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052发布日期:2019-05-03 19:2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



背景技术:

为了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减少出行费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如此一来,停车和充电便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乱停乱放、胡乱充电,将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将发电厂输送过来的高压电流转化为低压电流供用户使用,因此,变电站一般设置在人群密集处。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采用地埋变,其安全性能相对较高。但是,虽然地埋变设于地下,居民对埋设于地下的变电站仍然会心存畏惧,不敢靠近,因此靠近变电站的地面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利用地埋变的地上空间集中管理电动车的停放与充电,既减少了电动车的安全隐患,又能合理利用地埋变的地上空间,同时由地埋变直接供给电力,实现变电站与车棚的电力共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用于为电动车充电,其包括设于地面下的地坑、设于所述地坑内的变电站、设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地坑周侧的多根立柱、盖设于所述立柱顶端的棚顶,每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形成用于停放所述电动车的充电区域,所述充电区域内安装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与所述变电站的低压侧相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车棚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立柱内的烟雾传感器、与所述烟雾传感器相连接的用于接收所述烟雾传感器信号并报警的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内的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充电桩内的控制器和电源开关,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源开关连通或切断所述充电桩的电流输出。

优选地,所述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所述棚顶外侧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充电桩相电路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所述地坑内的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相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所述充电桩内的逆变器。

优选地,所述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所述地坑内的升降平台,所述变电站架设于所述升降平台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为剪叉式升降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通过在地埋变上方设置充电车棚,利用地埋变的地上空间集中管理电动车的停放与充电,既减少了电动车的安全隐患,又能合理利用地埋变的地上空间,同时由地埋变直接供给电力,实现变电站与车棚的电力共享。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共享充电车棚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地坑;2、变电站;3、立柱;4、棚顶;5、充电区域;6、充电桩;7、烟雾传感器;8、报警器;9、温度传感器;10、控制器;11、电源开关;12、太阳能电池板;13、蓄电池;14、逆变器;15、升降平台;1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一种基于地埋变的共享充电车棚,用于为电动车充电,其包括设于地面下的地坑1、设于地坑1内的变电站2、设于地面上且位于地坑1周侧的多根立柱3、盖设于立柱3顶端的棚顶4,每两根立柱3之间形成用于停放电动车的充电区域5,充电区域5内安装有充电桩6,充电桩6与变电站2的低压侧相电路连接。该充电车棚还包括盖设于变电站2顶部的盖板16,盖板16能够配合的与充电车棚内部地面相嵌合。

通过在地埋变上方设置充电车棚,利用地埋变的地上空间集中管理电动车的停放与充电,既减少了电动车的安全隐患,又能合理利用地埋变的地上空间,同时由地埋变直接供给电力,实现变电站与车棚的电力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车棚还包括安装于立柱3内的烟雾传感器7、与烟雾传感器7相连接的用于接收烟雾传感器7信号并报警的报警器8、设于立柱3内的温度传感器9、设于充电桩6内的控制器10和电源开关11,这里,控制器10,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9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电源开关11连通或切断充电桩6的电流输出。

通过安装烟雾传感器7,能够对车棚内进行火灾检测,并及时通过报警器8进行报警,杜绝了安全隐患。同时设置温度传感器9,对车棚温度进行监测,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切断充电桩6的电流输出,防止火灾。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棚顶4外侧的太阳能电池板12、设于地坑1内的蓄电池13、设于充电桩6内的逆变器14,太阳能电池板12分别与充电桩6和蓄电池13相电路连接。在烈日当空时,太阳能电池板12能够依靠太阳能发电,与变电站配合为车棚供电,节约电力资源。同时用不完的电力可以使用蓄电池13进行储存,在需要时通过逆变器14逆变后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车棚还包括设于地坑1内的升降平台15,变电站2架设于升降平台15上。升降平台15为剪叉式升降台。通过设置升降平台15,使得对地埋变的检修更加方便安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