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2921发布日期:2019-04-09 21:2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



背景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是本世纪初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脚手架技术,对我国施工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将高处作业变为低处作业,将悬空作业变为架体内部作业,具有显著的低碳性,高科技含量和更经济、更安全、更便捷等特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指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主要由附着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座、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升降机构及控制装置等构成。其中,导轨设置于附着支座与架体之间,对架体的升降起到导向作用。

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导轨一般采用“工”字形结构,由槽钢加工而成,整体结构较重。此外,附着支座上安装两滚轮嵌入“工”字形导轨两侧,起到滚动连接,这种敞开式的结构容易在滚轮轨道上粘附水泥或者受到外力冲击变形,导致导向效果不好。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296354U就揭示了这样一种导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量轻、不易变形的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其包括导轨(1)、滚轮机构(2)、支撑座(3)、第一螺杆(4) 和架体(5),第一螺杆(4)紧固连接支撑座(3)与墙体,导轨(1)与架体(5) 固定连接,导轨(1)包括背板(11)和两“C”形侧板(12),两“C”形侧板 (12)开口相对且分别固定于背板(11)表面,背板(11)和两“C”形侧板(12) 之间共同围合成滚轮通道(13),滚轮机构(2)包括连杆(21)和两组滚轮(22),两组滚轮(22)设置于滚轮通道(13)内且分别与连杆(21)可转动连接,连杆(21)与支撑座(3)可拆卸式连接。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滚轮机构(2)包括四个滚轮(22),连杆(21)为“Y”形部件,还包括两转轴(23),两转轴(23)分别穿过连杆 (21)底部分支且与之固定连接,四个滚轮(22)两两嵌套在转轴(23)两端且与之可转动连接,连杆(21)顶部杆件与支撑座(3)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机构(2)还包括四个限位片(24)、四个螺栓(25),四个限位片(24)分别设置于四个滚轮(22)端面且嵌套在转轴(23)上,四个螺栓 (25)分别紧固连接限位片(24)和转轴(2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机构 (2)还包括一快拆轴(26),支撑座(3)上设置有圆柱形嵌入槽(31),连杆 (21)顶部伸入圆柱形嵌入槽(31)内,连杆(21)顶部和圆柱形嵌入槽(31) 上分别设置有贯穿孔,快拆轴(26)穿过贯穿孔。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支顶器(6),背板(11)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通槽(14),支顶器(6)顶部设置有弧形槽(61),支顶器(6) 端部与支撑座(3)铰连接,支顶器(6)顶部穿过滚轮通道(13),通槽(14) 顶部边沿嵌入弧形槽(61)内。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扭簧(7),扭簧(7)包括两弹簧件(71)和“U”形连接件(72),“U”形连接件(72)由两弹簧件(71) 其中一引出端连接而成,两弹簧件(71)分别与支撑座(3)铰连接,两弹簧件 (71)另外一引出端分别与支撑座(3)相互抵持,“U”形连接件(72)抵持在支顶器(6)上表面。进一步优选的,支顶器(6)包括第二螺杆(62)、圆筒(63)、顶头(64)和快拆螺栓(65),第二螺杆(62)一端与支撑座(3)铰连接、另一端伸入圆筒(63)内并与之螺纹连接,圆筒(63)头部伸入顶头(64)内,圆筒(63)头部设置有环形槽(66),顶头(64)上设置有贯穿槽(67),快拆螺栓(65)穿过贯穿槽(67)且嵌入环形槽(66)内。更进一步优选的,圆筒(63)靠近第二螺杆(6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扳手夹持面(68)。更进一步优选的,顶头(64)顶部设置有倾斜面,通槽(14)设置于倾斜面上,还包括两限位杆(69),分别由顶头(64)两侧面延伸而出,两限位杆(69)设置于滚轮通道(13)内。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支撑座(3)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34),连接孔(34)周围设置有支撑筋(32),还包括两垫片(33),垫片(33) 抵持在支撑筋(32)表面,第一螺杆(4)穿过垫片(33)、连接孔(34)并紧固连接垫片(33)与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两“C”形侧板的导轨,滚轮嵌入导轨内移动,可防止粘附水泥或者受到外力冲击变形,重量更轻;

(2)采用的支顶器可以方便地调节长度和拆卸,配合扭簧,起到防坠功能;

(3)滚轮机构连接稳固,便于拆装;

(4)支撑座与墙体连接牢固,固定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支撑座部分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导轨部分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滚轮机构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滚轮机构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扭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其包括导轨1、滚轮机构2、支撑座3、第一螺杆4和架体5、支顶器6和扭簧7。

