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5462发布日期:2019-03-08 17:2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板围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挡板。



背景技术:

挡板按照使用环境可分为地面挡板和水中挡板两种。现有技术中的地面挡板为主要包括挡板本体(最常见的为彩钢瓦)、支柱和/或底座,支柱和/或底座用于与定位基面(包括地面)固定连接,或者在定位基面(包括地面)上呈现树立状态。树立状态挡板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在挡板中设置内腔,在内腔中注入水等液体;第二、选用混凝土等密度较大的材料制备底座;第三、挡板本体或立柱或底座直接与地面的预埋件或者固定件螺纹连接。挡板本体侧边之间采用立柱连接或者扎带绑接。现有技术中的水中挡板结构类似CN205840413U所述的泳池护栏,护栏与立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结构的缺陷在于:首先,挡板本体、支柱和/或底座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繁琐,不利于快速装卸,多次拆装后的螺孔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滑丝等问题;其次,具有内腔的挡板多为塑料材质,主要用于地面上,不适用于水池中;水中隔板例如泳池的深浅区挡板上需要设置过水的通孔或者间隔,通常的结构是在预定的位置设置螺孔,螺栓处受力集中。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挡板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挡板,采用插接方式,挡板的安装拆卸更方便。

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挡板,包括立柱和设置在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单元挡板,立柱相互平行设置且立柱底端与基面连接,立柱表面设置有插槽,单元挡板包括挡板本体和设置在挡板本体两侧边的插接条,插接条与插槽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为T形槽或燕尾槽,相邻两立柱的插槽槽口相对设置。

作为地面挡板使用时,基面为地面,作为泳池的水中挡板使用时,基面为泳池底面,基面与地面之间的固定连接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注水底座实现,也可通过螺栓连接实现。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立柱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盖,立柱与限位盖之间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限位盖的外缘盖设在插槽顶端。通常的,立柱为型材,组合挡板设置在地面上时,可省去限位盖,应用于水中时可避免误伤游泳者。进一步的,限位盖的顶面圆滑过渡。

为了进一步降低立柱侧面端角的安全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立柱的周向侧面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插槽,相邻两插槽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圆滑过渡且形状一致的端角弧板。

为了减小立柱的自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立柱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轴向与立柱的轴向一致。

为了进一步减小立柱的自重,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插槽的槽壁与端角弧板围合形成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轴向与立柱的轴向一致。上述结构中第二通孔围合设置在第一通孔的外周,且在第一通孔的外周均匀分布。

为了便于限位盖与立柱之间的固定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限位盖的底面设置有凸起,凸起与第一通孔相配合,凸起与立柱通过自攻螺栓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凸起为凸片,凸片与第一通孔侧壁之间为面接触或间隙配合。进一步的,凸片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凸片围绕限位盖的中心轴均匀分布设置。进一步的,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八边形,凸片数量为4个,凸片相间隔的第一通孔平面状侧壁面接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相邻立柱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单元挡板,单元挡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柱,间隔柱插接设置在插槽中。上述结构中间隔柱的顶面与上层的单元挡板插接条贴合,间隔柱的底面与下层的单元挡板插接条贴合。可根据间隔的高度替换间隔柱,或者采用不同数量的单元截断组合成间隔柱。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挡板本体上设置有加强筋和/或过液孔。

拆卸挡板时,如果立柱的高度过高,则间隔柱的取出比较繁琐,需要沿插槽的槽口慢慢移出,为了将间隔柱与插接条可拆卸式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插接条顶端和/或底端设置有T形或者燕尾形的柱状凹陷部,柱状凹陷部的开口位于插接条的竖向侧面以及相应的顶面和/或底面上,间隔柱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柱状凹陷部插接配合,柱状凹陷部的轴向与间隔柱的轴向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组合挡板中通过在相邻的立柱上设置槽口相对的燕尾槽或T形槽,利用燕尾槽或T形槽的限位作用提高组合挡板的结构稳定性,上述挡板不仅适用于地面上,也适用于水下,减少了挡板连接中螺栓的数量,使挡板的安装和拆卸更便捷;

与现有技术中的彩钢瓦挡板本体相比,单元挡板可制成比较小的尺寸,拆卸运输占用空间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挡板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结构主视图;

图5是实施例2中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立柱和限位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4中单元挡板与间隔柱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单元挡板;21、挡板本体;22、插接条;3、插槽;4、端角弧板;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加强筋;8、过液孔;9、限位盖;10、凸片;11、间隔柱;12、柱状凹陷部;13、插接块;14、自攻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实施例1组合挡板,包括立柱1和设置在相邻两立柱之间的单元挡板2,立柱1相互平行设置且立柱1底端与基面连接,立柱1表面设置有插槽3,单元挡板2包括挡板本体21和设置在挡板本体21两侧边的插接条22,插接条22与插槽3相配合,插槽3为T形槽或燕尾槽,相邻两立柱的插槽3槽口相对设置。

实施例1中立柱1的周向侧面设置有两个槽口相背的插槽3。

实施例2

如图3-5所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区别在于,立柱1的周向侧面均匀分布设置有四个插槽3,相邻两插槽3的槽壁之间连接有圆滑过渡且形状一致的端角弧板4。

立柱1的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5,第一通孔5的轴向与立柱1的轴向一致。

插槽3的槽壁与端角弧板4围合形成第二通孔6,第二通孔6的轴向与立柱1的轴向一致。

挡板本体21上设置有加强筋7和过液孔8。

相邻立柱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单元挡板2,单元挡板2之间设置有间隔柱11,间隔柱11插接设置在插槽3中。

实施例3

如图6-7所示,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立柱1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盖9,立柱1与限位盖9之间通过自攻螺栓14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限位盖9的外缘盖设在插槽3顶端。限位盖9的底面设置有凸起为凸片10,凸片10与第一通孔侧壁之间为面接触。

面接触状态下,采用自攻螺栓穿透插槽槽底和凸片时,限位盖9不容易发生相对位移或者脱离立柱,且耗时较少。另外,独立的凸片装配时发生弹性变形,更容易形成面接触的状态。

实施例4

如图8所示,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3,区别在于,插接条22顶端和底端设置有T形的柱状凹陷部12,柱状凹陷部12的开口位于插接条22的竖向侧面以及相应的顶面和底面上,间隔柱11的端部设置有插接块13,插接块13与柱状凹陷部12插接配合,柱状凹陷部12的轴向与间隔柱11的轴向相垂直。

实施例1安装时,首先将立柱的底端固定,注意将两相邻立柱的插槽槽口相对设置,然后经由立柱的顶端依次放入单元挡板,使得插接条与插槽相配合。

实施例2安装过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的安装过程基于实施例1安装过程,区别在于:

1、在立柱之间单元挡板、间隔柱间隔设置;

2、当立柱之间的单元挡板插接完成后,盖上限位盖,将自攻螺栓经由插槽与第一通孔夹设的插槽槽底钉入,并打穿凸片,实现限位盖与立柱的固定连接;

实施例4首先通过插接块13与柱状凹陷部12的配合,将插接条22先连接到单元挡板2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