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及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341发布日期:2019-04-03 00:03阅读:1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及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中钢筋连接应用及预制构件中的钢筋连接应用技术,尤其是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及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钢筋机械连接方式主要有直螺纹套筒连接,灌浆接头连接,径向冷挤压连接接头。传统冷挤压套筒径向连接通过挤压机将连接套筒沿径向挤压,使套筒产生变形,与钢筋相互咬合,达到连接目的。

专利号为201720389685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复合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套筒及安装工具”的技术方案,该专利能够快速实现两根钢筋的连接,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工作时,需要2-3个辅助人员来握扶内套和外套,否则,外套无法顺利的套在内套上,这种工作需要导致整个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浪费了人力资源,对人身安全也有一定损害。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及安装工具的技术方案。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内套具有内套套筒部,所述内套套筒部为沿所述内套套筒部的长度方向贯穿的一个完整的筒形,所述外套具有外套套筒部,所述外套套筒部为沿所述外套套筒部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筒形,所述外套套筒部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内套套筒部的外壁直径,所述内套套筒部与外套套筒部通过连接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部设置有贯通的中心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为锥形面且与内套套筒部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壁为圆柱面且与外套套筒部的内孔相匹配,所述圆柱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面的大端直径,所述锥形面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外端直径小于所述锥形面沿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内端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套套筒部的筒壁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轴线与所述内套套筒部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伸出到内套套筒部的筒壁外。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套套筒部的外壁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套套筒部的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套套筒部的内壁设置有一组斜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斜槽的倾斜角为3-30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套套筒部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斜槽相交的齿形部,所述齿形部的齿尖向内套套筒部的中心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内套套筒部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外套套筒部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槽。

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头的安装工具,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第一摆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套筒,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第二摆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固定有第一齿形部,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固定有第二齿形部,所述第一齿形部与第二齿形部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和第二摆杆的中部铰接有连杆。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仅需一名操作工就可完成钢筋的连接,大大减少了安装辅助人员,提高了连接速度和加工效率,而且连接质量高,适应范围更广泛。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套在钢筋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内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的内套的截面图。

图7为实施例三的内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四的内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五的内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六的外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头的安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内套,1.1为内套套筒部,1.2为第一凸台,1.3为圆弧倒角,1.4为定位孔,1.5为定位销,1.6为第二凸台,1.7为斜槽,1.8为齿形部,1.9为第一环形槽,2为外套,2.1为外套套筒部,2.2为第二环形槽,3为连接件,3.1为第一连接部,3.2为第二连接部,4为钢筋,5为液压缸,5.1为第一活塞杆,6为连杆,7为第一摆杆,8为第一齿形部,9为第二齿形部,10为第二摆杆,11为第一套筒,12为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通过附图1-4可以看出,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包括内套1和外套2,所述内套1具有内套套筒部1.1,所述内套套筒部1.1为沿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长度方向贯穿的一个完整的筒形,所述外套2具有外套套筒部2.1,所述外套套筒部2.1为沿所述外套套筒部2.1的长度方向贯穿的筒形,所述外套套筒部2.1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外壁直径,所述内套套筒部1.1与外套套筒部2.1通过连接件3相连。

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内部和第二连接部3.2的内部设置有贯通的中心孔,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外壁为锥形面且与内套套筒部1.1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外壁为圆柱面且与外套套筒部2.1的内孔相匹配,所述圆柱面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面的最大直径,所述锥形面沿所述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上的外端直径小于所述锥形面沿所述连接件3的长度方向上的内端直径。

通过设置内套1和外套2,利用内套1和外套2的相对滑动实现了外套2对内套1的挤压,以使得内套1的内壁的内径逐渐缩小,与被连接的钢筋4接触并发生塑型变化,使得二者逐渐紧密的接触,并且紧密接触的部位逐渐增多,冷挤压塑性变形部分嵌入钢筋4肋间,从而能够将对接的两根钢筋4肋都嵌入到内套套筒部1.1内,而不会发生相对的滑动。

由于设置了连接件3,在挤压外套2时,只需要采用连接件3将内套1和外套2连接起来,然后单人操作机器来控制外套2的移动以实现外套2对内套1的挤压即可,且挤压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该操作节省了内套1与外套2连接时的对正过程,进一步的缩短了定位所消耗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为了使外套2挤压完后使外套2保持在内套1的中心位置,保证两侧的外套2能均匀的实现对内套1的挤压,避免两侧外套2的压偏或过位现象,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筒壁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1.4,所述定位孔1.4的轴线与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轴线垂直,所述定位孔1.4内设置有定位销1.5,所述定位销1.5的一端伸出到内套套筒部1.1的筒壁外。实际操作中,两侧的外套2在碰到定位销1.5后即会停止运动。

为了使外套2能够顺利的套在内套1上,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弧倒角1.3,对外套2的运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内壁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凸台1.6。设置第二凸台1.6的作用一是能够增强了内套套筒部1.1在该处的截面积,增加了抗拉强度;二是使两条钢筋4均匀分布在第二凸台1.6的两侧。

实施例二,如附图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外壁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凸台1.2,与上述定位销1.5起的作用相同。实际操作中,两侧的外套2在碰到第一凸台1.2后即会停止运动。

实施例三,如附图6和7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内壁设置有一组斜槽1.7。所述斜槽1.7的倾斜角为3-30度。通过在内套套筒部1.1的内壁设置斜槽1.7,当内套1受到外套2的挤压之后,内套1截面积会逐渐变小,内套1会向内套1中心方向收拢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与钢筋4紧密咬合在一起,使得钢筋4不易从内套1中滑脱出来,提高了连接效果。

实施例四,如附图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斜槽1.7相交的齿形部1.8,所述齿形部1.8的齿尖向内套套筒部1.1的中心倾斜。齿形部1.8的作用与上述斜槽1.7的作用相同。

实施例五,如附图9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内套套筒部1.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第一环形槽1.9。第一环形槽1.9的作用与上述斜槽1.7的作用相同。

实施例六,如附图10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外套套筒部2.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第二环形槽2.2。第二环形槽2.2的作用是使外套2更好的与安装工具相连接。

一种锁紧式轴向冷挤压钢筋连接接头的安装工具,如图11所示,包括液压缸5,所述液压缸5的活塞杆5.1与第一摆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摆杆7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套筒11,所述液压缸5的缸体与第二摆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摆杆10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套筒12;所述第一摆杆7的中部固定有第一齿形部8,所述第二摆杆10的中部固定有第二齿形部9,所述第一齿形部8与第二齿形部9相啮合。开启液压缸5,当活塞杆5.1伸出液压缸5时,会带动第一摆杆7运动,随着第一齿形部8与第二齿形部9的啮合,第一摆杆7带动了第二摆杆10的运动,进而使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12相互靠近,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12分别对外套产生一定的压力,使两个外套在内套上相对运动,最终将外套与内套冷挤压在一起;当活塞杆5.1伸入液压缸5时,会带动第一摆杆7运动,随着第一齿形部8与第二齿形部9的啮合,第一摆杆7带动了第二摆杆10的运动,进而使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12相互远离,使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12分别与外套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缸5可以采用单向液压缸或双向液压缸。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