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2259发布日期:2019-05-07 20:2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成房屋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其主要概念是通过在工厂预制墙体、屋面等,按照设计要求加工以钢结构为代表的承重结构,能够迅速组装成套房屋的一种建房模式。

集成房屋特点是一种专业化的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安装便捷、运输便捷、仓储,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的临时或具有永久性质的房屋。广泛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域等用房。集成房屋重量轻、湿地作业少、工期短、热工性能好,所用建材大部分可回收利用降解、造价低、是绿色环保的房屋。尤其是砖混结构不环保,大量使用粘土,破坏生态减少了耕地,因此,集成房屋在科技上的突破和应用,将是长期的,将会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模式,使得人类的居住成本变得更小,居住环境变得更好。更能在环境保护上做出重大作用。

随着集成房屋应用的项目类型变得更加广泛,市场上对一些功能型的箱体也产生了更多的需求。目前,集成办公、旅游建筑等其他相关类型的集成房屋均没有适配的集中空调系统,建设冷热源机房需要提前选址、投入时间、耗费大量施工时间。建设好的制冷建筑不能移动,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以满足集成建筑及其他建筑对冷热源的要求,解决了集成建筑空调水系统冷热源机房的布设问题,集装箱结构具有移动性、较强的适应性、节约建造时间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结构,包括设备间和风冷机组模块,

所述设备间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水泵、膨胀水箱、软化水箱、定压补水装置和控制柜;

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由角柱一、底框梁和顶框梁构成的架体、设置在相邻角柱一之间的墙板、铺设在顶框梁顶部的顶板和铺设在底框梁顶部的底板;

所述底框梁和顶框梁分别向外延伸,底框梁的延伸段和顶框梁的延伸段之间通过角柱二连接,风冷机组模块设置在设备间外侧、底框梁的延伸段上;

水体经水泵通过管路泵送至软化水箱的入水口,软化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膨胀水箱的入水口连通,膨胀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将水送入风冷机组模块内;

所述定压补水装置设置在软化水箱的出水口与膨胀水箱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框架结构的一侧墙板上设置有门和通风百叶;门为外开的防火门。

进一步,风冷机组模块提供空调冷冻水和/或空调热水。

进一步,框架结构的底板上设置有地漏。

进一步,框架结构外侧面挂设有钢丝网。

进一步,风冷机组模块为若干台风冷空调机组,相邻风冷空调机组之间留有检修空间。

进一步,风冷空调机组为1-3台。

进一步,墙板包括外墙板和敷设在外墙板内侧面的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层;其中,外墙板为厚度1.6mm的钢板,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层厚度为50mm。

进一步,底板由上而下依次包括有承接板、玻璃丝绵卷毡层和彩钢板封底层;其中承接板为厚度2mm的钢板,彩钢板封底层的厚度为0.5mm。

进一步,顶板由上至下依次为波纹板层、型钢杆件和玻璃丝绵复合板层;波纹板层厚度为2mm,玻璃丝绵复合板层厚度为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以集装箱为主体结构,箱体结构简单、设备齐全,布置灵活,功能完善、设计合理、成本可控、拆装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方便的调运到指定地点,使生产、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搭设非常规范,可以有效节约制造时间,避免材料浪费。功能模块设备安装安全可靠,室外机组设备与外界环境接触良好换热充分,附属设备集中安置于设备间内,管线布置紧凑合理,整体功能完善高效。可满足建筑对空调系统冷热源机房的需求。外墙采用高碳钢板与彩钢玻璃丝绵夹心复合板相结合,不仅防火性能好,与主体建筑风格统一,更具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南立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北立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是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底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设备间、11-膨胀水箱、12-软化水箱、13-定压补水装置、

14-墙板、141-外墙板、142-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层、

15-角柱一、16-底框梁、17-顶框梁、18-角柱二、19-门、20-通风百叶、

21-顶板、211-波纹板层、212-型钢杆件、213-玻璃丝绵复合板层、

22-底板、221-承接板、222-玻璃丝绵卷毡层、223-彩钢板封底层、

2-风冷空调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包括设备间1和风冷机组模块,所述设备间1包括框架结构和设置在框架结构内的水泵、膨胀水箱11、软化水箱12、定压补水装置13和控制柜。

如图2所示,所述框架结构包括由角柱一15、底框梁16和顶框梁17构成的架体、设置在相邻角柱一15之间的墙板14、铺设在顶框梁17顶部的顶板21和铺设在底框梁16 顶部的底板22;具体的,墙板14包括外墙板141和敷设在外墙板141内侧面的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层142;其中,外墙板141为厚度1.6mm的钢板,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层142厚度为50mm。底板22由上而下依次包括有厚度2mm的钢板承接板221、玻璃丝绵卷毡层222 和厚度0.5mm彩钢板封底层223。顶板21由上至下依次为厚度2mm波纹板层211、型钢杆件212和厚度50mm玻璃丝绵复合板层213。设备间1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

如图3所示,底框梁16和顶框梁17分别向外延伸,底框梁16的延伸段和顶框梁17 的延伸段之间通过角柱二18连接并构成一块用于放置风冷机组模块的延伸区域。风冷机组模块可以设置在设备间1外侧、底框梁16的延伸段上。风冷机组模块包括一至三台风冷空调机组,相邻风冷空调机组2之间留有检修空间。风冷机组模块提供空调冷冻水和/或空调热水。

水体经水泵通过管路泵送至软化水箱12的入水口,软化水箱12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膨胀水箱11的入水口连通,膨胀水箱1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将水体送入风冷机组模块内;所述定压补水装置13设置在软化水箱12的出水口与膨胀水箱11的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

如图4、图5所示,框架结构的一侧墙板14上还设置有外开的防火门和通风百叶20。其中,通风百叶20可以有效增加设备间1的通风换气能力,提高人体的舒适度。框架结构的底板22上设置有地漏。框架结构外侧面挂设有钢丝网,以增强设备安全性、减少外界破坏带来损失影响。

上述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一,按照深化后的图纸,裁料;

步骤二,焊接拼装设备间1;

进一步参照图6、图7、图8所示,箱体墙板14包括外墙板141和敷设在外墙板141内侧面的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外墙板141为厚度1.6mm的钢板,玻璃丝绵彩钢夹芯板厚度为 50mm;箱体顶板21由上至下依次为波纹板和玻璃丝绵复合板,波纹板厚度为2mm,玻璃丝绵复合板厚度为50mm;箱体底板22由上至下依次为2mm厚的钢板承接板221、玻璃丝绵卷毡和0.5mm厚的彩钢板封底;

步骤三,将水泵、膨胀水箱11、软化水箱12、定压补水装置13和控制柜放入拼装好的设备间1内,连接管路;

步骤四,将风冷空调机组2放置在底框梁16的延伸段上,相邻风冷空调机组2之间留有检修空间;

步骤五,框架结构外侧面挂设有钢丝网;

步骤六,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冷机组模块集装箱,功能模块设备安装安全可靠,室外机组设备与外界环境接触良好换热充分,附属设备集中安置于设备间内。可满足建筑对空调系统冷热源机房的需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选址灵活、运行安全可靠。可以满足集成办公、旅游建筑以及其他建筑对冷热源的要求,解决了集成建筑空调水系统冷热源机房的布设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