味气膜结构,

包括气膜膜体和除味装置,气膜膜体包括外膜100和内膜200,除味装置包括多个活性炭包300,多个活性炭包300均匀布置在外膜100和内膜200之间,并且,多个活性炭包300分别连接外膜100和内膜200;内膜200具有多个透气框210,透气框210的位置与活性炭包300的位置一一对应,并且透气框210边缘与活性炭包300相连接,活性炭包300内设置活性炭用以对气膜内部的空气净化。

具体实施时,上述多个活性炭包300在外膜100和内膜200之间形成一排,活性炭包300优选采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内膜200上对应活性炭包300的位置设置有透气框210,透气框210同样采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与活性炭包300的形状相匹配,并且,透气框210的尺寸小于和活性炭包300的尺寸,以使透气框210的边缘能够与活性炭包300的边缘相连接,目的之一是保障活性炭对空气的净化作用,目的之二是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活性炭是一种很细小的炭粒有很大的表面积,而且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炭粒的表面积很大,所以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这些气体(杂质)碰到毛细管被吸附,起净化作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内膜200和外膜100之间设置活性炭包300,利用活性炭包300能够对气膜内空气进行净化,去除异味,另外,内膜200具有透气框210,透气框210的边缘与活性炭包300相连接,增加了保温性能。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活性炭包300与内膜200和外膜100分别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对活性炭包300以及内膜200的更换。

具体实施时,活性炭包300与内膜200和外膜100之间分别采用粘扣400连接。采用粘扣400连接的方式具有方便易操作的特点。

具体的,在内膜200和外膜100上分别设置粘扣400的子扣或者母扣,在活性炭包300的外缘分别设置相对应的母扣或者子扣,以使活性炭包300的两侧面能够分别连接内膜200和外膜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采用粘扣400的连接方式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他的一些常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也适用,例如还可以利用按扣、双面粘的方式连接。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各个活性炭包300之间通过线500连接成网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活性炭包300之间通过线500连成网状结构可以增加除味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便于除味装置整体的安装,并且对内膜200提供支撑。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外膜100内侧和内膜200外侧分别设置有隔热保温层600。隔热保温层600的厚度例如可以为3μm-20μm;优选地,隔热保温层600的厚度为5μm-10μm。隔热保温层600的导热系数例如可以为0.01W/m·K-0.1W/m·K;优选地,隔热保温层600的导热系数为0.01W/m·K-0.05W/m·K。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膜保温装置,通过在气膜建筑的膜体的内壁的部分或者全部设置有隔热保温层600,以提高膜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进而提高气膜建筑的室内温度的稳定性能,以满足冰球馆、滑雪场或冷冻仓库等场馆对于温度的特殊要求。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隔热保温层600由透明隔热保温涂料涂设而成;通过采用现有的透明隔热保温涂料,以便于阳光穿透隔热保温层600,以提高气膜建筑的室内的采光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隔热保温层600包括纳米隔热保温涂料。

纳米隔热保温涂料为现有材料,是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引进反射率高、热阻大的纳米级反射隔热材料,如中空陶瓷粉末、氧化钇等而制成的隔热保温涂料;是建立在低密度和超级细孔(小于50nm)结构基础上,其导热系数低而反射率高。

上述技术方案中,隔热保温层600以提高膜体的隔热、保温性能,进而提高气膜建筑的室内温度的稳定性能,以满足冰球馆、滑雪场或冷冻仓库等场馆对于温度的特殊要求。

如图4所示,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活性炭包300具有多个用以容纳活性炭的分隔区310。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多个分隔区310的目的是,保障活性炭包300的展开面积,同时,分隔区310内放置的活性炭能够充分发挥吸附性能。因为通常市面上的活性炭包300,没有设置分隔区310,在收到重力或者倾斜、震动等条件下,活性炭会聚集在一起,导致吸附面积减小,对于空气的净化能力减弱。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分隔区310是沿活性炭包300长度或宽度方向用线缝制而成。

采用上述缝制的方式将活性炭包300分隔成多个分隔区310,具有易于加工的特点,同时,各个分隔区310内的活性炭能够完全隔离,保障过滤面积不变。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分隔区310的封口采用拉链式封口320。

分隔区310的封口均设置拉链式封口320,方便向分隔区310内放置或者取出活性炭,可以重复利用。

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活性炭包300采用无纺布袋或棉布袋。

上述材质具有良好的通气性,能够使活性炭包300与气膜建筑内空气进行充分接触,以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气膜建筑,包括地面基础以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除味气膜结构;所述除味气膜结构固定在所述地面基础10。

由于该气膜膜材的结构和优点在实施例一中已作出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