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勾的铝合金型材板及相关家具和装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4818发布日期:2019-11-25 23: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勾的铝合金型材板及相关家具和装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勾的铝合金型材板及相关家具和装修。



背景技术:

铝合金型材是铝合金材料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其他金属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这类材料具有的外观尺寸一定,断面呈一定形状,具有一定的力学物理性能。铝合金型材既能单独使用也能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制造品,常用于建筑结构与制造安装。通常通过塑性加工(轧制、挤压、拉伸和锻造等)、机械切割后的铝合金型材板单元受机械设备本身的加工空间限制,横向宽度不会很长,当需要用到较大面积的铝合金型材时,采用多块铝合金型材板单元进行拼接的方式,一方面,在较大面积的铝型材的表面会形成拼接的痕迹,在美观度要求较高的场景下,依然存在影响美观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拼接而成的铝合金板仍然因为拼接连接方式的问题,存在一定的机构强度不够,影响其牢固性和稳定性,而为了达到较好的稳定性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话,工艺复杂,材料和人力成本较高,作业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和技术弊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带勾的铝合金型材板及相关家具和装修。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带勾的铝合金型材板,包括:内芯板和分别覆盖在内芯板上下表面的外蒙板;

所述内芯板包含至少一组端部相连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

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下层板,和固定连接在上层板和下层板端部的两个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下层板,和固定连接在上层板和下层板端部的两个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的至少一端第一侧板的外壁,分别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向外延伸方向,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l形内向勾;所述第二内芯板单元与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连接的一端的第二侧板外壁,具有上下两个相背的l形外向勾;所述外向勾嵌入所述内向勾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l形内向勾沿上层板或下层板向外延伸方向,分别具有向外的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l形内向勾的端部还具有向内侧的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l形外向勾的端部还具有向内侧的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下相对布置的l形内向勾和用以连接内向勾的l形外向勾分别以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或,

所述上下相对布置的l形内向勾和用以连接内向勾的l形外向勾分别沿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横向中心线方向错位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容纳连接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

由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和固定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两个平行肋板围成的空腔区域;

或,

由所述上层板、下层板、固定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肋板和所述上层板的加强筋和/或所述下层板的加强筋,围成的空腔区域,所述加强筋连续或不连续;

或,

由所述上层板、下层板、至少所述上层板的一条加强筋和至少所述下层板的一条加强筋围成的空腔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所述腔体内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的肋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外蒙板胶接在所述内芯板的上下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的下表面至少部分为凹凸不平面;

所述凹凸不平面具有截面形状为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内芯板单元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的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厚度为16~48mm,所述上层板的上表面至下层板的下表面的宽度为50~200mm;

所述外蒙板为厚度为0.5~1mm的铝合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家具,所述家具中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种装修,所述装修中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内芯板包含的至少一组端部相连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是通过第一内芯板单元端部的上下两个相对的l形内向勾,卡接于第二内芯板单元端部的上下两个相背的l形外向勾来实现两个内芯板单元的连接的,连接结构相对牢固,保证内芯板单元之间在横向或者纵向方向上不容易发生位移或错位,在与外蒙板固定连接(例如胶合)之后,能够较好地保证内芯板单元之间以及各内芯板与外蒙板之间结合的紧固度,避免外蒙板的脱落,保证整体的结构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连接,再整体覆盖外蒙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型材板中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连接时,可以沿纵向方向相互插接拼接,操作简便、灵活,且连接结构牢固可靠,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其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通过l形内向勾和l形外向勾的连接结构,卡接或插接位置产生弹性形变,可以消除或减少拼装后的铝合金型材板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变形。保证了铝合金型材板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铝合金型材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在其第一内芯板单元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和/或,在第二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置容纳连接件的容纳槽,使得铝合金型材板可以采用连接件垂直连接到型材板、木板、玻璃板等,实现铝合金型材板与其他不同类型的板之间的结合,以组装出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品。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用于连接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l形内向勾和l形外向勾,二者中至少一者的端部还具有向内侧的凸起,一方面方便相邻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更容易插接,另外一方面,向内侧的凸起结构,可以增强l形的内向勾和外向勾的末端的结构强度。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空腔内设置有固定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肋板,通过肋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加型材板的结构强度,同时增强抗压和耐变形的能力。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其第一内芯板单元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的下表面至少部分为凹凸不平面,增加了与外蒙板的粘合面积,使得外蒙板胶接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记载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的层状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第三种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的第四种接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内芯板单元的第五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内芯板单元的第五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内芯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内芯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内芯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芯板单元的容纳孔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内芯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分别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型材板及相关家具和装修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铝合金型材板,其内芯板单元是带有勾状结构的,包括:内芯板1和分别覆盖在内芯板1上下表面的外蒙板2。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外蒙板2通过粘胶3胶接在内芯板1的上下表面。

