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6166发布日期:2020-04-14 21:2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屋顶架体通常设置成具有一个由多个倾斜面连接件连接形成的尖顶形屋顶形状,由于采用带倾斜面的屋顶架体结构,屋顶结构呈等腰三角形状,结构稳定且可防雨水,被广泛用于商业和学校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的屋顶建造中。

现有的屋顶架体底部设计不合理,导致挠度过大,抗弯抗拒能力不足,同时架体自重较大,导致架体对墙体的压力较大,墙体上与架体的连接处易发生破损

上述中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架体挠度过大,抗弯抗拒能力不足;2、架体自重过大,易压伤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其具有抗弯抗拒性强的效果。

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屋顶固定设置于所述墙体上,所述屋顶包括架体、房盖,所述房盖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顶部,所述架体顶部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所述架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呈弧形布置,或者所述架体底部设置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呈倒立的“v”字形布置;所述架体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屋顶呈等腰三角形布置,使室内空间感强烈,架体底部的弧形第一缺口因弧形面的支撑作用能减小架体中间的挠度,“工”字形布置外壁能有效地承受载荷,使架体抗弯抗拒能力增强,同时也可减轻架体自重,避免因架体自重过大,而压伤墙体;

或者,架体底部“v”字形第二缺口具有弧形的第一缺口能减小挠度,增强抗弯抗拒能力的同时,因“v”字形第二缺口结构呈等腰三角形,第二缺口的稳定性增强,进而架体顶部及底部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同时作用,整体稳定性增强,大幅度提升抗弯抗拒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墙体材料设置为钢筋混凝土,所述墙体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及钢筋,二者之间机械咬合且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进而使得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抗爆和抗振动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两端分别与所述钢筋螺栓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连接能得架体与钢筋之间装拆方便,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同时螺栓可有效承受架体墙体的断面剪切力及轴向拉力,从而墙体可稳固安装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至少一处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上方设置有斜梁,所述斜梁两端分别延伸至墙体上,且所述斜梁平行于所述架体顶部边缘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架体上设置圆孔,能减轻架体自重,减轻架体对墙体的载荷,同时圆形孔美感强,增强架体的美观性,斜梁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加强了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减小架体挠度起到有益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圆孔边缘处两侧均设置有等高的环形凸起,所述圆孔边缘的横截面呈“t”形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字形布置可代替圆孔内原有结构的支撑能力,能承受架体对圆孔的载荷,增强圆孔边缘的抗弯抗拒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房盖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沿垂直于所述架体方向的横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设置于架体顶部的尖角处,可将所有架体连为一体,使屋顶在水平方向结构稳定,进而增强了屋顶的结构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房盖铺设在所述架体顶部,所述房盖材料设置为半透明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透明材料的房盖透光性强,室内采光好,同时加强室内的空间感,不会有不透光室内的压抑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能减小架体中间的挠度,架体抗弯抗拒能力增强,同时也可减轻架体自重,避免因架体自重过大,而压伤墙体;2.屋顶的结构性及稳定性强,墙体具有良好的抗震、抗爆和抗振动的性能,室内的空间感强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11、钢筋;2、屋顶;21、架体;211、第一缺口;212、第二缺口;213、圆孔;2131、环形凸起;214、斜梁;3、螺栓;4、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包括墙体1和屋顶2,屋顶2固定设置于墙体1上,屋顶2包括架体21、房盖(图中隐藏房盖,未示出),房盖固定安装于架体21顶部,架体21数量设置为八处且均呈平行布置,所有架体21顶部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架体21底部设置有第一缺口211,其呈弧形布置,且架体21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形。

屋顶2呈等腰三角形布置,使室内空间感强烈,架体21底部的弧形缺口因弧形面的支撑作用能减小架体21中间的挠度,“工”字形布置外壁能有效地承受载荷,使架体21抗弯抗拒能力增强,同时也可减轻架体21自重,避免因架体21自重过大,而压伤墙体1。

墙体1材料设置为钢筋混凝土,墙体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钢筋11,钢筋混凝土包括混凝土及上述钢筋11,二者之间机械咬合且具有良好的粘结力,钢筋11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进而使得墙体1具有良好的抗震、抗爆和抗振动的性能。

架体21两端分别与钢筋11螺栓3或焊接相连,螺栓3连接能得架体21与钢筋11之间装拆方便,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同时螺栓3可有效承受架体21墙体1的断面剪切力及轴向拉力,从而墙体1可稳固安装在墙体1上;焊接结构简单,接头强度大,致密性好,同时可节省金属,及成本较低。

架体21上设置有七处圆孔213,该七处圆孔213包括一个位于架体21中部的圆孔213、三个位于架体21左侧的圆孔213、以及三个位于架体21右侧的圆孔213。三个位于架体21左侧的圆孔213由两个靠近架体21中部的圆孔213和一个靠近架体21左端的圆孔组成,三个位于架体21右侧的圆孔213中由两个靠近架体21中部的圆孔213和一个靠近架体21右端的圆孔组成。圆孔213直径随偏离架体21中心位置而逐次减小。圆孔213上方设置有斜梁214,斜梁214两端分别延伸至墙体1上,且斜梁214平行于架体21顶部边缘布置,架体21两侧上均设置有斜梁214。

架体21上设置圆孔213,能减轻架体21自重,减轻架体21对墙体1的载荷,同时圆形孔美感强,增强架体21的美观性,斜梁214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加强了架体21结构的稳定性,对减小架体21挠度起到有益作用。

所有圆孔213边缘处两侧均设置有等高、等宽的环形凸起2131,圆孔213边缘的横截面呈“t”形布置,“t”字形布置可代替圆孔213内原有结构的支撑能力,能承受架体21对圆孔213的载荷,增强圆孔213边缘的抗弯抗拒能力。

房盖22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沿垂直于架体21方向的横梁4,该横梁4固定设置在架体21顶部的尖角处,可将所有架体21连为一体,使屋顶2在水平方向结构稳定,进而增强了屋顶2的结构性及稳定性。

房盖22铺设在架体21顶部,房盖22材料设置为半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的房盖22透光性强,室内采光好,同时加强室内的空间感,不会有不透光室内的压抑感。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屋顶2的载荷作用下,架体21上的第一缺口211能减小架体21的挠度,“工”字形横截面能增强架体21的抗弯抗拒能力,使架体21结构始终稳定,所有架体21通过横梁4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加强了屋顶2水平方向的稳定性,屋顶2通过螺栓3连接与墙体1上,墙内的钢筋11在混凝土及地基的支撑下承受住屋顶2的所有载荷,进而屋顶2的架体21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弯抗拒能力和承受载荷能力。

实施例二:

一种屋顶的架体结构,参照图3,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架体21顶部呈等腰三角形布置,架体21底部设置有第二缺口212,其呈倒立的“v”字形布置,且架体21的横截面设置为“工”字形。

架体21底部“v”字形缺口具有弧形的第一缺口211能减小挠度,增强抗弯抗拒能力的同时,因“v”字形缺口结构呈等腰三角形,第二缺口212的稳定性增强,进而架体21顶部及底部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同时作用,整体稳定性增强,大幅度提升抗弯抗拒能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