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625发布日期:2019-07-31 21:51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振动器大多采用固定式底盘结构如图7所示,通过将振动器固定在固定底盘上,这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散热效果差。采用固定式底盘,在使用过程中,其散热面积有限,而且振动器离地面的高度较低,导致其散热效果差,进而影响振动器的使用寿命;

第二,转动不灵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需要随时的调整振动棒的方位,就需要保证其能够转动,由于是固定式底盘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方便的对其进行转动,进而影响其使用灵和性;

第三,搬运不方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圆盘与混凝土接触面积大,那么的其与混凝土之间的吸合力较大,因此其搬运移动不便。

虽然,如图8所示,公开了一种带架的混凝土振动器,这种底座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的缺陷,由于需要将振动器通过卡箍锁紧固定在底盘上,这种固定方式,其固定不牢靠,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发生脱落;此外,采用卡箍锁紧时,容易损坏外壳体上的散热翅片,进而影响其散热效果;而且通过采用卡箍其安装固定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此振动器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而且移动方便,转动便捷,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它包括用于安装振动器主体的安装框架体,所述安装框架体的顶部安装有振动器主体,所述振动器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振动器主体的输出轴所在端固定有振动棒定位套筒,所述振动棒定位套筒上可转动的安装有转动锁紧把手,所述安装框架体包括圆形底圈,所述圆形底圈上通过多根均布的支撑杆支撑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振动器主体安装在转动机构的顶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与支撑杆固定相连,所述中间板的顶部支撑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中心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中间板的中心,在连接柱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底板,并将顶板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间板的顶部。

所述顶板的四角加工有用于和振动器主体相配合的多个螺纹孔。

所述振动器主体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和把手相配合的第一支撑墩和第二支撑墩,所述第一支撑墩上加工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墩的顶部加工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撑墩的中心位置加工有过线孔。

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搬运把手。

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机构的顶板相配合的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加工有和顶板相配合的第三螺纹孔。

所述外壳体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由于外壳体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其散热快、重量轻、抗疲劳、工作强度大。

2、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转动机构,能够保证安装在顶部的振动器主体正常的转动,进而增强了其使用的灵和性,进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调节振动棒的使用位置。

3、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安装框架体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不易损坏,有效的离地高度较高,更好的保护风叶风罩,不易损坏,保证了其正常的散热功能。

4、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顶板其与振动器主体的底部采用四个螺纹连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松动,进而使得使用更灵和,寿命长久。

5、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支撑墩和第二支撑墩能够与把手可靠的连接,进而保证了其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架体第一视角三维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框架体第二视角三维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器主体的外壳体第一视角三维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器主体的外壳体第二视角三维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器主体的外壳体第三视角三维图。

图7为现有的振动器结构图。

图8为现有的安装架的结构图。

图中:安装框架体1、振动器主体2、转动锁紧把手3、振动棒定位套筒4、把手5;

圆形底圈101、支撑杆102、螺纹孔103、顶板104、中间板105;

搬运把手201、散热翅片202、第一支撑墩203、第一螺纹孔204、第二支撑墩205、过线孔206、第二螺纹孔207、支撑底座208、第三螺纹孔20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6,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它包括用于安装振动器主体的安装框架体1,所述安装框架体1的顶部安装有振动器主体2,所述振动器主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把手5,所述振动器主体2的输出轴所在端固定有振动棒定位套筒4,所述振动棒定位套筒4上可转动的安装有转动锁紧把手3,所述安装框架体1包括圆形底圈101,所述圆形底圈101上通过多根均布的支撑杆102支撑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振动器主体2安装在转动机构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混凝土振动器,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而且移动方便,转动便捷,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中间板105,所述中间板105与支撑杆102固定相连,所述中间板105的顶部支撑安装有顶板104,所述顶板104的底部中心固定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中间板105的中心,在连接柱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底板106,并将顶板104可转动的安装在中间板105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安装框架体1在恶劣的施工环境中不易损坏,有效的离地高度较高,更好的保护风叶风罩,不易损坏,保证了其正常的散热功能。而且能够保证安装在顶部的振动器主体2正常的转动,进而增强了其使用的灵和性,进而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调节振动棒的使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04的四角加工有用于和振动器主体2相配合的多个螺纹孔103。通过采用四个螺纹孔保证顶板104和振动器主体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防止其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生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器主体2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202,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和把手5相配合的第一支撑墩203和第二支撑墩205,所述第一支撑墩203上加工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04;所述第二支撑墩205的顶部加工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07,所述第二支撑墩205的中心位置加工有过线孔206。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搬运把手20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搬运把手201能够方便的对整个装置进行搬运。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和转动机构的顶板104相配合的支撑底座208,所述支撑底座208上加工有和顶板104相配合的第三螺纹孔209。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配合方式保证了振动器主体2能够方便的转动,进而保证了其使用的灵和性。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由于外壳体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其散热快、重量轻、抗疲劳、工作强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振动器,其采用转动机构对振动器主体2进行支撑,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方便的转动,而且能够方便的改变振动棒的位置,在保证其使用的灵和性的同时有效的增强了其使用寿命。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