内芯板1包含至少一组端部相连的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

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结构,以第一内芯板单元11为例,可以包括:彼此平行的上层板111、下层板112,和固定连接在上层板111和下层板112端部的两个第一侧板113。

参照图2所示,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第一内芯板单元11的至少一端第一侧板113的外壁,分别在上层板111和下层板112向外延伸方向,具有上下相对布置的l形内向勾115;第二内芯板单元12与第一内芯板单元11连接的一端的第二侧板外壁123,具有上下两个相背的l形外向勾125;外向勾125嵌入内向勾115内实现了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内芯板包含的至少一组端部相连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是通过第一内芯板单元端部的上下两个相对的l形内向勾,接于第二内芯板单元端部的上下两个相背的l形外向勾来实现两个内芯板单元的连接的,连接结构相对牢固,保证内芯板单元之间在横向或者纵向方向上不容易发生位移或错位,在与外蒙板固定连接(例如胶合)之后,能够较好地保证内芯板单元之间以及各内芯板与外蒙板之间结合的紧固度,避免外蒙板的脱落,保证整体的结构的稳定性。

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连接,再整体覆盖外蒙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铝合金型材板中,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可以沿纵向方向相互插接拼接,操作简便、灵活,且连接结构牢固可靠,节省了装配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节约材料和人力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其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通过l形内向勾和l形外向勾的连接结构,卡接或插接位置产生弹性形变,可以消除或减少拼装后的铝合金型材板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变形。保证了铝合金型材板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铝合金型材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参照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l形内向勾115沿上层板111或下层板112向外延伸方向,分别具有向外的凸起。

参照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内芯板单元11与第二内芯板单元12连接端的l形内向勾115的端部还具有向内侧的凸起。

参照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内芯板单元12与第一内芯板单元11连接端的l形外向勾125的端部还具有向内侧的凸起。

在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l形内向勾115的端部和l形外向勾125的端部都具有向其内侧的凸起。

上述凸起,一方面使得相邻的第一内芯板单元和第二内芯板单元更容易插接;另一方面,向内侧的凸起结构,可以增强l形的内向勾或外向勾的末端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1-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上下相对布置的l形内向勾115和用以连接l形内向勾115的l形外向勾125,分别以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横向中心线方向为轴对称设置。

参照图6a和图6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内芯板单元11的上下相对布置的l形内向勾115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用以连接l形内向勾115的l形外向勾125,分别沿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横向中心线方向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内芯板1的一组相连的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第二内芯板单元12,除了相连接端的l形内向勾115和l形外向勾125结构不同,其余结构可以都一样,故描述其相同的结构时,后面以内芯板单元统一称呼。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111、下层板112和两个第一侧板113之间形成的空腔114内设置有容纳连接件的容纳槽1141,容纳槽1141的构成,参照图7所示,可以是:由上层板111、下层板112和固定设置在二者之间的两个平行肋板117围成的空腔区域;

可以是:由上层板111、下层板112、固定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肋板117和上层板的加强筋117或下层板的加强筋116,围成的空腔区域;或,参照图8所示,可以是由上层板111、下层板112、固定设置在二者之间的肋板117和上层板的加强筋116和下层板的加强筋116,围成的空腔区域;加强筋116连续或不连续;

