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7240发布日期:2019-07-10 09:1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防水卷材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水卷材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20235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包括金属铝箔、改性沥青层、聚酯胎增强层以及高分子自粘层自上而下一次紧密粘合而成,金属铝箔的上表面边缘涂覆有第一硅油隔离膜,高分子自粘层的下表面均匀涂抹有第二硅油隔离膜。具有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撕裂强度高、抗老化能力强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防水卷材在使用时,需要平铺在地面或者建筑物表面,当使用时间较长时,防水卷材沿着铺设方向的两个端部很容易发生翘曲,导致防水卷材与地面或者建筑物表面之间贴合不紧密,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防水卷材的两端发生翘曲以提高防水能力的防水卷材铺设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结构,包括位于防水卷材铺设方向的两个端部的防翘曲组件,防翘曲组件包括配重块、连接板以及压板,连接板与配重块相互平行固接,且连接板和配重块呈阶梯状,压板与连接板位于配重块的同一侧且上下对正、平行,且压板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过个弹簧,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时,压板背离连接板的端面与配重块的端面平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水卷材铺设完毕后,然后将防翘曲组件安装在防水卷材的两端端部,其具体的防卷曲原理如下:首先将配重块放置在防水卷材的端部且与防水卷材的端部抵接,然后将压板压在防水卷材的上端面,压板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会紧紧压住防水卷材,并且配重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对连接板起到稳定作用,防止弹簧的弹性力过大将连接板顶飞。综上,通过配重块、连接板、压板以及弹簧的设置,使得防水卷材的端部得以压紧,不会发生翘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背离连接板的端部涂覆设置有自粘胶层,自粘胶层背离压板的一侧粘附有涂有硅油的保护膜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压板压在防水卷材之前,首先将保护膜层撕开,由于保护膜层涂覆有硅油,因此撕开时比较方便,将保护膜层从自粘胶层上撕开后,再将压板压在防水卷材上时,自粘胶层会粘附在防水卷材上,使得压板和防水卷材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进一步提高防翘曲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两端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相卡接适配的卡块以及卡槽,卡块以及卡槽均位于配重块端面的中心位置附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数量较多的防水卷材通过拼接以扩大防水面积时,每个防水卷材的端部均需要一个防翘曲组件,而相邻的配重块通过卡块和卡槽的卡接配合连为一体,一方面使得相邻配重块之间不会发生偏移,使得压板对防水卷材的压紧效果更强、防翘曲效果更佳,另一方面由于多个配重块连为一体,使得配重块也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与卡槽连通,卡块上开设有螺纹孔,且当卡块卡入卡槽内时,螺纹孔和固定孔相互连通且正对,固定孔以及螺纹孔内插设有螺柱,螺柱和螺纹孔螺纹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插入卡槽内后,将螺纹孔和固定孔相互正对,然后再将螺柱从固定孔插入,且旋入螺纹孔,从而对卡块在卡槽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因此使得相邻的配重块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会轻易脱落,从而提高了对防水卷材的防翘曲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开设有所述卡槽的配重块的端面上还开设有多个配合槽,多个配合槽以卡槽为中心绕圆周设置,设置有卡块的配重块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配合槽相适配的配合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插入卡槽的同时,多个配合轴也会插入多个配合槽内,从而对相邻的配重块之间形成更紧密的连接关系,并且多个配合槽以卡槽为中心绕圆周设置,从而使得相邻的配合块之间对接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的底面涂覆有具有粘性的固定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层具有粘性,因此可以利用固定层将配重块粘接在地面或者建筑物表面,从而提高了配重块的放置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层背离配重块的一侧粘附有涂有硅油的隔离膜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该防翘曲组件时,隔离膜层粘附在固定层上,以对固定层的粘性进行保护,防止固定层失效。而隔离膜层涂有硅油,因此在使用时便于将隔离膜层从固定层上撕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为金属材质的配重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密度大,其放置的稳定性也大,在使用状态下,弹簧的弹性反力会向上作用于连接板上,连接板与配重块固接,因此连接板有可能会带动配重块侧翻,但是配重块选用密度较大的金属材质之后,配重块自身的重力较大,不会轻易被顶翻,从而确保了防翘曲组件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配重块、与配重块固接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弹性连接的压板,可以防止防水卷材的两端发生翘曲现象;

2、通过在配重块的两端分别设置相适配的卡块以及卡槽,提高了相邻的配重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通过在压板背离连接板的一侧涂覆自粘胶层,进一步提高了防翘曲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水卷材;2、防翘曲组件;21、配重块;211、卡槽;212、卡块; 2121、螺纹孔;213、固定孔;214、配合槽;215、配合轴;216、固定层;217、隔离膜层;22、连接板;23、压板;231、弹簧;232、自粘胶层;233、保护膜层;3、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水卷材铺设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铺设在地面或者建筑物表面的防水卷材 1,防水卷材1铺设完毕后,在其铺设方向的两个端部位置处设置有防翘曲组件2,通过防翘曲组件2可以防止防水卷材1的端部发生翘曲,从而提高了防水卷材1的防水能力。

