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布料装置及预制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5084发布日期:2019-09-29 17:3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布料装置及预制件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及预制件生产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推广城市标准建设,装配式建筑发展势头迅猛,各种预制件的生产需求也随之增多。目前相关预制构件的生产线中,一般采用拖泵来泵送混凝土,则必须在工地铺设混凝土管路,准备工作量大;浇灌位置需人工移动管道出口,使用不方便;当浇筑点发生改变时,需拆掉部分管路,重新铺设,故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故混凝土浇筑工序多采用行车吊装浇筑。但由于混凝土布料机通常局限于固定位置使用,布料范围受限,布料空间有死角,在实际使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且存在预制构件生产效率低,生产设备自动化不足等问题。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布料空间大、可有效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布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及预制件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布料范围受限、自动化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所述布料装置包括门架、在所述门架上移动的大车、在所述大车上移动的小车和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小车上;所述门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行走轨道和对称设置的两个齿条轨道,所述第一行走轨道与所述齿条轨道平行设置;所述大车包括两个第一行走机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相应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设置并与两个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相应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器、两个第一传动轴和两个齿轮,每个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速器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二横梁上并安装对应的所述齿轮,每个所述齿轮与对应的所述齿条轨道啮合;两个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分别可移动地支撑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行走轨道上,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驱动下,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轨道啮合传动以带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沿所述第一行走轨道移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和用于安装所述导向轮的第一支架,所述导向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并可在所述第一行走轨道上滚动,所述导向轮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还包括至少两对第一限位轮,每对所述第一限位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端且抵接在所述第一行走轨道的两侧面,以避免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脱离所述第一行走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门架还包括第一限位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上的第一缓冲器,所述第一限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行走轨道的两端;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两端的第二缓冲器;所述大车移动到所述第一行走轨道的一端时,所述第二缓冲器与所述第一缓冲器碰撞以使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停止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大车位置的第一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分别包括在其上延伸的第二行走轨道;所述小车包括第三横梁、第二传动机构和两个第二行走机构,所述第三横梁与两个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相应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减速器和两个第二传动轴,每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减速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相应一端垂直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用于安装所述行走轮的第二支架,所述行走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驱动下,所述第二行走机构沿所述第二行走轨道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限位轮,每个所述第二限位轮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且抵接在所述第二行走轨道的侧面,以避免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脱离所述第二行走轨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还分别包括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行走轨道的两端;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两端的第三缓冲器,所述小车移动到所述第二行走轨道的一端时,所述第三缓冲器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碰撞以使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停止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小车位置的第二检测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预制件生产线,所述预制件生产线包括上述的混凝土布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大车在门架上移动,小车在大车上移动,大车上设置第一传动机构,其通过第一减速器对第一传动轴的驱动,使第一传动轴两端的齿轮在门架的齿条轨道上移动;同时第一传动轴还与第二横梁可转动地支撑连接,第二横梁与第一行走机构连接,从而齿轮与齿条轨道啮合传动能够带动第一行走机构沿第一行走轨道移动。上述混凝土布料装置移动灵活可控,布料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混凝土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大车与门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面图;

图6为图4中的B-B剖面图;

图7为图1中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7的侧视图;

图10为图8的C-C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门架;101、第一行走轨道;102、齿条轨道;103、第一限位板;104、第一缓冲器;

200、大车;210、第一行走机构;211、导向轮;212、第一支架;213、第一限位轮;214、第二缓冲器;220、第一横梁;221、第二行走轨道;222、第二限位板;230、第二横梁;240、第一传动机构;241、第一减速器;242、第一传动轴;243、齿轮;244、第二轴承座;245、安装板;

300、小车;310、第三横梁;320、第二传动机构;321、第二减速器;322、第二传动轴;330、第二行走机构;331、主动轮;331′、从动轮;332、第一轴承座;333、第二支架;334、第二限位轮;335、第三缓冲器;336、第二检测器;

