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3170发布日期:2019-06-29 00:4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



背景技术:

防水是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

对于常用的材料防水方式,由于成型后的防水材料多暴露于环境中,在风吹日晒下,易发生老化失去防水效果,从而导致渗漏的产生。

同时,常规的涂膜防水工艺,将防水机构直接设置在在建筑物表面,时间一长,防水机构易出现空鼓与建筑物表面分离脱落的问题,并且,常规的涂膜防水工艺基本只使用单一防水机构进行涂覆,没有有效的将多种防水机构的防水特性结合,性能相对单一,防水效果一般,另外,最终得到的防水层也易出现开裂的情况,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常规的涂膜防水工艺基本只使用单一防水机构进行涂覆,没有有效的将多种防水材料的防水特性结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包括墙面,所述墙面的上表面设置有找平层,所述找平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水泥层,所述水泥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胶粘层,所述胶粘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砂石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耐水腻子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老化防水层,所述抗老化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粉层,所述橡胶粉层的下表面设置有耐碱层,所述墙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坡,所述导流坡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槽。

优选的,所述砂石层通过胶粘层与水泥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水泥层、胶粘层和砂石层,且水泥层、胶粘层和砂石层的垂直中心线与第一防水层的垂直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加固层、沥青层、防水涂料层和耐水腻子层,且加固层、沥青层、防水涂料层和耐水腻子层的垂直中心线与第二防水层的垂直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抗老化防水层包括反射层、抗氧化层、橡胶粉层和耐碱层,且反射层、抗氧化层、橡胶粉层和耐碱层的垂直中心线与抗老化防水层的垂直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找平层、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抗老化防水层的垂直中心线与墙面的垂直中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通过连接板与导流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水槽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的一侧设置有隔板。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采用凹型槽钢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排水槽的最高高度不超过所述导流坡的最低位置。

优选的,所述导流坡的导流面采用平面或者凹曲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精巧,结构简单,第一防水层采用胶粘层、石砂层、水泥层构成,具有极佳的粘结性,能够增强第一防水层与建筑基体表面及第二防水层的结合力,从而提高防水机构整体与建筑基体的结合力,避免空鼓现象出现,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防水,并且第二防水层与抗老化防水层采用不同的组分,有效的将不同性能的防水机构的效果结合,有利于提高整体防水性能,并且最外层增加改性橡胶粉层使得最外层保持一定的防水效果的同时,获得了更佳的耐腐蚀、抗老化及抗裂性能,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防渗漏机构的相应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和改善综合性能;同时由于改性橡胶粉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及较低的导热系数,从而使得抗老化防水层耐水性能及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从而改善了防水机构的综合性能。而且,通过控制第二防水层和抗老化防水层的厚度及使它们具有多个分层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最终的防渗漏机构出现开裂的问题,改善了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C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面;2、找平层;3、第一防水层;31、水泥层;32、胶粘层;33、砂石层;4、第二防水层;41、加固层;42、沥青层;43、防水涂料层;44、耐水腻子层;5、抗老化防水层;51、反射层;52、抗氧化层;53、橡胶粉层;54、耐碱层;6、导流坡;7、排水槽;71、引流板;72、隔板;7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用性能强化型防渗透结构,包括墙面1,墙面1的上表面设置有找平层2,找平层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防水层3,第一防水层3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防水层4,

所述第一防水层3的内部设置有水泥层31,水泥层31的下表面设置有胶粘层32,胶粘层32起到连接水泥层31和砂石层33的作用,胶粘层32的下表面设置有砂石层33。

所述第二防水层4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层41,加固层41起到加固第二防水层4的作用,加固层41的下表面设置有沥青层42,沥青层42起到防水渗透的作用,沥青层42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水涂料层43,防水涂料层43增强第二防水层4防水性能的作用,防水涂料层43的下表面设置有耐水腻子层44,耐水腻子层44起到耐水浸泡腐蚀的作用。

所述第二防水层4的上表面设置有抗老化防水层5,抗老化防水层5的内部设置有反射层51,反射层51起到反射紫外线的作用,反射层51的下表面设置有抗氧化层52,抗氧化层52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抗氧化层52的下表面设置有橡胶粉层53,橡胶粉层53的下表面设置有耐碱层54,耐碱层54起到耐碱性物质腐蚀的作用。

墙面1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坡6,导流板6起到导流墙体积水的作用,所述导流坡6的导流面采用平面或者凹曲面。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流坡6采用普通水泥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金属板或者玻璃搭成。

所述导流坡6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槽7,排水槽7起到排放积水的作用,排水槽7通过连接板73与导流坡6的外壁固定连接,排水槽7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板71,引流板71起到引流水的作用,引流板71的一侧设置有隔板72,隔板72起到阻隔水的作用。所述引流板71和隔板72的表面都采用耐腐蚀涂料喷涂。所述排水槽7采用凹型槽钢一体成型。所述排水槽7的最高高度不超过所述导流坡6的最低位置。

所述砂石层33通过胶粘层32与水泥层31固定连接,胶粘层32起到将砂石层33与水泥层31混合连接的作用,从而使得第一防水层3的结构更加平整。

所述第一防水层3包括水泥层31、胶粘层32和砂石层33,且水泥层31、胶粘层32和砂石层33的垂直中心线与第一防水层3的垂直中心线重合,第一防水层3具有极佳的粘结性,从而提高防水机构整体与建筑基体的结合力,避免空鼓现象出现。

所述第二防水层4包括加固层41、沥青层42、防水涂料层43和耐水腻子层44,且加固层41、沥青层42、防水涂料层43和耐水腻子层44的垂直中心线与第二防水层4的垂直中心线重合,第二防水层4将不同性能的防水涂层的效果结合,提高防水机构整体与建筑基体防水性能。

所述抗老化防水层5包括反射层51、抗氧化层52、橡胶粉层53和耐碱层54,且反射层51、抗氧化层52、橡胶粉层53和耐碱层54的垂直中心线与抗老化防水层5的垂直中心线重合,抗老化防水层5中增加橡胶粉层53使得防水机构获得了更佳的耐腐蚀、抗老化及抗裂性能。

所述找平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和抗老化防水层5的垂直中心线与墙面1的垂直中心线重合,找平层2、第一防水层3、第二防水层4和抗老化防水层5与墙面1设置有同一垂直中心线上,可是使得整个防水机构的结构更加匀称。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墙面1的外壁上涂抹上找平层2,在找平层2的上表面安装上第一防水层3,第一防水层3内部水泥层31和砂石层33在胶粘层32的作用下混合,用以提高防水机构整体与建筑基体的结合力,在第一防水层3的上表面安装上第二防水层4,第二防水层4内部的加固层41起到加固第二防水层4强度的作用,沥青层42起到防水渗透的作用,防水涂料层43可以增加防水性能,耐水腻子层44起到防水浸泡的作用,在第二防水层4的上表面安装上抗老化防水层5,抗老化防水层5内部的反射层51起到反射紫外线的作用,抗氧化层52可以防止防水机构被氧化,橡胶粉层53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抗老化的性能,从而使得抗老化防水层5的相应性能得以改善,耐碱层54增强防水机构抗碱性腐蚀的作用,墙面1上的积水在导流坡6的作用下流入两侧的排水槽7中,经排水槽7中的引流板71的引流,将墙面1上的积水排至地面上,完成对墙面1强化防渗透性能的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