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蒸养质量的蒸养釜用蒸养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949发布日期:2019-09-20 21:03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提高蒸养质量的蒸养釜用蒸养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养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提高蒸养质量的蒸养釜用蒸养小车。



背景技术:

蒸压釜又称蒸养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的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用途十分广泛,大量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管桩、灰砂砖、煤灰砖、微孔硅酸钙板等建筑材料的蒸压养护。

需要蒸压养护的建筑材料是通过蒸养车运送至蒸压釜内部的。如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33569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蒸养小车及其蒸压釜,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车架,位于车架下端的四个带有滑轮的滑轮构件,滑轮构件与车架转动连接,车架下端面还设置有一齿轮组,齿轮组包括设置在滑轮构件上的从动轮、以及转动连接在车架上且与每个从动轮啮合的主动轮、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的驱动杆。通过人工在第一时间将滑轮移动方向进行改向,使得从蒸压釜内移除的蒸养小车可以在小范围内分布操作,无需占用较大的操作范围,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数量较多时,则会选择将蒸养材料堆积在蒸养小车上形成多层结构,而建筑材料相互抵接堆积时,上下两层相互抵接的位置处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很容易粘合在一起,导致蒸养结束后不易分离,大大降低了蒸养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上下多层堆积的建筑材料在蒸养时粘合在一起以提高蒸养质量的蒸压釜用蒸养小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高蒸养质量的蒸养釜用蒸养小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滑动轮,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层上下堆放的放置板,相邻的放置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根连接条,车体相互正对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安装架,安装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滑轮,安装架转动连接有收卷轮,收卷轮位于滑轮的下方,收卷轮上绕设有收卷带,收卷带向上绕过滑轮后再向下并与最顶层的放置板固接,收卷轮上固定设置有棘轮,棘轮与收卷轮同心且均与安装架转动连接,安装架的对应位置处铰接有与棘轮相适配的棘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往该蒸养小车上放置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时,首先转动收卷轮,通过收卷轮带动手卷袋缠绕在收卷轮上,从而收卷带带动最顶层的放置板向上抬升,最顶层的放置板向上抬升一定的高度后,就会通过连接条依次带动剩下的放置板上升,当所有的放置板都上升至合适高度后,停止转动收卷轮,此时棘爪对棘轮起到止动作用,且棘轮和收卷轮相对固定,因此也对收卷轮起到止动作用,防止收卷轮回转。所有的放置板都上升后,再往不同的放置板上放置建筑材料,由于放置板的分隔作用,不会出现建筑材料的堆叠现象,因此可以在蒸养的过程中提高蒸养质量。同时,可以选择启用不同数量的放置板来适用于不同数量的建筑材料,提高了该蒸养小车的适用范围。并且在不使用该蒸养小车时,可以将所有的放置板都堆叠在一起,降低空间占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上与安装架相邻的两侧固定设置有多根竖直设置的引导杆,多层放置板均与引导杆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杆的设置可以对放置板的上升或者下降起到引导作用,使得放置板的上下运动更加稳定,并且引导杆也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以防止放置板上的建筑材料从放置板的两侧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两个相邻的放置板之间设置有四根连接条,四根连接条分别位于放置板的四个角位置处,且四个连接条在拉动放置板上升时,放置板的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根连接条的设置使得放置板的抬升比较稳定,重心不会便宜,并且在上升结束后,放置板上放置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时,连接条可以减少放置板的晃动,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条为柔性材质的连接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材质的连接条一方面具有拉升效果,可以将放置板抬升,另一方面当不需要放置板时,柔性的连接条不会对放置板的堆叠产生干扰,从而在车体闲置时降低空间占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同一侧的多根引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的设置可以防止放置板从引导杆的顶端脱落,从而对放置板的上升起到限制效果,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放置在放置板上,其与放置板抵接的面也可以通过透气孔进行蒸养,增大了与蒸压釜内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蒸养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轮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便于转动收卷轮,提高操作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车体的上表面设置多层可以升降的放置板,避免了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相互堆叠,提高了蒸养质量;

2、通过设置多根引导杆,提高放置板的上下滑动稳定性;

3、通过在放置板上开设多个透气孔,进一步提高蒸养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宏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釜体;11、轨道;2、车体;21、引导杆;22、限位杆;23、移动轮;3、放置板;31、连接条;32、透气孔;4、安装架;5、滑轮;51、滑槽;6、收卷轮;61、转动把手;62、收卷带;7、棘轮;71、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提高蒸养质量的蒸压釜用蒸压小车,结合图1和图2,包括圆罐状的釜体1,釜体1两端呈可开闭的开口状,釜体1内底面固定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11,轨道11上架设有用于堆放建筑材料的蒸养小车,蒸养小车包括车体2,车体2上设置有多层可以上下升降且分隔开来的放置板3,通过多层放置板3,可以将建筑材料分层放置,而不必堆叠在一起,避免建筑材料的上下表面直接接触,从而在蒸养的过程中防止建筑材料粘连在一起,提高了蒸养质量。