400、布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布料装置,布料装置包括门架100、在门架100上移动的大车200、在大车200上移动的小车300和布料机构400。布料机构400安装于小车300上。门架100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行走轨道101和对称设置的两个齿条轨道102,第一行走轨道101与齿条轨道102平行设置。大车200包括两个第一行走机构210、第一横梁220、第二横梁230和第一传动机构240,第一横梁2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行走机构210的相应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横梁230与第一横梁220平行设置并与两个第一行走机构210的相应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第一传动机构240包括第一减速器241、两个第一传动轴242和两个齿轮243,每个第一传动轴242的一端与第一减速器241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横梁230上并安装对应的齿轮243,每个齿轮243与对应的齿条轨道102啮合。两个第一行走机构210分别可移动地支撑在对应的第一行走轨道101上,在第一减速器241的驱动下,齿轮243与齿条轨道102啮合传动以带动第一行走机构210沿第一行走轨道101移动。第一减速器241通过安装板245与第二横梁230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大车200的第一传动机构240包括两个第一减速器241,每个第一减速器241分别与一个第一传动轴242的一端连接。第一传动轴242与第一行走机构210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一减速器241分别固定在第二横梁230上。

大车200在门架100上移动,小车300在大车200上移动,大车200与小车300的移动方向互相垂直;布料机构400安装在小车300上,通过大车200在门架100上的移动,先将小车300运送到需要布料的模台的上方,再通过小车300在大车200上的移动,使布料机构400在模台上方来回移动,通过相应地控制小车300的移动距离和方向,来完成对模台的布料。

门架100上包括平行的两个轨道,分别为第一行走轨道101和齿条轨道102。大车200为一个矩形的行走系统,大车200上包括相互对应的第一横梁220和第二横梁230,还包括两个对应的第一行走机构210,两个第一行走机构210可以在第一行走轨道101上移动。第二横梁230上安装第一传动机构240。第一传动机构240的第一减速器241驱动两个第一传动轴242两端的齿轮243与对应的齿条轨道102啮合传动,并且第一传动轴242可转动地支撑在第二横梁230上,第一减速器241与第一传动轴242通过联轴器连接,因而也会带动第二横梁230从而带动两个第一行走机构210在门架100的第一行走轨道101上移动。齿轮243与齿条轨道102的啮合传动,如果直接带动大车200在门架100上移动,会因为啮合传动自身的特点导致行走不稳定。同时,通过啮合传动带动大车200的第一行走机构210在门架100上移动,大车200支撑在门架100的第一行走轨道101上,大车200的重力经第一行走机构210传递给第一行走轨道101,齿轮243与齿条轨道102仅提供驱动动力,避免了齿轮齿条机构因大车200的重力作用受损,提高了大车200移动的平稳性。

上述混凝土布料装置,大车200在门架100上移动,小车300在大车200上移动,大车200上设置第一传动机构240,其通过第一减速器241对第一传动轴242的驱动,使第一传动轴242两端的齿轮243在门架100的齿条轨道102上移动;同时第一传动轴242还与第二横梁230可转动地支撑连接,第二横梁230与第一行走机构210连接,从而齿轮243与齿条轨道102啮合传动能够带动第一行走机构210沿第一行走轨道101移动。上述混凝土布料装置移动灵活可控,布料范围大,自动化程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行走机构210包括至少两个导向轮211和用于安装导向轮211的第一支架212,导向轮211安装于第一支架212的底部并可在第一行走轨道101上滚动,导向轮211可转动地与第一支架212连接。导向轮211可以通过第二轴承座244固定在第一支架212上。大车200上导向轮211和门架100上第一行走轨道101配合设置,使大车200在齿轮243、齿条轨道102啮合传动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简便和稳定地带动大车200在门架100上行走。优选地,每个第一行走机构210还包括至少两对第一限位轮213,每对第一限位轮213分别安装于第一支架212的两端且抵接在第一行走轨道101的两侧面,以避免第一行走机构210脱离第一行走轨道101。第一限位轮213分别抵接在第一行走轨道101的两侧面,能够保证导向轮211在第一行走轨道101上的移动,使之不脱离轨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架100还包括第一限位板103和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03上的第一缓冲器104,第一限位板103分别设置于第一行走轨道101的两端;第一行走机构210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212两端的第二缓冲器214;大车200移动到第一行走轨道101的一端时,第二缓冲器214与第一缓冲器104碰撞以使第一行走机构210停止移动。第一支架212两端的第二缓冲器214与第一限位板103上的第一缓冲器104在大车200在与门架100的第一限位板103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门架100和大车200造成损害。优选地,第一缓冲器104和第二缓冲器214分别为橡胶材质,并设计为圆柱形,圆柱形的端面与第一支架212的端面平行设置,碰撞时为面接触,增加了缓冲接触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行走机构2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架212上用于检测大车200位置的第一检测器。第一检测器能够随时监测到大车200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大车200带动小车300到达布料处。第一检测器用于检测大车200的位置,再通过上述方法控制大车200在门架100上合适的位置停车,控制布料机构400开始布料。

