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防水隔热双层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380发布日期:2019-04-03 00:0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防水隔热双层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屋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防水隔热双层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极端热湿气候区是指某地近地表面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太阳辐射参数的峰值和平均值常年处于地表极高值区间,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大都属于此种类型。该区域既有建筑中至少80%存在热工性能差、能耗高的问题,并且近30%的屋面没有任何隔热措施。屋面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一部分,虽所占面积比例比较少,但屋面能耗约占房屋能耗的10%,屋面的热工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室内舒适热环境的营造,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中并没有特别针对极端热湿气候给予规范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防水隔热双层屋面结构,该结构能有效降低下屋面板的表面温度,且下结构层渗水率极低,降温隔热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防水隔热双层屋面结构,包括有下屋面板、女儿墙、上屋面板、剪力键;所述下屋面板为建筑顶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结构,该下屋面板外端修筑有女儿墙;所述下屋面板距离顶面一定距离修筑有上屋面板,该上屋面板与女儿墙相连接,且上屋面板与下屋面板之间修筑有剪力键;所述下屋面板顶面依次叠合铺设有下屋面板找坡找平层、下屋面板防水层、隔热层和下屋面板保护层;所述上屋面板顶面依次叠合铺设有上屋面板找坡找平层、上屋面板防水层和上屋面板保护层;所述女儿墙离上屋面板底面一定距离位置设置有挖空格,其中安装有百叶窗。

作为优选,所述下屋面板找坡找平层及其上结构层、上屋面板找坡找平层及其上结构层均设置有向室内方向的2%斜率。

作为优选,所述剪力键为直径300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该剪力键布置间距为800mm-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能有效降低下屋面板的表面温度,且下结构层渗水率极低,降温隔热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双层屋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下屋面板,2为女儿墙,3为上屋面板,4为剪力键,1-1为下屋面板找坡找平层,1-2为下屋面板防水层,1-3为隔热层,1-4为下屋面板保护层,2-1为百叶窗,3-1为上屋面板找坡找平层,3-2为上屋面板防水层,3-3为上屋面板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极端热湿地区的防水隔热双层屋面结构,包括有下屋面板1、女儿墙2、上屋面板3、剪力键4;所述下屋面板1为建筑顶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结构,该下屋面板1外端修筑有女儿墙2;所述下屋面板1距离顶面一定距离修筑有上屋面板3,该上屋面板3与女儿墙2相连接,且上屋面板3与下屋面板1之间修筑有剪力键4;所述下屋面板1顶面依次叠合铺设有下屋面板找坡找平层1-1、下屋面板防水层1-2、隔热层1-3和下屋面板保护层1-4;所述上屋面板3顶面依次叠合铺设有上屋面板找坡找平层3-1、上屋面板防水层3-2和上屋面板保护层3-3;所述女儿墙2离上屋面板3底面一定距离位置设置有挖空格,其中安装有百叶窗2-1。

具体实施时,所述下屋面板找坡找平层1-1及其上结构层、上屋面板找坡找平层3-1及其上结构层均设置有向室内方向的2%斜率。

具体实施时,所述剪力键4为直径300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该剪力键布置间距为800mm-1000mm。

实际操作时,上下结构层通过剪力键4连接,中间形成空气夹层,并在空气夹层的女儿墙2处设置通风百叶窗2-1。上层屋面也对太阳辐射起到遮挡作用,使进入空气夹层的热量减小,再通过夹层的通风散热,使进入室内的热量进一步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