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311发布日期:2019-06-19 02:14阅读:3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建筑防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屋顶的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中,一般需要在楼顶排设落水口,以便对于屋面的落雨或者积水进行导流,现有的排水方式一般有两种,直排式和侧排式。

直排式落水口是指屋面有天沟的建筑物,落水口直接从天沟排出,进入落水斗,但由于设有天沟,一方面是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天沟本身也容易发生淤积,需要时常进行清理。而侧排式落水口是指屋面没有天沟,有女儿墙,落水口需要从女儿墙内侧排出墙外,再拐90度弯进入落水斗,这种落水口设置方式比较美观大方,但由于存在转角,同时整个屋面都成为迎水过水面,因此对于防水的要求也更高,现有技术中存在防水效果不佳、防水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屋顶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解决了直排式不美观,容易淤积的问题,同时采用多重的防水措施,保证防水效果和导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屋顶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屋顶设有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屋面结构层的侧部设有外墙层,其特征在于,屋顶侧部设有落水斗,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上部铺设有防水层、保温层和保护层;落水斗呈L型,一端为喇叭状的进水口端,另一端为出水口端,进水口端处设有钢板网,防水层包括依次叠加铺设的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和底部隔离层,其中防水卷材铺设延伸至进水口端内,保温层和保护层的侧端面形成一个倾斜状的导水面,导水面与落水口的进水口端对应设置,使得雨水被引导流入落水口。

优选的,保温层与保护层之间设有顶部隔离层,保护层为刚性保护层,刚性保护层呈网格状,格内铺设细石混凝土,并且铺设单层双向钢筋网,相邻的网格缝隙之间嵌填防水密封膏;顶部隔离层采用无纺纤维布铺设而成,保护层、顶部隔离层和保温层的厚度之比为3:1:2。

进一步,落水斗的出水口端与外墙层相平行设置,落水斗设有L型的内侧面,其一侧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与外墙层上方,该内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与外墙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底部隔离层,底部隔离层采用水泥砂浆制成,防水卷材铺设延伸至进水口端内50-70mm处,底部隔离层与外墙层之间设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和密封膏填充体;落水斗的外侧面为一倾斜面,该倾斜面在尾端处向上弯折,其弯折的顶端处设有封口密封胶。

更进一步,倾斜状的导水面,其倾斜角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48度;钢板网的厚度为0.6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屋顶铺设了额外的防水层,防水层包括依次叠加铺设的防水涂料层、防水卷材和底部隔离层,其中防水卷材铺设延伸至落水斗的进水口端内,使得防水效果突出,层层重叠进行综合防水,保温层和保护层的侧端面形成一个倾斜状的导水面,导水面与落水口的进水口端对应设置,使得雨水被引导流入落水口,避免了雨水到处乱流,在屋顶造成局部的积水,导水引水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在屋顶的防水层上再铺设保温层和保护层,不仅对防水层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同时使得屋顶引水面与落水斗之间形成一个自然的落差,保证雨水不积存,能过通过道路进入落水斗,保证落水效果和彻底程度;

3、本实用新型的落水斗设置方便,整个屋顶的落水口防水结构简单合理,防水效果佳,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落水斗、2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3外墙层、4防水涂料层、5保温层、6保护层、7防水卷材、8底部隔离层、9顶部隔离层、10聚乙烯泡沫塑料板、20封口密封胶;

11进水口端、12出水口端、13钢板网、14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如何实践本实用新型。尽管结合其优选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这些实施方案只是阐述,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屋顶侧排式落水口防水结构,屋顶设有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2,屋面结构层的侧部设有外墙层3,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屋顶侧部设有落水斗1,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上部铺设有防水层、保温层5和保护层6;落水斗呈L型,一端为喇叭状的进水口端11,这个喇叭状的进水口端底部为平面,顶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保证进水的效果,另一端为出水口端12,进水口端处设有钢板网13,用以拦截一些落叶或者枯枝等杂物防止落水口被堵塞。

具体来说,防水层包括依次叠加铺设的防水涂料层4、防水卷材7和底部隔离层8,这里的防水涂料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涂覆而成,防水层的厚度为0.1-0.2mm,优选的防水层厚度为0.15mm,其中防水卷材铺设延伸至进水口端内,保温层和保护层的侧端面形成一个倾斜状的导水面,导水面与落水口的进水口端对应设置,使得雨水被引导流入落水口。 在屋顶的防水层上再铺设保温层和保护层,不仅对防水层起到进一步保护作用,同时使得屋顶引水面与落水斗之间形成一个自然的落差,保证雨水不积存,能过通过道路进入落水斗,保证落水效果和彻底程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保温层与保护层之间设有顶部隔离层9,保护层为刚性保护层,刚性保护层呈网格状,格内铺设细石混凝土,并且铺设单层双向钢筋网,相邻的网格缝隙之间嵌填防水密封膏,网格的大小为6m*6m,高度为20mm,单层双向钢筋网在网格的分格缝隙处断开;顶部隔离层采用无纺纤维布铺设而成,保护层、顶部隔离层和保温层的厚度之比为3:1:2,保温层采用建筑保温材料铺设,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落水斗的出水口端与外墙层相平行设置,落水斗设有L型的内侧面,其一侧面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与外墙层上方,该内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与外墙层之间铺设有一层底部隔离层,底部隔离层采用水泥砂浆制成,防水卷材铺设延伸至进水口端内50-70mm处,为了保证导水和防水的双重效果,铺设延伸至进水口端的防水卷材比较厚,需要达到2-4mm,这部分防水卷材上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呈Y型,便于导流,底部隔离层与外墙层之间设有聚乙烯泡沫塑料板10和密封膏填充体。

落水斗的外侧面为一倾斜面14,该倾斜面在尾端处向上弯折,并通过固定件使其固定于墙体上,其弯折的顶端处设有封口密封胶20。倾斜状的导水面,其倾斜角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48度,优选的夹角为42度,钢板网的厚度为0.6mm。

由上文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落水斗设置方便,整个屋顶的落水口防水结构简单合理,防水效果佳,使用寿命长。

应当指出,对于经充分说明的本实用新型来说,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的实施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