参照图7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220和第二横梁230分别包括在其上延伸的第二行走轨道221。小车300包括第三横梁310、第二传动机构320和两个第二行走机构330,第三横梁310与两个第二行走机构330的相应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二传动机构320包括第二减速器321和两个第二传动轴322,每个第二传动轴322的一端与第二减速器3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行走机构330的相应一端垂直连接。第二减速器321与第三横梁310连接。每个第二行走机构330包括行走轮、第一轴承座332和用于安装行走轮的第二支架333,行走轮包括主动轮331和从动轮331′,主动轮331和从动轮331′安装于第二支架333的底部,主动轮331与第二传动轴322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332连接。在第二减速器321的驱动下,第二行走机构330沿第二行走轨道221滚动。

大车200的两个横梁上设置第二行走轨道221。小车300为U字型的行走系统,两个第二行走机构330之间连接第三横梁310。第二行走机构330包括安装在第二支架333底部的行走轮。第三横梁310上安装第二减速器321和两个第二传动轴322,第二传动轴322的一端连接第二减速器321,另一端连接主动轮331。在第二减速器321的驱动下,第二传动轴322带动主动轮331在第二行走轨道221上移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小车300的第二传动机构320包括两个第二减速器321和两个第二传动轴322,第二减速器321与第二传动轴322分别对应连接。小车300的每个第二行走机构330上的主动轮331通过第一轴承座332与第二传动轴322连接。两个第二减速器321分别驱动相应的第二传动轴322以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行走机构330上的主动轮331移动。主动轮331沿第二行走轨道221移动。第二减速器321分别固定在第三横梁3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走机构33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限位轮334,每个第二限位轮334分别安装于第二支架333的两端且抵接在第二行走轨道221的侧面,以避免第二行走机构330脱离第二行走轨道22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220和第二横梁230还分别包括第二限位板222,第二限位板222分别设置于第二行走轨道221的两端;第二行走机构330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架333两端的第三缓冲器335,小车300移动到第二行走轨道221的一端时,第三缓冲器335与第二限位板222碰撞以使第二行走机构330停止移动。第二支架333两端的第三缓冲器335使小车300在与大车200的第二限位板222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对小车300和大车200造成损害。优选地,第三缓冲器335为橡胶材质,设计为圆柱形,圆柱形的端面与第二支架333的端面平行设置,碰撞时为面接触,增加了缓冲接触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行走机构33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333上用于检测小车300位置的第二检测器336,第二检测器336能够随时监测到小车300的位置并将位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小车300带动布料机构400布料。第二检测器336用于检测小车300的位置,再通过上述方法控制小车300在大车200上合适的位置来回移动,实现布料机构400对模台的布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件生产线,该预制件生产线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布料装置。在预制件生产线上,运输装置可以直接从搅拌站或者从中转站获取混凝土浆料,通过输送轨道运送到混凝土布料装置,并将混凝土浆料转入布料机构400中。通过大车200在门架100上的移动,将布料机构400送至模台的上方,再通过小车300在大车200上的来回移动,对模台进行布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