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5029发布日期:2019-05-21 21:4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吸音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板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音复合板。



背景技术:

吸音是声波撞击到材料表面后能量损失的现象,吸声可以降低室内声压级。吸声原理是给声音留下个进入的通道(无数连锦在一起的微小孔洞组成的通道,或者由数不清的纤维交织混在一起而形成数不清的细小缝隙)但是声音一旦进去就出不来了,由于通道太长,声音在里面钻来钻去,左右冲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起到了吸音的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472860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吸音复合板,该吸音复合板通过在表面设置吸音槽来增加其吸音能力。

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根据上述吸音原理可知,设置凹槽结构来增强吸音效果的原理在于声音在凹槽内不断反射的过程中逐渐消耗掉能量,使得声波的动能转换成热能。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设置了吸音槽,但其吸音槽的两侧壁为其支撑结构,因此声波在吸音槽内不断反射的过程中并不会将大部分的动能转换为热能,因此吸引效果依然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吸音复合板,其优势在于吸音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音复合板,包括面板、底板以及位于面板、底板之间的吸音棉,所述面板的正面设有多道平行的吸音槽,所述吸音槽的底部设有多个与吸音棉相连通的底孔,所述吸音槽的侧面设有多个与吸音棉相连通的侧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板和底板之间设置吸音棉来吸收声波,在声波进入吸音槽内不断反射的过程中,由于底孔、侧孔均与吸音棉相连通,因此声波会通过底孔、侧孔进入到吸音棉,将声波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吸音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的背面位于每两个吸音槽之间的位置均设有安装槽,所述侧孔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吸音棉的侧面成型有卡入安装槽内的凸条,所述侧孔正对凸条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凸条卡入安装槽内,使得吸音棉能够通过两侧的配合进行定位安装。同时直接将侧孔正对凸条,使得侧孔不斜向设置,直向设置正对凸条的侧孔更容易将声波引入,因此吸音效果也就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条上正对侧孔的位置均设有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凸条上设置圆槽进一步增加声波与吸音棉的接触面积,声波在圆槽内反射的过程会增加吸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槽的直径为侧孔直径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侧孔的直径较小,避免较大的杂质通过侧孔进入圆槽内影响吸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孔、底孔与吸音槽的内壁之间均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过渡可以在不增加圆孔直径的前提下,使得更多的声波能够被引入吸音棉,使得吸音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的正面、吸音槽内壁以及侧孔、底孔的内壁上均涂有虫胶清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表面涂虫胶清漆既可以保护面板,又能够使面板保持原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音棉的外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外侧框体,所述外侧框体的厚度与吸音棉的厚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音棉的外侧设置外侧框体来对吸音棉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避免吸音棉压缩导致板面塌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框体朝内一侧的中部成型有向外侧框体中心方向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吸音棉的周围一圈上设有与延伸板配合定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延伸板和凹槽进行配合对外侧框体和吸音棉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使得吸音棉的两侧更容易跟外侧框体配合对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框体设有穿过吸音棉插入延伸板内的大头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大头钉将吸音棉插紧固定在延伸板上,将吸音棉和外侧框体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侧框体和底板之间螺栓连接,所述外侧框体和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侧框体和面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使得两者紧密连接,安装牢靠。外侧框体和面板之间通过胶水粘合固定,避免在面板的表面流下痕迹,影响装饰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面板和底板之间设置吸音棉来吸收声波,在声波进入吸音槽内不断反射的过程中,由于底孔、侧孔均与吸音棉相连通,因此声波会通过底孔、侧孔进入到吸音棉,将声波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吸音效果更好;

2、在凸条上设置圆槽进一步增加声波与吸音棉的接触面积,声波在圆槽内反射的过程会增加吸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从底板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板;2、底板;3、吸音棉;4、吸音槽;5、安装槽;6、底孔;7、侧孔;8、凸条;9、圆槽;10、外侧框体;11、延伸板;12、凹槽;13、大头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吸音复合板,包括木质的面板1、底板2以及位于面板1、底板2之间的吸音棉3。

如图2所示,面板1的正面成型有多道竖直方向的吸音槽4,相邻的吸音槽4之间相隔的间距相等,面板1的背面正对每两个吸音槽4之间的位置均设有一道竖直方向的安装槽5。吸音槽4的底部开有多个底孔6,且在吸音槽4侧壁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开有多个与安装槽5相连通的侧孔7。侧孔7、底孔6与吸音槽4的内壁之间均圆弧过渡,面板1的正面、吸音槽4内壁以及侧孔7、底孔6的内壁上均涂有虫胶清漆,通过虫胶清漆保护面板1的表面不易被划损,且能够保持原木色泽。

如图2所示,吸音棉3的背向平整,其正面每相隔一定的间距就成型有竖直方向的凸条8,凸条8的形状大小均与安装槽5相契合。吸音棉3贴合在面板1的背面时,所有凸条8正好嵌入各自对应的安装槽5内。凸条8的两侧正对侧孔7的位置均成型有圆槽9,圆槽9的直径为侧孔7直径的两倍。

如图3所示,吸音棉3的外侧成型有外侧框体10,外侧框体10由四根截面为方形的柱体拼接而成,外侧框体10的厚度与吸音棉3除凸条8部分外的厚度相等。外侧框体10朝内一侧的中部成型有向外侧框体10中心方向延伸的延伸板11,吸音棉3的周围一圈成型有凹槽12。将吸音棉3和外侧框体10通过凹槽12与延伸板11的配合定位后,用大头钉13穿过吸音棉3插入延伸板11内,将吸音棉3和外侧框体10连接在一起。

螺栓穿过底板2后与外侧框体10螺纹连接,将外侧框体10和底板2的位置固定,外侧框体10和面板1之间通过胶水粘合固定,避免在面板1的表面流下痕迹,影响装饰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指定方向仅仅是为了便于表述各部件之间位置关系以及相互配合的关系。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