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栅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3122发布日期:2019-05-31 20:3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格栅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格栅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格栅吊顶可安装在天花板上,广泛应用于大型商场、餐厅、酒吧、候车室、机场、地铁等场站,大方美观、历久如新,是装修公司的常用吊顶材料之一。

格栅吊顶与天花板之间为隐蔽层,能够隐藏空调等设备,但是目前的格栅吊顶大部分是由于多根相互垂直布置的主龙骨以及副龙骨组成的栅格,且通常主龙骨与副龙骨是一体成型的,格栅吊顶不便于拆装,使得空调等设备需要进行维护时拆卸格栅吊顶较为麻烦,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格栅吊顶结构,使格栅吊顶的拆装更方便,进而便于实现安装于格栅吊顶与天花板之间的空调等设备的维护检修,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格栅吊顶结构,包括格栅单元,所述格栅单元与格栅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格栅单元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格栅吊顶;格栅单元包括主龙骨与副龙骨,所述主龙骨与副龙骨相互垂直,且不同格栅单元的前后衔接的所述主龙骨与不同格栅单元的左右衔接的副龙骨之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格栅单元连接形成完整的格栅吊顶,使格栅吊顶的拆装更便捷;主龙骨与副龙骨相互垂直,且不同格栅单元的前后衔接的主龙骨与不同格栅单元的左右衔接的副龙骨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便捷地实现格栅吊顶的拆装,进而便于实现安装于格栅吊顶与天花板之间的空调等设备的维护检修,节约拆装工程的人力物力,更加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龙骨之间通过安装结构连接固定;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定位槽与定位板,所述主龙骨后端的左右两侧壁上形成有定位槽,所述主龙骨前端的左右两侧壁上延伸形成与所述定位槽配合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容置于所述定位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龙骨之间由安装结构实现相互之间的衔接,以使主龙骨的拆装更便捷;主龙骨前端的左右两侧壁上的定位板与主龙骨后端左右两侧壁上的定位槽配合,使前后的两根主龙骨可实现相互之间的衔接,且连接方式更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的上下两侧壁中部相对延伸形成插板,所述定位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插板对应处形成插槽,所述插板可沿所述插槽滑动,且所述插板可插接于所述插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的上下两侧壁中部相对延伸形成的插板插接于定位板上下两端对应的插槽中,实现定位板与定位槽的进一步固定,从而使前后的两根主龙骨的衔接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龙骨之间通过配合结构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龙骨之间采用配合结构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固定,使连接方式更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合结构为延伸块与配合槽,所述副龙骨的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形成有配合槽,所述副龙骨的右侧壁的上下两端一体成型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插接于所述配合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龙骨右侧壁上下两端的延伸块可插接于对应的副龙骨左侧壁上下两端的配合槽,由此便捷地实现左右两根副龙骨之间的稳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一格栅单元的所述主龙骨与副龙骨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同一格栅单元的主龙骨与副龙骨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由此使格栅吊顶的拆装更便捷,同时也使格栅吊顶可进行局部的拆装,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为插槽与楔形块;左右相邻的所述主龙骨上部均间隔形成有插槽,且左右相邻的所述插槽相互对应平行;所述副龙骨插接于左右相邻的且对应平行的所述插槽,且所述副龙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壁上一体成型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分别抵接于左右相邻的所述主龙骨的外侧,且所述楔形块与所述主龙骨通过固定结构相互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龙骨插接于左右相邻的主龙骨上部间隔形成插槽中实现初步安装;副龙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壁上一体成型的楔形块抵接于左右相邻的主龙骨的外侧,分别从左右两侧对主龙骨进行限位,从而使副龙骨插接后,副龙骨不会相对主龙骨左右移动,实现初步的定位;由固定结构实现楔形块与主龙骨的固定,使限位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凸块与卡接槽;所述楔形块靠近所述主龙骨的侧壁中部形成有凸块,所述主龙骨与所述凸块对应处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凸块可在所述卡接槽中沿竖直方向滑移并容置于所述卡接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楔形块靠近主龙骨的侧壁中部形成的凸块与主龙骨上的卡接槽对应配合,凸块在卡接槽中沿竖直方向滑移辅助楔形块的安装,通过容置于卡接槽中的凸块实现楔形块的进一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朝向所述卡接槽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形成齿条,所述卡接槽与所述齿条对应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齿部,所述齿条与所述齿部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朝向卡接槽的侧壁形成的齿条卡接槽对应形成的齿部啮合,实现副龙骨与主龙骨的便捷拆装的同时,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副龙骨受到震动与主龙骨分离使结构不够牢固造成危险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不同格栅单元的前后衔接的主龙骨与不同格栅单元的左右衔接的副龙骨之间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便捷地实现格栅吊顶的拆装,进而便于实现安装于格栅吊顶与天花板之间的空调等设备的维护检修,节约拆装工程的人力物力,更加节能环保;

