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7770发布日期:2019-07-10 09:19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屋面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件,用于抵抗自然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屋面应该做好防水和排水,以维护室内正常环境,免遭雨雪侵蚀,随着经济的发展,屋面防水技术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屋面漏水问题依旧存在,屋面板缝隙的防水好坏对于屋面建筑物的质量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现有的屋面防水结构设计还是比较简单,屋面缝隙渗漏问题还是存在,房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大面积的渗漏,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所述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之间留有缝隙,且缝隙的内壁涂有防水胶,所述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从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同一个止水槽,且止水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凹槽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凹槽的内壁粘接有吸水棉,且吸水棉位于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位于止水槽下方的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同一个防水槽,且防水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防水槽的内部填充有吸水球,且吸水球的外壁粘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与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的一边外壁均浇筑有水泥层,且水泥层的厚度为一至二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屋面板和第二屋面板位于水泥层顶部和底部的外壁均浇筑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厚度为一至二厘米。

优选的,所述水泥层和混凝土层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水泥层的厚度等于混凝土层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粘接有水平设置的止水带,且止水带位于固定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吸水球为球体结构,且吸水球的大小与防水槽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止水槽为长方体结构,且止水槽的长度小于止水带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吸水棉、止水带和防水胶,缝隙为不规则结构可以减缓水流在缝隙内的流动速度,防水胶粘结能力强,抗渗性优异,可以有效防止屋面开裂,吸水棉可以起到良好的吸水效果,可以防止水流下渗,止水带可以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能够最大限度阻止水流的流动,防水效果好,提高了房屋的使用年限。

2.该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吸水球和凸起,吸水球可以进行吸水,吸水球吸水后可以进行膨胀,吸水球膨胀后,体积会变大,可以完全填充整个防水槽,凸起可以完全嵌入到卡槽内,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可以彻底防止渗漏,起到双重的防水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实用性较高。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的A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的B结构放大图。

图中:1-水泥层、2-第一屋面板、3-混凝土层、4-缝隙、5-第二屋面板、6-防水胶、7-吸水棉、8-固定螺栓、9-固定板、10-止水带、11-凹槽、12-止水槽、13-凸起、14-防水槽、15-吸水球、16-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屋面板缝隙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屋面板2和第二屋面板5,第一屋面板2和第二屋面板5之间留有缝隙4,且缝隙4的内壁涂有防水胶6,第一屋面板2和第二屋面板5从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同一个止水槽12,且止水槽1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壁插接有固定螺栓8,凹槽通过固定螺栓8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9,凹槽的内壁粘接有吸水棉7,且吸水棉7位于固定板9的上方,第一屋面板2和第二屋面板5位于止水槽12下方的相对一侧外壁开设有同一个防水槽14,且防水槽14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6,防水槽14的内部填充有吸水球15,且吸水球15的外壁粘接有凸起13,凸起13与卡槽16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屋面板2和第二屋面板5的一边外壁均浇筑有水泥层1,且水泥层1的厚度为一至二厘米。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屋面板2和第二屋面板5位于水泥层1顶部和底部的外壁均浇筑有混凝土层3,且混凝土层3的厚度为一至二厘米。

本实用新型中,水泥层1和混凝土层3均为长方体结构,且水泥层1的厚度等于混凝土层3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凹槽11的底部内壁粘接有水平设置的止水带10,且止水带10位于固定板9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吸水球15为球体结构,且吸水球15的大小与防水槽14的大小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止水槽12为长方体结构,且止水槽12的长度小于止水带10的长度。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有雨水从缝隙4内向下流动时,雨水会首先流入到止水槽12内,吸水棉7可以起到良好的吸水效果,防止水流下渗,止水带10可以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能够最大限度阻止水流的流动,防水胶6粘结能力强,抗渗性优异,有效防止屋面开裂,经过止水槽12止水后如果还有少量的雨水流入到防水槽14内,吸水球15可以进行吸水,吸水球15吸水后可以进行膨胀,吸水球15膨胀后,体积会变大,完全填充整个防水槽14,凸起13完全嵌入到卡槽16内,同时产生巨大的接触压力,彻底防止渗漏,提高了屋面的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