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墙基层节点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0354发布日期:2019-05-15 22:20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墙基层节点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隔墙基层节点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隔墙是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墙。隔墙不承重,因此要求轻、薄,一般采用内部中空的结构。

隔墙位于地平面以下的部分称为基层,对建筑物底层的隔墙来说,由于隔墙直接与地面进行固定,因此地面以下含有的水分会通过中空结构进入到隔墙的内部,从而使得隔墙的内部潮湿,时间一久,隔墙就会受潮发霉甚至损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墙基层节点的防水结构,达到降低地下水分进入隔墙内部造成的损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隔墙基层节点的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墙体的内部开设有贯通的空心腔,墙体底部埋于地面的部分为基层结构,所述空心腔的底部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隔水板,隔水板上开设有两个上下对正的隔水腔,两个隔水腔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阻水板和第二阻水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空心腔的底部设置与之相适配的隔水板,且隔水板上开设有上下对正的两个隔水腔。隔水板的设置可以防止地下的水分从空心腔底部进入到墙体的内部,在两个隔水腔内设置第一阻水板和第二阻水板,可以将渗透上来的水分进行进一步的吸收和阻隔,进一步降低了地下的水分渗透进入到隔墙内从而对隔墙造成损坏。

较佳的,所述第一阻水板为丁基橡胶材质的第一阻水板,第一阻水板位于靠近地面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丁基橡胶具有突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并且耐热、耐氧化、耐老化,因此将丁基橡胶材质的第一阻水板放置在靠近地面一端的隔水腔内,能够防止水分渗透进入到墙体的内部。

较佳的,所述第二阻水板为泡沫玻璃材质的第二阻水板,第二阻水板位于第一阻水板的上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泡沫玻璃是由碎玻璃、发泡剂、改性添加剂和发泡促进剂等,经过细粉碎和均匀混合后,再经过高温融化、发泡、退火而制成的无机非金属玻璃材料,它是由大量直径为1至2毫米的均匀气泡结构组成,因此具有较好的吸水功能,因此以泡沫玻璃作为第二阻水板的材质,可以将渗透进隔水板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降低进入墙体内部的水分,防止墙体受潮损坏。

较佳的,所述隔水板上插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末端呈尖锐状,固定柱从上至下穿过隔水板并插入地面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的末端呈尖锐状,将固定柱插设于隔水板上,并自上而下穿过隔水板将固定柱插入地面中,可以利用固定柱将隔水板在墙体内底部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提高了隔水板的放置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墙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相适配的防水垫,防水垫上开设有与空心腔对正的空心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垫与墙体的底部固接且空心腔和空心槽对正,因此防水垫可以将墙体底部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分盖住,从而阻隔了从墙体底部渗透而入的水分,进一步保护了墙体不受潮损坏。

较佳的,所述防水垫为涂层钢板材质的防水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涂层钢板又称镀层钢板,是在具有良好深冲性能的低碳钢表面涂覆锌、锡、铝等合金形成的,涂层钢板通过与水分发生电化学反应起到防腐蚀效果,从而使得防水垫能够对墙体底部进行持续保护。

较佳的,所述基层结构的四周固定设置有防水保护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基层结构的四周固设防水保护套,因此在将墙体的基层结构部分埋于地下时,防水保护套可以对墙体进行进一步的防水保护,提高墙体的防潮效果。

较佳的,所述防水保护套为薄钢板材质的防水保护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薄钢板作为防水保护套将墙体的基层结构的四周完全包覆住,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水分通过基层结构的四周渗透进入墙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效果。

较佳的,所述防水保护套上涂有一层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进一步提高防水保护套的防水效果。

较佳的,所述防水层为丙烯酸防水涂料的防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丙烯酸防水涂料是以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加入其它添加剂而制得的单组份水乳型防水涂料,以丙烯酸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为封闭体系,整体防水效果好,从而大大提高基层结构的防水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空心腔底部设置隔水板,有效降低了地下水分渗透进入到墙体内部的量,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效果从而有效防止墙体被损坏;

2、通过在隔水板的两个隔水腔内设置第一阻水板和第二阻水板进一步提高了隔水板的隔水效果;