2.前后衔接的主龙骨通过相对应的定位板与定位槽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同时由定位槽上的插板与定位板上的插槽的配合进一步实现定位板与定位槽的稳定连接,使主龙骨之间便于拆卸的同时连接结构更稳定;左右衔接的副龙骨通过相对应的延伸块与配合槽的插接实现相互的连接,从而使副龙骨的拆装更便捷;

3.同一格栅单元的相互垂直的主龙骨与副龙骨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副龙骨插接于主龙骨的插槽,且通过楔形块实现初步的固定,再由凸块的齿条与卡接槽的齿部相配合,使主龙骨与副龙骨的可拆卸的连接结构更稳定,由此满足格栅吊顶的局部拆装,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楔形块与主龙骨配合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格栅单元;2、主龙骨;21、插槽;3、副龙骨;31、楔形块;4、安装结构;41、定位槽;42、定位板;43、插板;44、凹槽;5、连接结构;6、固定结构;7、凸块;71、齿条;8、卡接槽;81、齿部;9、配合结构;91、延伸块;92、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格栅吊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格栅单元1,格栅单元1与格栅单元1之间可拆卸连接,相邻的格栅单元1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格栅吊顶;格栅单元1包括左右相邻的两根主龙骨2与前后相邻的两根副龙骨3,且左右相邻的主龙骨2与前后相邻的副龙骨3相互垂直。

如图1所示,不同格栅单元1的前后衔接的主龙骨2之间通过安装结构4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固定;安装结构4包括定位槽41与定位板42,定位槽41与定位板42相互配合;主龙骨2后端的左右两侧壁上形成有定位槽41,主龙骨2前端的左右两侧壁上延伸形成与定位槽41配合的定位板42,相对应的定位板42容置于定位槽41中,实现主龙骨2之间的初步连接。

如图2、3所示,定位槽41的上下两侧壁中部相对延伸形成插板43,定位板42的上下两端与插板43对应处形成凹槽44,插板43可沿凹槽44滑动,辅助定位板42与定位槽41的配合连接;且插板43可插接于凹槽44中,实现定位板42与定位槽41的稳定连接;同时也使主龙骨2之间更便于进行拆装,避免浪费人力资源。

如图1所示,同一格栅单元1的主龙骨2与副龙骨3通过连接结构5可拆卸连接,连接结构5为插槽21与楔形块31;左右相邻的主龙骨2的上部均间隔形成有两个插槽21,且左右相邻的主龙骨2上的两个插槽21相互对应平行,两根副龙骨3分别插接于左右相邻的且对应平行的插槽21中,实现副龙骨3与主龙骨2的初步安装。

如图1所示,副龙骨3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壁上一体成型有楔形块31,楔形块31分别抵接于左右相邻的主龙骨2的外侧,分别从左右两侧对主龙骨2进行限位,从而使副龙骨3插接后,副龙骨3不会相对主龙骨2左右移动,实现初步的定位。

如图1、4所示,楔形块31与主龙骨2通过固定结构6相互连接固定,

如图4、5所示,固定结构6包括凸块7与卡接槽8,凸块7与卡接槽8相互配合;楔形块31靠近主龙骨2的侧壁中部形成有凸块7,主龙骨2与凸块7对应处形成有卡接槽8,通过对应的凸块7与卡接槽8实现楔形块31与主龙骨2的进一步连接。

如图5所示,凸块7朝向卡接槽8的侧壁沿竖直方向形成齿条71,卡接槽8与齿条71对应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齿部81,当凸块7容置于卡接槽8中并可沿竖直方向滑移时,齿条71与齿部81始终啮合,由此通过齿条71与齿部81的配合,保证副龙骨3与主龙骨2连接的稳定性,由此实现副龙骨3与主龙骨2的便捷拆装,同时避免副龙骨3受到震动与主龙骨2分离导致结构不够牢固造成危险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不同格栅单元1的左右衔接的副龙骨3之间通过配合结构9连接固定,配合结构9包括延伸块91与配合槽92,副龙骨3的左侧壁的上下两端形成有配合槽92,副龙骨3的右侧壁的上下两端一体成型有延伸块91,相对应的延伸块91可插接于配合槽92中实现副龙骨3之间的连接固定,同时也满足副龙骨3之间便捷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安装格栅吊顶时,首先预安装左右相邻的两根主龙骨2,然后将前后相邻的两根副龙骨3分别垂直插接于左右相邻的两根主龙骨2的插槽21中,此时楔形块31的凸块7沿着卡接槽8使之向下滑移,且齿条71与齿部81相啮合,使插接过程更稳定,同时也增强主龙骨2与副龙骨3连接的结构的强度。

然后将另一主龙骨2的定位板42对应于一个主龙骨2的定位槽41,并使插板43沿着凹槽44插入,实现定位板42与定位槽41的配合固定,并可由此依次实现前后的主龙骨2之间的衔接。

接着可将另一副龙骨3的延伸块91插入对应衔接的副龙骨3的配合槽92中,实现左右的副龙骨3之间的衔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