结合图3和图4,车体2相对的两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安装架4,且车体2两端的安装架4上的结构、装置相同。以下以其中一端的安装架4做以说明,安装架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滑轮5,滑轮5的周向外壁开设有滑槽51,滑轮5的下方设置有收卷轮6以及棘轮7,其中收卷轮6与安装架4转动连接,棘轮7和收卷轮6同心设置且相互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棘轮7的上方设置有相适配的棘爪71,棘爪71与安装架4铰接。

如图3所示,收卷轮6上缠绕有长条状的收卷带62,收卷带62从滑轮5的顶端绕过,并且嵌入滑槽51内,收卷带62绕过滑轮5后竖直朝下,并与车体2上位于最顶部的放置板3固定相连,由于车体2相对的两侧都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安装架4,因此车体2两侧有两个收卷带62,两个收卷带62可以将放置板3拉住呈水平状态。

如图3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放置板3之间连接有多根柔性的连接条3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四根连接条31,且四根连接条31位于放置板3的四个角的位置处,且四个连接条31在拉动放置板3上升时,放置板3的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当转动收卷轮6使得收卷带62被缠绕收卷在收卷轮6上时,收卷带62带动最顶层的放置板3上升,最顶层的放置板3再通过连接条31带动下一层的放置板3上升,以此类推,则可以将多层放置板3都带动上升,并且多层放置板3都上升至合适高度后,松开收卷轮6,此时棘爪71卡住棘轮7防止棘轮7以及收卷轮6反转,从而可使放置板3稳定地固定在对应位置处。

如图3所示,车体2上还固定设置有两组相互正对的引导杆21,引导杆21位于与安装架4相邻的两侧,每一组引导杆21均包括一字排开的多个,引导杆21竖直朝上,放置板3上开设有与引导杆21滑动配合的孔,当收卷带62带动放置板3上升时,引导杆21可以对放置板3的上升起到引导作用,提高放置板3的上升稳定性。

如图3所示,位于同一侧的多个引导杆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根限位杆22,限位杆22水平设置,限位杆22可以防止放置板3从引导杆21的顶端脱落,进一步提高放置板3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每一个放置板3上均开设有多个透气孔32,当将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放置在放置板3上时,蒸汽可以通过透气孔32与建筑材料的底面进行接触,从而增大了建筑材料与蒸汽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得蒸养范围更全面、蒸养效果更好。

如图4所示,收卷轮6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转动把手61,当摇动转动把手61时,可以带动收卷轮6转动,从而进行收卷带62的收卷作业,提高了操作便利性。车体2的下端面转动设置有多个移动轮23,移动轮23与釜体1内的轨道11相适配,移动轮23的设置便于移动车体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一些建筑材料进行蒸养时,首先在釜体1外部进行建筑材料的装载作业,具体过程为:首先取用车体2,车体2在闲置状态时,多层放置板3堆放在车体2上,取用车体2后,摇动转动把手61,转动把手61带动收卷轮6转动,并且将收卷带62慢慢收卷缠绕在收卷轮6上,收卷轮6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棘轮7转动,棘轮7拨动棘爪71,但棘爪71不会对棘轮7的转动进行锁止,收卷带62被收卷的同时,会带动车体2最顶层的放置板3上升,最顶层的放置板3再通过柔性的连接条31带动下一层的放置板3上升,依次类推,使得多层放置板3都被拉动上升,当放置板3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且连接条31处于崩直状态时,停止转动收卷轮6,棘爪71卡住棘轮7防止棘轮7以及收卷轮6回转,从而提高了放置板3保持状态的稳定性。此时可以往多层放置板3上放置建筑材料,每一层的放置板3上只堆放一层建筑材料,放置完毕后直接推入釜体1内并将釜体1密闭进行蒸养(若需要蒸养的建筑材料质量较轻,也可以先往最顶层的放置板3堆放一层建筑材料,再通过转动收卷轮6带动最顶层的放置板3上升,以此类推,从上到下逐一堆放建筑材料再提升放置板3,使得建筑材料的堆放比较方便),多层放置板3的设置避免了建筑材料之间的上下堆叠,从而在蒸养时可以有效避免建筑材料之间相互粘连,提高蒸养质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