可以是:由上层板111、下层板112、至少上层板的一条加强筋116和至少下层板的一条加强筋116围成的空腔区域。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由上层板的一条加强筋116和下层板的一条加强筋116围成空腔区域时,上述两条加强筋116沿内芯板单元的横向中心线方向错位布置。参照图9所示,内芯板单元的容纳槽,是由上层板的两条加强筋116和下层板的两条加强筋116围成的空腔区域,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加强筋116沿内芯板单元的横向中心线方向对称设置;也可以是,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加强筋116沿内芯板单元的横向中心线方向错位设置。

上述容纳槽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围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在其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设置容纳连接件的容纳槽,使得铝合金型材板可以采用连接件垂直连接到型材板、木板、玻璃板等板材,实现铝合金型材板与其他不同类型的板之间的结合,以组装出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品。

参照图10-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铝合金型材板在与连接件4的调节螺栓41相对应的位置,具有容纳孔1142。当连接件4安装到容纳槽1141时,连接件4的调节螺栓41置于容纳孔1142内,使用时通过旋拧调节螺栓41使得连接件4的端部的卡扣42伸长或收缩,从而使得本实施例铝合金型材板与连接件4连接的更稳固。

参照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12的空腔114内,以第一内芯板单元11为例,还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上层板111和下层板112的肋板1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空腔内设置有固定连接上层板和下层板的肋板,通过肋板进一步增加铝合金型材板的结构强度,增强抗压和耐变形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111或下层板112的加强筋116,还可以作为起定位作用的定位筋使用;围成容纳槽1141的肋板117,还可以是不起支撑加强作用,只作为起隔档作用的挡板使用;第一侧板113也可以由具有支撑作用的肋板117替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上述上层板和下层板的厚度为16~48mm,上层板的上表面至下层板的下表面的宽度为50~200mm。对应的,外蒙板2的厚度为0.5~1mm。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内芯板单元相邻两肋板117的间隔距离为40~60mm;内芯板单元肋板117与相邻第一侧板113的间隔距离为40~60mm。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对铝合金型材板的内芯板单元的结构强度试验时,发现内芯板单元在受到撞击或局部受力时,若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缺乏支撑,则容易产生形变,加大了铝合金型材板鼓包或凹陷的可能性。而通过在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置肋板,可以消除或减轻内芯板单元的形变,但是肋板的布置数量过多、距离间隔太小,对内芯板单元的轧制、铸造设备要求较高,影响到产品的铸造效率和成本,而肋板的布置数量太少、距离间隔过大,又达不到结构强度要求,试验过程中,发明人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内芯板单元相邻两肋板的间隔距离为40~60mm,或,内芯板单元肋板与相邻侧板的间隔距离为40~60mm时,内芯板单元既能适应结构强度要求,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保证本实施例铝合金型材板的铸造效率和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一内芯板单元11和/或第二内芯板单元12,以第一内芯板单元11为例,上层板111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112的下表面至少部分为凹凸不平面;参照图12所示,所述凹凸不平面具有截面形状为齿状纹路,或波浪形的纹路。

当然,还可以采用截面形状为其他不同类型的纹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组成内芯板的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的下表面上至少部分凹凸不平,这样的结构,后续通过胶粘方式在连接的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和/或下层板贴附外蒙板形成整体板的情形下,增加了上层板的上表面和/或下层板的下表面与外蒙板的粘合面积,提高了内芯板与外蒙板之间的胶合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内芯板单元的空腔114内填充有发泡剂。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发泡剂可以是,聚氨酯发泡剂或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类型的发泡剂,只要能够实现填充的功能和作用即可,本实用新型中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铝合金型材板,内芯板单元的上层板、下层板和两个侧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填充发泡剂,增强了型材板的隔音和隔热效果,同时,使得型材板内部空间充实,结构强度好。

为了方便表述,上述介绍中,部分地方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统一称呼为侧板。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家具,所述家具中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修,所述装修中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铝合金型材板。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