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料浆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5211发布日期:2019-09-20 21:0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料浆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料浆搅拌站。



背景技术:

料浆是混凝土中重要的一种成分,将原料粉末与水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搅拌后成为料浆,料浆与水泥、白灰等混合在一起,然后进行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凝土。料浆搅拌站常用于混凝土工程量大、工期长、工地集中的大、中型水利、电力、桥梁等工程中。

现有技术中的料浆搅拌站、搅拌装置等大型设备均设置在地面上,粉末原料在加入搅拌站内时,会产生大量的扬尘,造成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型料浆搅拌站,达到减少灰尘对环境污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料浆搅拌站,包括原料储存罐和储水罐,原料储存罐和储水罐均设置在地面上,在地面下挖设有地坑,在地坑的上方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搅拌轴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搅拌叶片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搅拌叶片和搅拌轴位于地坑内,原料储存罐、储水罐与地坑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粉末原料装在原料储存罐内,使用时,将原料储存罐内的原料和储水罐内的水打入地坑内,启动搅拌电机,从而带动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转动,使地坑内的原料和水搅拌均匀;搅拌叶片设置在地坑内时,可减少噪声,由于原料是粉末状,在加入的过程中由于重力落差的原因,会产生灰尘,地坑的设置可将灰尘挡在地坑内,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资源的浪费,地坑的设置也减少车间内的空间占用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料储存罐的底端呈锥形,在原料储存罐上设有多个竖直的支撑腿,多个支撑腿均分原料储存罐的外壁,支撑腿的底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储存罐的底端呈锥形时,使原料能在原料储存罐内顺利流出,不会使一些原料挡在原料储存罐的死角处而无法顺利出料;多个支撑腿的设置将原料储存罐架起,使得原料储存罐的底端与地面之间留有距离,便于出料,同时多个支撑腿的设置使得原料储存罐在装料时更加稳定,防止倾倒,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原料储存罐的底端设有蛟龙输送机,原料储存罐底端的出料口与蛟龙输送机上的进料端连接并固定在一起,蛟龙输送机的出料端与地坑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蛟龙输送机与原料储存罐连接后,在将原料通入地坑时,蛟龙输送机的设置可减少灰尘的产生,从而更进一步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罐上连通有出水管,在出水管上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处连接的出水管与地坑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罐上出水管与抽水泵的配合使用,可将储水罐内的水及时抽入地坑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地坑的开口处设有挡盖,挡盖的尺寸大于地坑开口处的尺寸,搅拌电机固定在挡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坑上挡盖的设置将地坑的开口处完全挡住,这样原料在加入地坑内和在地坑内搅拌的过程中,挡盖将灰尘挡在地坑内,更加有助于减少灰尘飘入车间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挡盖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员不慎掉入地坑内,减少安全隐患,当挡盖的尺寸大于地坑开口处的尺寸时,工作人员在挡盖上行走时也比较安全,同时也能将地坑的开口完全挡住,减少灰尘的飘出。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盖上设有开设有观察口,在观察口上设有支撑筒,支撑筒与挡盖固定连接,在支撑筒的顶端设有与支撑筒配合使用的连接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筒设置在观察口的上方,并与挡盖固定连接后,使得工作人员在查看地坑内原料的量时更加安全,连接盖的设置将支撑筒顶部的开口完全挡住,减少灰尘飘出,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盖的截面呈T型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盖的截面呈T型状时,可使得连接盖部分卡在支撑筒内,部分位于支撑筒外,既起到阻挡作用,还可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地坑内原料的混合情况。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盖上固定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盖上把手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盖从支撑筒上拿下,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地坑与原料储存罐、搅拌装置的配合使用,可减少搅拌过程和进料时产生灰尘,从而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

2、支撑筒与挡盖的配合使用,既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地坑内物质的混合情况,同时也可减少灰尘从地坑内飘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挡盖旨在显示搅拌装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显示连接盖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储存罐;11、支撑腿;12、蛟龙输送机;2、储水罐;21、出水管;22、抽水泵;3、地坑;4、搅拌装置;41、搅拌电机;42、搅拌轴;43、搅拌叶片;5、挡盖;6、观察口;61、支撑筒;62、连接盖;6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环保型料浆搅拌站,如图1所示,包括原料储存罐1、储水罐2、地坑3和搅拌装置4,原料储存罐1和储水罐2设置在地面上方,并与地坑3连通,搅拌装置4部分设置在地坑3上方,部分位于地坑3内。

如图1所示,原料储存罐1的底端呈锥形,在原料储存罐1上设有多个支撑腿11,支撑腿11均分原料储存罐1的外壁,并一端与原料储存罐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在原料储存罐1的底端连接有蛟龙输送机12,蛟龙输送机12的进料端与原料储存罐1的出料口处通过法兰固定连接,蛟龙输送机12的出料端处与地坑3连通。原料储存罐1的底端呈锥形时,有助于原料粉末在原料储存罐1内顺利流出,多个支撑腿11的设置使得原料储存罐1在立起之后更加稳定,减少安全隐患,同时支撑腿11的设置,使得蛟龙输送机12与原料储存罐1底端连接时便于工作人员安装,原料粉末从原料储存罐1的底端进入蛟龙输送机12内的过程中,由于原料储存罐1与蛟龙输送机12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没有缝隙,可减少灰尘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如图1所示,地坑3开设在地面的下方,在地坑3的开口处设置有挡盖5,挡盖5的截面尺寸大于地坑3开口处的截面尺寸,并与地坑3的开口处固定连接,在挡盖5上开设有观察口6,观察口6与地坑3连通,在观察口6上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支撑筒61,蛟龙输送机12的出料端与支撑筒61连通;结合图2,储水罐2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在储水罐2上连通有出水管21,在出水管21上设有抽水泵22,出水管21与抽水泵22的进水口连接,与抽水泵22的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21与地坑3连通。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支撑筒61的顶端设有连接盖62,连接盖62的截面呈T型状,连接盖62竖直的底端插入支撑筒61内,顶端的直径大于支撑筒61的直径,在连接盖6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21。

进料时,将连接盖62盖合在支撑筒61上,可将支撑筒61的开口处挡住,这样在进料的过程中减少灰尘的飘出,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原料进入地坑3后,通过抽水泵22将储水罐2内的水抽入地坑3内,然后通过搅拌装置4进行搅拌,在搅拌和进料的过程中由于挡盖5和连接盖62的设置,原料粉末被挡在地坑3内,减少灰尘的飘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观察口6和支撑筒61的配合使用,既方便工作人员查看地坑3内原料的加入情况,同时当地坑3内的部件需要清理或维修时,方便工作人员进入。

结合图1和图2,搅拌装置4设置在挡盖5的中心处,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电机41、搅拌轴42和搅拌叶片43,搅拌电机41固定在挡盖5上,搅拌轴42穿过挡盖5后伸入地坑3内,搅拌轴42的轴线与地坑3的中心线重合,搅拌叶片43固定在搅拌轴42的外壁上。搅拌轴42的轴线与地坑3的中心线重合时,使得搅拌轴42在转动带动搅拌叶片43在转动的过程中,可最大程度的将地坑3内的原料搅动起来,防止部分原料堆在死角处而无法与水混合。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连接盖62盖合在支撑筒61的顶端,然后启动蛟龙输送机12,将原料储存罐1内的原料运入地坑3内,然后启动抽水泵22,将储水罐2内的水抽到地坑3内,启动搅拌电机41,搅拌轴42转动带动搅拌叶片43转动将地坑3内的水和原料充分混合均匀,然后抽出后进行使用。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地坑3的设置减少了车间占用面积,也减少了灰尘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