如图1所示,防翘曲组件2包括配重块21、连接板22以及压板23,其中,配重块 21、连接板22以及压板23均为矩形块状体,配重块21选用密度大的金属材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不锈钢材质的配重块21,连接板22和配重块21相互固接且一体成型,且配重块 21和连接板22的长边相互平行,配重块21和连接板22固接后形成阶梯状,且二者的上端面平齐,连接板22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小于配重块21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压板 23和连接板22都位于配重块21的同一侧,且压板23和连接板22上下对正,压板23和连接板22枝江固定设置有弹簧231,且弹簧231处于自然状态时,压板23平行于连接板22、压板23背离连接板22的端面与配重块21的端面平齐。

结合图3和图4,在使用该防翘曲组件2时,首先将配重块21放置在防水卷材1的端部,然后连接板22位于防水卷材1的正上方,且压板23压在防水卷材1上,通过弹簧 231的弹性力使得压板23紧紧地压住防水卷材1,从而防止防水卷材1的端部发生翘曲,并且由于配重块21选用密度大的不锈钢材质,因此配重块21自身的重量较大,弹簧231的弹性反作用力作用于连接板22以及与连接板22固接的配重块21时,配重块21不会侧翻,从而使得压板23对防水卷材1的压紧效果较好,进一步提高了防水卷材1的防翘曲能力。

结合图1和图2,配重块21的一端开设有方形的卡槽211,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与卡槽 211相适配的卡块212,且卡槽211以及卡块212均位于配重块21端面的中心位置处,配重块2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固定孔213,固定孔213位于卡槽211的正上方且与卡槽211连通,卡块212上开设有带有内螺纹的螺纹孔2121,螺纹孔2121内插设有螺纹连接的螺柱 3。

如图3和图5所示,当防水的面积比较大,需要多个防水卷材1相互拼接使用时,相邻的防翘曲组件2也相互拼接,其拼接方式为:将其中一块配重块21上的卡块212插入另一块配重块21上的卡槽211内,且使得卡块212上的螺纹孔2121与配重块21上的螺纹孔2121对正连通,然后将螺柱3从固定孔213插入,一直与螺纹孔2121螺纹连接,通过螺柱3的设置,可以使得相邻的配重块21紧密地连为一体,提高了配重块21的放置稳定性,从而间接提高了防翘曲组件2对防水卷材1的防翘曲效果。

结合图1和图2,配重块21开设有卡槽211的端面上还开设有多个配合槽214,多个配合槽214以卡槽211为中心绕圆周设置,配重块21固定设置有卡块212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配合槽214相适配的配合轴215,当卡块212插入卡槽211内时,对应地,多个配合轴215也插入配合槽214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相邻的配重块21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从而提高防水卷材1的防翘曲以及防水能力。

如图1所示,压板23背离连接板22的下表面粘附有具有粘性的自粘胶层232,自粘胶层232背离压板23的下表面粘附有涂有硅油的保护膜层233。压板23未压在防水卷材1 的端部,保护膜层233将自粘胶层232盖住,减缓自粘胶层232的氧化和损坏。当需要将压板23压在防水卷材1上时,先撕下保护膜层233,然后将自粘胶层232站在防水卷材1 上,一方面使得压板23和防水卷材1之间连接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防水卷材1的防水能力。

如图1所示,配重块21的下表面也依次设置有具有粘性的固定层216以及涂有硅油的隔离膜层217,在闲置状态下,固定层216涂覆在配重块21下表面,隔离膜层217盖在固定层216上对固定层216起到保护作用,当启用该装置时,将隔离膜层217从固定层216 撕开,使得固定层216可以直接与地面或者建筑物表面接触,使得配重板更可靠地放置并粘着在地面或建筑物表面,提高配重块21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防水卷材1的防水能力,首先在底层涂上非固化橡胶防水材料,然后再铺设防水卷材1。非固化橡胶防水材料具有永不固化、施工快、无窜水层、可有效对抗建筑沉降和位移对防水效果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水卷材1的防水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需要防水的建筑物表面涂上一层非固化橡胶防水材料,然后再铺设防水卷材1,从而提高防水卷材1与建筑物表面之间的粘连性以及防水效果。防水卷材1铺设完毕后,将防翘曲组件2放置在防水卷材1的两端,令配重块21抵接在防水卷材1的端头,并撕下隔离膜层217,通过具有粘性的固定层216将配重块21粘在建筑物表面,接着将保护膜层233撕下,然后让压板23压在防水卷材1上,通过自粘胶层 232将压板23和防水卷材1连接的更紧密,压板23在弹簧231的弹性力作用下会将防水卷材1的端部紧紧压住,从而有效防止了防水卷材1发生翘曲。当需要防水的面积较大时,可将多卷防水卷材1拼接,相邻的防水卷材1端部的防翘曲组件2也可以进行拼接,在拼接时,将其中一个配重块21的卡块212插入另一个配重块21的卡槽211内,同时配合轴215 也插入配合槽214中,卡块212插入卡槽211后,螺柱3从固定孔213插入,并与卡块212 上的螺纹孔2121螺纹连接,从而进一步限制住了卡块212从卡槽211内脱离,提高了相邻的配重块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因此间接提高了防水卷材1的防翘曲能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