3、通过在墙体的底部固定设置防水垫,进一步保护墙体不被从地下渗透而上的水分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体;11、空心腔;12、基层结构;2、隔水板;21、隔水腔;3、第一阻水板;4、第二阻水板;5、固定柱;6、防水垫;61、空心槽;7、防水保护套;8、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隔墙基层节点的防水结构,结合图1和图2,包括固定设置于地面8的墙体1,墙体1的中间开设有上下贯穿的空心腔11,墙体1位于地面8以下的部分为基层结构12,空心腔11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隔水板2,隔水板2的横截面与空心腔11的横截面相同,隔水板2上开设有上下两层水平设置的隔水腔21,其中,位于下层的隔水腔21中放置有与隔水腔21相适配的第一阻水板3,位于上层的隔水腔21中放置有与隔水腔21相适配的第二阻水板4。隔水板2可以减少从地下向上渗透进入空心腔11的水分,从而降低墙体1内部的受潮程度、保护墙体1不因受潮严重而损坏。

第一阻水板3为丁基橡胶材质的第一阻水板3,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丁基橡胶具有突出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并且耐热、耐氧化、耐老化,因此将丁基橡胶材质的第一阻水板3放置在靠近地面8一端的隔水腔21内,能够防止水分渗透进入到墙体1的内部。

第二阻水板4为泡沫玻璃材质的第二阻水板4,泡沫玻璃是由碎玻璃、发泡剂、改性添加剂和发泡促进剂等,经过细粉碎和均匀混合后,再经过高温融化、发泡、退火而制成的无机非金属玻璃材料,它是由大量直径为1至2毫米的均匀气泡结构组成,因此具有较好的吸水功能,因此以泡沫玻璃作为第二阻水板4的材质,可以将渗透进隔水板2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进一步降低进入墙体1内部的水分,防止墙体1受潮损坏。

如图1所示,以墙体1长度较长的边与长度方向,隔水板2沿墙体1长度方向上插设有多根竖直的固定柱5,固定柱5从上至下穿过隔水板2以及第一阻水板3、第二阻水板4,并且固定柱5的底端为尖锐状,以便于固定柱5竖直插入地下。固定柱5可以将隔水板2稳定地固定在空心腔11的底部,从而使得隔水板2不会轻易发生晃动,提高防水能力。

如图2所示,墙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水垫6,防水垫6的横截面与墙体1底面的横截面相同,防水垫6上开设有与空心腔11对正相同的空心槽61,防水垫6为涂层钢板材质的防水垫6,涂层钢板又称镀层钢板,是在具有良好深冲性能的低碳钢表面涂覆锌、锡、铝等合金形成的,涂层钢板通过与水分发生电化学反应起到防腐蚀效果,从而使得防水垫6能够对墙体1底部进行持续保护。

结合图1和图2,墙体1底部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水保护套7,即防水保护套7套设于基层结构12的外表面,且防水保护套7向上超出地平线一段距离,防水保护套7采用薄钢板材质,薄钢板作为防水保护套7将墙体1的基层结构12的四周完全包覆住,因此可以有效防止水分通过基层结构12的四周渗透进入墙体1,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墙体1的防潮效果。

防水保护套7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一层丙烯酸防水涂料材质的防水层(图中未示出),丙烯酸防水涂料是以纯丙烯酸聚合物乳液为基料,加入其它添加剂而制得的单组份水乳型防水涂料,以丙烯酸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为封闭体系,整体防水效果好,从而大大提高基层结构12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将墙体1安装于地面8,且基层结构12处于地面8以下,隔水板2可以将从地下渗透而上的水分进行初步隔绝,一小部分渗入隔水板2的水分以及顺着固定柱5与隔水板2的配合间隙向上渗透的水分或被第一阻水板3隔绝、或被第二阻水板4吸收,从而大大降低了进入墙体1内部的水分含量。同时,一方面,防水垫6将墙体1底部与地面8之间进行隔绝,从而降低从墙体1底部向上渗透的水分对墙体1的影响,另一方面,防水保护套7将基层结构12的外表面与地面8之间进行隔绝,进一步防止水分从基层结构12的外表面渗透进入墙体1内,提高防水能力。综上,通过设置隔水板2、第一阻水板3、第二阻水板4、防水垫6以及防水保护套7,有效降低了进入墙体1内部的水分,从而保护墙体1不会过分受潮导致损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