其中,架体5,承载施工人员,导轨1与架体5固定连接,通过导轨1驱动架体5相对于墙体上下移动。

支撑座3,附着在墙体上。具体的,第一螺杆4紧固连接支撑座3与墙体。具体的,如图3所示,支撑座3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连接孔34,连接孔34周围设置有支撑筋32,还包括两垫片33,垫片33抵持在支撑筋32表面,第一螺杆 4穿过垫片33、连接孔34并紧固连接垫片33与墙体。如此,可起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导轨1,起到导向作用。常用的导轨为外导式结构,一般采用“工”字形结构,由槽钢加工而成,整体结构较重。滚轮嵌入“工”字形导轨两侧,起到滚动连接,这种敞开式的结构容易在滚轮轨道上粘附水泥或者受到外力冲击变形,导致导向效果不好。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导轨1包括背板11和两“C”形侧板12,两“C”形侧板12开口相对且分别固定于背板11表面,背板11和两“C”形侧板12之间共同围合成滚轮通道13。如此,滚轮机构2嵌入滚轮通道 13内,“C”形侧板12可对外界水泥起到遮挡作用,防止外力冲击变形。

滚轮机构2,滚动连接导轨1和支撑座3。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其包括连杆21和两组滚轮22,两组滚轮22设置于滚轮通道13内且分别与连杆 21可转动连接,连杆21与支撑座3可拆卸式连接。如此,滚轮机构2可在滚轮通道13内上下移动。具体的,滚轮机构2包括四个滚轮22,连杆21为“Y”形部件,还包括两转轴23,两转轴23分别穿过连杆21底部分支且与之固定连接,四个滚轮22两两嵌套在转轴23两端且与之可转动连接,连杆21顶部杆件与支撑座3可拆卸式连接。如此,滚轮机构2在滚轮通道13内的滚动更加稳定。具体的,所述滚轮机构2还包括四个限位片24、四个螺栓25,四个限位片24 分别设置于四个滚轮22端面且嵌套在转轴23上,四个螺栓25分别紧固连接限位片24和转轴23。作为连杆21与支撑座3的可拆卸式连接方式,所述滚轮机构2还包括一快拆轴26,支撑座3上设置有圆柱形嵌入槽31,连杆21顶部伸入圆柱形嵌入槽31内,连杆21顶部和圆柱形嵌入槽31上分别设置有贯穿孔,快拆轴26穿过贯穿孔。如此,在四个滚轮22嵌入滚轮通道13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快拆轴26快速拆卸滚轮机构2与支撑座3。

为了防止导轨1坠落,还包括支顶器6,如图2所示,结合图5,背板11 表面设置有矩阵排列的通槽14,支顶器6顶部设置有弧形槽61,支顶器6端部与支撑座3铰连接,支顶器6顶部穿过滚轮通道13,通槽14顶部边沿嵌入弧形槽61内。为了方便支顶器6的拆卸和安装,支顶器6包括第二螺杆62、圆筒 63、顶头64和快拆螺栓65,第二螺杆62一端与支撑座3铰连接、另一端伸入圆筒63内并与之螺纹连接,圆筒63头部伸入顶头64内,圆筒63头部设置有环形槽66,顶头64上设置有贯穿槽67,快拆螺栓65穿过贯穿槽67且嵌入环形槽66内。如此,可通过转动圆筒63,调节支顶器6的长度,适应不同尺寸的应用环境,通过快拆螺栓65,快速的拆卸或者安装支顶器6。具体的,圆筒63 靠近第二螺杆62的一端表面设置有扳手夹持面68,如此,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螺栓连接顶头与螺杆,且螺栓靠近顶头设置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将扳手夹持面 68设置于远离顶头64的一侧,方便扳手转动。具体的,顶头64顶部设置有倾斜面,通槽14设置于倾斜面上,还包括两限位杆69,分别由顶头64两侧面延伸而出,两限位杆69设置于滚轮通道13内。如此,两限位杆69在滚轮通道13 内,内移动,可起到限位的作用;顶头64顶部设置有倾斜面,方便顶头64伸入通槽14内并抵持固定。

在导轨1上升时,支顶器6一并移动,并且在导轨1固定后,通槽14顶部边沿快速嵌入弧形槽61内。因此,还包括扭簧7,如图7所示,其包括两弹簧件71和“U”形连接件72,“U”形连接件72由两弹簧件71其中一引出端连接而成,两弹簧件71分别与支撑座3铰连接,两弹簧件71另外一引出端分别与支撑座3相互抵持,“U”形连接件72抵持在支顶器6上表面。如此,在导轨1 上升过程中,扭簧7对支顶器6施加一朝向导轨1的力,使支顶器6始终贴近导轨1;在导轨1发生意外坠落时,支顶器6对导轨1始终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坠落。

本实用新型的内导式升降脚手架附墙装置的使用方式如下:

首先,通过第一螺杆4紧固连接支撑座3与墙体;

其次,在导轨1上升时,滚轮22在滚轮通道13内上升,扭簧7对支顶器6 施加一朝向导轨1的力,使支顶器6始终贴近导轨1;

在导轨1发生意外坠落时,支顶器6对导轨1始终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其坠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